魔改影视作品,AI不应成为亵渎经典的工具

B站影视 2024-12-25 17:01 2

摘要:12月24日,据《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借助AI生成技术改编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多出现经典影视作品画面、角色,但其言行举止却与原版的情节设定南辕北辙,甚至有抹黑原作角色之嫌,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成了武力值爆表的神枪手;《古惑仔》桥段被嫁接在《人

□孟晴晴 (防灾科技学院)

12月24日,据《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借助AI生成技术改编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多出现经典影视作品画面、角色,但其言行举止却与原版的情节设定南辕北辙,甚至有抹黑原作角色之嫌,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成了武力值爆表的神枪手;《古惑仔》桥段被嫁接在《人民的名义》剧情中。

在信息洪流奔涌的互联网时代,AI技术跟随着信息的浪潮高速发展,毋庸置疑为内容创作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既孕育着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当视频平台上出现各种借助 AI 生成技术对经典影视作品进行“魔改”的现象时,我们亟需驻足,反思这一现状背后的问题。

以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甄嬛传》为例,本应正常的皇帝选秀场景变为了秀女扛起机枪对峙,祺贵人与熹贵妃的对手戏也沦为荒诞不经的闹剧,该剧情瞬间从紧张的宫斗情节瞬间跳转到持枪威胁与莫名舞蹈,经典作品刹那间变成荒诞视频。这并非个例,在网络短视频平台,魔改经典作品的状况层出不穷,《红楼梦》中柔弱娇美的林黛玉成为武力值爆表的神枪手,《古惑仔》的街头斗殴与《人民的名义》中严肃的官场生硬的融合……这些原本有着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在 AI 的“扭曲”下,变得面目全非。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剧内元素进行改编创作,并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以获取流量与关注,毋庸置疑是一种窃取他人创作成果的非法行为。像《甄嬛传》《红楼梦》这类经典的影视作品凝聚了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各种幕后工作人员的心血与汗水,其剧情、人物形象等因素均被法律保护,在这一角度来看,利用AI对剧情进行魔改是对著作权的严重侵犯。

诚然,如此行为,对创作者而言,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剥夺了他们从心血之作中获取应有回报的权利仅仅是冰山一角,更为严重的是,创作者的积极性被无情打击。长此以往,优秀原创作品的诞生必将受到抑制,影视创作行业也会陷入泥沼,失去前行的动力与活力,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

再者说,AI魔改的恶搞视频对于演员而言,也可能对其肖像权、名誉权造成侵犯。演员们在影视作品中所倾力演绎的艺术形象,应当得到尊重和珍视,而不是成为被大众随意调侃、亵渎的笑料。演员凭借其扎实深厚的演技功底,塑造出鲜活且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这些角色在观众的心中生根发芽,与演员自身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映射出演员的声誉,呈现着演员的形象价值。而AI对影视作品的魔改对角色形象进行了刻意的歪曲丑化,极大可能使演员给观众留下负面的印象,从而对演员的权利造成损害。

面对这一愈演愈烈的乱象,我们迫切需要多方共同发力,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相关部门需行动起来,强化网络视频内容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明确 AI 创作版权归属与界限,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营造健康、尊重知识产权的创作环境。同时不可或缺的是网络平台也需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优化视频审核机制,引导创作者树立正确观念,鼓励合法且优质的二次创作。创作者自身更要坚守道德法律底线,珍视经典,在合法前提下发挥 AI 优势创新创作,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

在当今技术极速发展的背景下,AI不应成为肆意亵渎知识产权和文化经典的工具,而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影视作品更加优质、多元的发展,各部门应该共同携手,抵制AI魔改,营造一个晴朗的创造环境。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