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内,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在举行。这场经贸文化盛会以“古今同框”为特色,将驼铃古道的历史厚重感与智能科技的现代冲击力相交织。步入展馆,观众既能触摸到丝路文明的千年印记,又能与前沿科技产品“零距离”互动。
观众与乒乓球智能发球机器人互动。(记者 窦翊明 翟小雪 雷伟东 摄)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内,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在举行。这场经贸文化盛会以“古今同框”为特色,将驼铃古道的历史厚重感与智能科技的现代冲击力相交织。步入展馆,观众既能触摸到丝路文明的千年印记,又能与前沿科技产品“零距离”互动。
丝路起点换新颜 千年驼铃遇AI
步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本届大会的吉祥物“骆骆”“丝丝”“璐璐”。“骆骆”以沙漠之舟骆驼为原型,背着瓦当纹样包袱;“丝丝”以金丝猴为原型,化身丝绸拟人形象;“璐璐”则以和田玉为灵感,寓意丝路沿线国家的开放合作。
这3个以骆驼、丝绸、和田玉为原型的文化IP,不仅承载着汉代瓦当纹样、唐代宝相花纹等传统符号,更化身“智能助手”,在“丝路云展会”平台上变身为虚拟主播,为全球客商提供24小时智能服务,将“面对面”洽谈升级为“屏对屏”互联。
“通过吉祥物赋能丝博会的国际品牌价值,将进一步提升丝博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第九届丝博会执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张文政表示。
展馆另一侧,陕西智莱特公司的人形机器人“星际V”正与观众握手问好。它既能搬运重物,又能通过AI学习复杂操作,未来或将成为工厂的“主力员工”。销售总监高波坦言:“技术突破的难点在于让机器人关节像人类一样灵活耐用,陕西雄厚的科研实力给了我们底气。”
在医疗展区,3D打印药片技术颠覆传统制药模式。西安棣加生物科技创始人卜昕拿起一片多孔药片解释道:“这能让吞咽困难的老人轻松服药,未来还能根据患者体征定制‘精准配方’。”
文化对话“黑科技” 舌尖碰撞新业态
在文旅消费展区核心位置,陕文投集团用AI+XR技术重新诠释历史密码——《尘封的帝国-秦始皇陵》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惊艳亮相。
“观众无需奔赴临潼,就能通过增强现实技术穿越时空隧道,在虚拟考古现场解密兵马俑彩绘工艺,借助动作捕捉系统体验秦弩射击的震撼场景。”展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在展馆另一端,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打造的“声光走廊”正上演着跨越世纪的视听进化史。从黑胶唱片的机械美学到云端音乐的智能分发,一面长达15米的数字编年史影像墙动态展示着音像产业百年技术迭代。
“这马勺脸谱手提包既传统又时尚!”在宝鸡展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薛亚兵正在向客商展示社火脸谱文创产品。从传统马勺到现代日用品,非遗技艺通过设计创新走向世界。一名外籍客商感叹:“我想去宝鸡亲眼看看社火表演!”
与此同时,紫阳县和平茶厂推出的“紫阳毛尖绿茶啤酒”也成为本届丝博会的焦点之一。绿茶与啤酒为何会相遇?工作人员闵鸿钧边斟酒边介绍:“用快消品思路卖茶,是为了抓住年轻消费者。”
从驼铃古道的文化IP到奔跑的机器人,从非遗技艺的潮改到绿茶啤酒的创新融合,第九届丝博会以“古今同框”为笔,勾勒出传统与现代共生、科技与文化共舞的新丝路图景,不仅成为全球经贸合作的桥梁,更展现了历史文脉与创新活力的深度交融。
来源: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