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留学生被打!谁还记得杨舒平吹捧的“香甜空气”?现实打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13:45 1

摘要:2025年5月21日,澳大利亚墨尔本街头,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在光天化日下遭多名陌生人围殴,场面令人触目惊心。

只因听到有人说中文?

2025年5月21日,澳大利亚墨尔本街头,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在光天化日下遭多名陌生人围殴,场面令人触目惊心。

而原因竟是因为说“中文”?

事后澳方抓捕相关涉事人员,但在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引发的却是寒意与愤怒并存的集体共鸣。

这并非个案。

近几年,类似事件并不少见。

而此时,人们又想起了那个8年前在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用一口流利英语大谈“美国空气香甜”的中国女孩——杨舒平

那一年,她站在镁光灯下,说自己“在中国每次出门都要戴口罩”,而“美国的空气是自由的,是香甜的”。

短短几分钟的演讲,引爆了中外舆论场,也点燃了她命运的长达数年的连锁反应。

如今,当另一对留学生在异国街头被现实狠狠锤醒,我们不禁要问:

在自诩自由的他国,空气真的那么“香甜”吗?

2017年6月,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的毕业演讲登上网络热搜,她满怀感恩地讲述自己如何感受到了“美国的空气有多甜美”,

顺带一笔带过了自己的祖国:“我在中国都市里长大,空气污浊,需要戴口罩。”

这本该是一场温和的感恩演讲,然而,杨舒平的这番言论犹如火药桶上的火星,点燃了亿万网民的怒火。

人们愤怒,是因为这位出生于昆明、长于春城的女孩,

在美国校园最重要的讲台上,选择用“空气”这一隐喻,否定了自己的成长土地,贬低了千千万万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同胞。

要知道,昆明四季如春、蓝天常驻,远比美国很多城市的空气指数健康,而她却为了讨好观众,用“口罩”构建了一个偏颇的印象。

网友愤而开扒她的言论、背景、社交账号,言辞激烈,标签齐飞:崇洋媚外、忘恩负义、吃里扒外。

一场简单的演讲,迅速升级为一场全民审判。

迫于舆论压力,杨舒平道歉了。

可真正让她“锤定音”的,是她后续的言论:

“我真的不想回中国”,“中国的雾霾严重到需要戴50层口罩”,“你们只是不爽我快拿绿卡了”。

言论如刀,自己举起,又何须旁人补刀?

这边中国网友一片骂声,那边的美国人也没买账。

看似深得美国自由价值熏陶的杨舒平,幻想着一张绿卡就能通行无阻,但她没意识到——

一个连自己国家都不尊重的人,在任何文明社会,也不会被真正尊重。

她继续攻读硕士,学业顺利,但工作却四处碰壁。

她曾申请几家大公司实习,对方明确拒绝,理由简单且刺耳:

“How can a person who doesn't even love her country love her job?”

是的,一个连根都抛弃的人,又怎能指望别人对她真心以待?

现实没有滤镜:美国生活成本高企、身份未落实、签证压力山大。

曾经空气甜美的彼岸,逐渐成了她“甜美牢笼”的囚笼。

绿卡没等到,连谋生都成了问题。

于是她选择离开,但中国,她不敢也不能回。

她去了韩国——希望在这片文化相近、地理接近的新土地重新开始。

但韩国人也不是傻子。

她的黑历史早已传开,舆论未消,求职屡屡碰壁。

再加上疫情来袭,原本找到的工作泡汤,物价飞涨,签证也成问题。

杨舒平,一个一心向“西”的人,在东方世界也失了立足之地。

最终,她做了一个不再需要“演讲”的决定——悄悄回国。

没有官宣、没有仪式、没有感言。

就这样,一个曾“誓不回国”的人,默默踏上了归乡之路。

她没有迎接的亲友团,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甚至没有工作。

因为中国的很多公司,已经将她列入黑名单: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人品不过关。

她曾把自己塑造成“香甜空气的信徒”,但最终,只能在小区里呼吸她口中“污浊的空气”,牵着一条狗,绕着水泥花坛走圈。

据说,她已经在家待业一年了,唯一活跃的平台是微博,而她的ID仍是“美籍达人”。

网友看到后怒火再起:“你都偷摸回来了,还装什么‘美籍达人’?”

杨舒平选择了讨好,选择了忘本,选择了美化异国,贬损家园。

她原以为这样能走捷径,却没料到,捷径尽头,是绝路。

她原以为能在“甜美空气”中舒展人生,结果却发现,最需要她呼吸的,是良心。

不是所有留学生都会如她这般,也不是每一个回国者都需要受到冷眼。

但杨舒平,她的每一步,都是她自己选的。

而我们这个国家,从来不缺机会,但从不欢迎背叛。

宋庆龄曾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多么没有趣味。”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今天的中国人,早已有了“走出去”的能力,更有了“吸引回来”的底气。

正因如此,才更不能容忍那些吃里扒外、数典忘祖的人。

人们之所以痛骂杨舒平,并不是她说了几句实话,而是她在公众平台,用刻意渲染的方式,贬低自己的国家,只为讨好别人。

而讨好换来的,从来不是尊重。

爱国,不一定要高调;但忘本,一定会遭人唾弃。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祖国。”

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以此为信。

愿“谷爱凌们”越来越多,“杨舒平们”越来越少。

愿我们都明白:

“空气香甜,不及家国本味。”

参考资料:

搜狐网:中国女留学生演讲称美国空气甜 被喷后杨舒平回应:没有贬低国家

闽南网:马里兰大学留学生杨舒平最新消息:被传为警察之女新闻不实

来源:新咖探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