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年纪大了常忘事:刚放下的钥匙找不到,刚说的话转头就忘。过去我们总觉得 “老糊涂” 是自然规律,可最近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个认知。巴西的科学家在大脑里找到一种 “逆龄分子”,能让衰老的大脑 “回春”,甚至让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记忆 “起死回生”。
认知衰退,真的是 “岁月必经之路” 吗?
为什么年纪大了常忘事:刚放下的钥匙找不到,刚说的话转头就忘。过去我们总觉得 “老糊涂” 是自然规律,可最近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个认知。巴西的科学家在大脑里找到一种 “逆龄分子”,能让衰老的大脑 “回春”,甚至让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记忆 “起死回生”。
Hevin:大脑里的 “突触守护者”
这个神奇的分子叫 Hevin,由大脑里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星形胶质细胞长得像星星,以前总被当作神经元的 “配角”,但现在发现它们是 “隐藏的关键角色”。
打个比方:神经元是大脑里传递信号的 “电线”,神经连接(突触)就是电线的 “接口”。星形胶质细胞就像 “接口维护工”,而 Hevin 就是维护工手中的 “专用工具”。维护工只有使用这些专用工具,才可以把神经接口擦干净、拧紧,让信号传递更顺畅。
科学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大脑中的 “工具” 会逐渐变少。研究发现,老年小鼠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大脑里,Hevin水 平明显降低。就像维护工手里的工具生锈了,神经接口越来越松,信号传着传着就 “断片”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记性差、反应慢。
实验结果:给小鼠“充能”后,记忆回来了
科学家做了个实验:给一些 Hevin 不足的小鼠 “充能”,让它们的星形胶质细胞多生产 hevin。结果惊喜来了:
1. 记忆测试变“学霸”。原本记不住迷宫路线的老年小鼠,现在能快速找到出口;总忘记哪个盒子里有吃的的病鼠,也能准确识别了。
2. 大脑活动 “返老还童”。用仪器扫描它们的大脑,发现神经连接(突触)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就像给生锈的接口重新上了润滑油,信号传递又快又稳。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过程完全没动大脑里那些被认为和老年痴呆相关的 “蛋白团” —— β-淀粉样蛋白斑块)。以前很多药物都在想办法 “拆这些团”,但这次研究证明:就算斑块还在,只要把神经连接维护好,大脑功能也能恢复。
这说明,就算斑块还在,只要修复了突触连接,认知功能也能改善。换句话说,治疗痴呆可能有两条路:一条是 “打扫垃圾”(清斑块),另一条是 “维护道路”(保突触),hevin 走的是第二条路。
研究意义:给神经科学 “指了条新道”
这项研究最颠覆的是,把聚光灯从 “神经元” 转向了 “星形胶质细胞”。过去神经科学研究总盯着神经元,毕竟它们是直接传递信号的 “主角”。但这次发现,这些 “配角” 分泌的 Hevin,才是维持大脑功能的 “隐形推手”。
就像盖房子,以前我们只研究砖块(神经元),现在发现水泥(星形胶质细胞和 Hevin)才是让房子结实的关键。这给未来的药物开发指了条新方向:或许不用大动干戈 “改造神经元”,只要想办法让星形胶质细胞多分泌点 hevin,或者直接补充类似功能的药物,就能延缓甚至逆转大脑衰老。
记忆补丁: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
看到这里,我们的可能想的是同一件事情。这么好的发现,赶紧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吧。这能为成千上万的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帮助。
但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这件事情。目前研究还停留在小鼠阶段,离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已经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大脑衰老可能不是单行道,而是可以通过干预某些分子踩刹车甚至调头。科学的魅力就在于,今天的不可能,可能只是暂时没找到办法。而 Hevin 的发现,就是那个撬动可能的支点。
注:研究相关论文未公开具体期刊信息,目前处于初步实验阶段,实际应用需等待后续验证。
文献参考地址: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acel.14493
来源:路边同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