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摊!”南海这波暖到“心巴”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12:13 2

摘要:今年以来,通过创新治理模式、融入文化元素、推动多方协同,南海将多个公共空间打造为经济活力、文化表达与社区互动的综合平台,不仅提升了城市美学品质,还激活了夜间经济,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运营提供了“南海柔性治理模式”。

南海发布

从“躲猫猫”到网红夜市

日均5000+人挤爆摊位

超2000人成功再就业

每月拉动消费超千万

背后竟是政府“偷偷宠粉”

南海这波暖到“心巴”了

今年以来,通过创新治理模式、融入文化元素、推动多方协同,南海将多个公共空间打造为经济活力、文化表达与社区互动的综合平台,不仅提升了城市美学品质,还激活了夜间经济,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运营提供了“南海柔性治理模式”。

周边道路摊贩减少95%
“潮集夜市”升腾“烟火气”

今年2月,南海出台《优化城乡环境和提升公共空间管用水平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分步推进”的原则,转变传统执法模式,倡导“服务先行”,多措并举整治游商占道摆卖经营乱象,推动游商退路入市公共空间经营项目,实现公共空间周边环境全面提升

过去,桂城街道聚元南路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频发,占道经营、卫生脏乱等问题困扰居民多年。桂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采用“721”工作法(70%服务、20%管理、10%执法),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在华南汽车直播基地园区规划2000平方米的潮集夜市,设置100个摊位,为摊主提供免费用水、公共照明24小时安保保洁服务。

近2000㎡!24小时营业!南海又一夜市开放

自5月1日投入运营以来,潮集夜市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周边道路摊贩减少95%,实现“烟火气”与“文明风”的有机融合。“现在不用再躲来躲去了,”在夜市卖糖水的郑女士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固定夜市摊,她笑着说,“人流量还不错,希望以后越来越好!”

日均客流5000+人次
九江源林湿地公园玩转空间魔法

同时,根据《实施意见》,南海将不断优化城乡环境和提升公共空间管用水平,全面构建“干净整洁、设施完善、秩序井然、生活便捷、文明和谐”的公共空间格局,将治理成果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多方合作共赢的局面,最大化激发公共空间管理使用效能,让城市变得有秩序、有韵味、有温度、有活力。

南海区九江镇源林湿地公园则通过生态修复与文化活化,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公园占地18.76公顷,依托西江生态资源,融入桑园围水脉文化、儒林文化与龙舟文化,打造滨江碧道、亲水栈道等生态景观。

这里的C-BOX创意集装箱夜市利用堤岸空间,白天提供休憩功能,夜间转型为“美食+文创+非遗”消费场景,日均客流超5000人次

同时,在这里累计举办的31场儒林湾夕阳音乐节,也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显著提升九江城市知名度。

南海邀你共筑未来
期待更多公共空间焕发新活力

此外,南海还不断整合多元主体力量,推动公共空间高效利用。4月30日,狮山推出“城市美学合伙人”与“城市运营合伙人”计划,聚焦街区市集、公园广场、社区用房、文化场所、桥下角落、社交聚落、城市家具等共42个城市空间,以开放的姿态,邀请多元力量构建“全域、全要素、全周期”的城市美学体系,共筑城市未来。

狮山镇召开“以美学赋能城市 用运营激活未来”2025年城市美学合伙人、城市运营合伙人招募大会。

与此同时,为确保公共空间管理成效,南海还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各镇街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商圈名片。例如,九江镇通过“儒林湾文旅圈”串联国风园、朱九江公园等节点;丹灶镇计划持续优化“潮汐夜市”布局,提升夜间经济辐射效应。

今年以来,佛山市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各镇街共建设23个公用空间管用示范项目,其中夜市经济示范项目22个,公园+项目1个,覆盖夜市、市集、文化场馆等多种业态。截至目前,已有17个项目投入运营,正在推进建设有6个,预计解决2000多人再就业,每个摊位每月平均营业额超5000元,每月拉动消费超过1000万元

当市井烟火浸润文明底色

城市便有了直抵人心的温度

这样的南海,你爱了吗?

期待更多“有故事、有温度、有未来”的

城市空间的出现审校:吕燕珊、王心怡、陈李娜

来源:南海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