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内蒙古用历史最好成绩,交给全区各族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首府呼和浩特市,地级城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县级市和县土默特右旗、鄂托克旗、乌审旗、乌拉特中旗,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上榜总数为前6届数量之和。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内蒙古用历史最好成绩,交给全区各族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首府呼和浩特市,地级城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县级市和县土默特右旗、鄂托克旗、乌审旗、乌拉特中旗,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上榜总数为前6届数量之和。
至此我区全国文明城市总数达到14个,让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
地级市(6个)
1
【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
包头市
2005年,包头市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当时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城市。包头市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过程中,突出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到“三个注重”,努力让群众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建设人民满意文明城市。
2
【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
鄂尔多斯市
面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大考”,“文明和谐、生态宜居、崇德向善、人民满意”,是鄂尔多斯市交出的时代答卷。2006年,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2007年,全面启动创建工作;2011年,鄂尔多斯市首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坚持上下联动、全域创建,鄂托克前旗、准格尔旗、杭锦旗、乌审旗和鄂托克旗5个旗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鄂尔多斯市创成国家西部全国文明城市数量最多的“文明城市群”。
3
【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通辽市
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通辽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创建过程中,通辽市以“守好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为引领,不忘初心,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讲好新时代通辽故事,坚定城市自信,关注民生福祉,追求文明、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和谐宜居的气质日益凸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为这座草原上的新城增添了美丽的颜色。
4
【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呼和浩特市
2025年5月23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呼和浩特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着力深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扎实成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靓丽色彩擘画了文明首府的壮美画卷。
5
【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呼伦贝尔市
在祖国北疆,呼伦贝尔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绘就了生态与文明交融的壮美画卷。创建过程中,呼伦贝尔始终以“守护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为引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融入城市血脉;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深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戍边文化等北疆文化内涵,厚植城市文明底蕴;始终秉持“为人民创建”理念,锚定民生需求,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让群众共享创建成果。如今,这座城市正以生态宜居的底色、崇德向善的氛围、和谐文明的风尚,持续书写现代化呼伦贝尔建设的文明新篇章。
6
【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乌兰察布市
2025年,乌兰察布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自2015年获得提名资格以来,乌兰察布市连续10年开展三轮创建,推动形成“五种思维”(有解、优解、主线、为民、破题)和“四个一”(一书一单、一图一表)工作法,培育选树“人民楷模”都贵玛等18位国家先进典型,创新实施“1+2”文明实践结对共建、全民共建活动,全面推进“一老一小”“一教一医”“一危一旧”“一公一铁”“一管一网”惠民工程,推动文明之花在祖国北疆大地常开长盛。
县级市和县(8个)
1
【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
满洲里市
在2009年1月20日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满洲里市被授予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称号。在创建过程中,满洲里市按照“单体建筑特色突出、每条街道风格各异、整体形象和谐统一”的原则,建设了两条极富俄罗斯特色的商业街,营造了浓郁的欧陆建筑风情,同时高品位推进城市亮化工程,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夜景,城市承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城市魅力进一步提升,从而塑造了现代的城市文明形象。
2
【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
鄂托克前旗
2015年2月,鄂托克前旗成功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7年11月成功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称号。自开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征程以来,鄂托克前旗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发展工程、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旗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形象日趋精美,居民素质不断提高,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低碳”城市,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3
准格尔旗
2017年,准格尔旗荣获第五届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称号。 准格尔旗始终坚持高标准、常态化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开展基础设施“大检修”,推进环境卫生“持久战”,加强公共秩序 “促规范”,引导文明行为“成风尚”。经过三年创建周期,2020年,准格尔旗成功蝉联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称号。2021年顺利通过国家全国文明城市年度复检测评。
4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
2018年2月,杭锦旗入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资格城市,2020年11月,杭锦旗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城”路上,杭锦旗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举全旗之力,集各方智慧,形成合力,实现了“面子”“里子”和“灵魂”“品质”的大变身,坚决守好杭锦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
5
【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市和县】
土默特右旗
2015年,土默特右旗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自此锚定目标、步履不停。在持续不懈的奋斗中,土默特右旗深耕文明建设,民生福祉节节攀升,奏响了全民共建的和谐乐章。2025年,土默特右旗摘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殊荣。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为城市赋予文明新韵,更让群众的幸福感触手可及。
6
乌审旗
乌审旗曾于2011年获评全国文明县城,2021年获得第七届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提名资格。在此基础上,乌审旗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暖民、创建靠民”的理念,推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与建设高质量的绿色乌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7
鄂托克旗
鄂托克旗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将城市文明建设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打包推进”,实现了便民之举、利民之策同步落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风气持续向好,精神风貌奋发昂扬,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鄂托克实践”凝聚起强大力量。
8
乌拉特中旗
乌拉特中旗坚持把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总要求,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实现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市民文明素养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城市的文明底色更足更亮。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