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三个强化 全力推进农村水环境质量改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11:27 2

摘要:强化统筹部署,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专班,统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及乡镇政府职责,制定排查治理方案,将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评估,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召开专题调度会1次,解决重难点问题 2个。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和

近年来,太湖县聚焦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短板,以 “精准排查、系统治理、长效管护 ”为主线,通过强化统筹部署、精准施策、长效管护,全力推进农村水环境质量改善。

强化统筹部署,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专班,统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及乡镇政府职责,制定排查治理方案,将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评估,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召开专题调度会1次,解决重难点问题 2个。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和人工徒步巡查相结合的“空地一体”排查模式,对县域内农村沟渠、水塘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水质检测(氨氮、透明度、溶解氧等3项指标)精准识别黑臭水体13处,建立“一河(塘)一档案”,明确污染成因、治理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统筹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省级专项资金及县级财政资金,累计投入治理资金323.43万元,其中争取中央专项资金25万元,省级专项资金4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214.43万元,乡镇、村自筹资金110.1万元。创新“以工代赈”模式,实现治理成效与民生效益双提升。

强化精准施策,推进系统治理。针对不同类型黑臭水体,实施 “一塘一策”治理。对弥陀胡家湾和茶亭当家塘、新仓团湖老塘,采取工程措施,将周边群众直排的生活污水收集截污,对池塘进行清淤并鼓励投放鱼苗,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对汤泉乡赵河村部沟渠,实行雨污分流,将生活污水并入集镇管网,环境脏落差彻底改善。坚持“治污+生态”,开展流域水环境系统治理,坚持城乡环境整治、水体治理、产业转型相结合。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9615万元,开展长河干流上游水生态保护修复和牛镇花亭湖流域生态治理,争取省级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资金375万元,用于5个乡镇的水环境整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农村黑臭水体电子地图,动态更新治理进度,精准调配资源,缩短治理周期。

强化长效管护,巩固治理成效。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将治理完成的水体纳入县乡村三级河湖长监管体系,明确村级管护责任人,落实每日巡查、定期保洁制度。建立公示制度,公开水质数据和管护责任,接受村民监督,形成全民参与的共治格局。将污水处理站等设施运维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委托专业环保公司实施市场化运维,定期开展设施巡检和水质检测,确保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 100%。开展“清洁太湖”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入户走访、村广播、短视频等形式,普及黑臭水体危害及防治知识,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万份,开展村民培训会10场次,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污水治理、垃圾清运。推动将水体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在汤泉乡金鹰村等试点村建立 “生态积分”制度,村民参与护水护岸可兑换生活用品,群众环保意识显著提升,实现 “水清、岸绿、景美” 的农村水环境目标,为乡村振兴筑牢生态底色。

来源:红尘白浪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