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人心聚民心,激发城市发展精气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4 08:34 2

摘要:其中,黄浦区、普陀区、虹口区、宝山区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上海的全国文明城区总数达到15个。闵行区马桥镇等50个村镇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等127家单位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等20所学校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

昨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上海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主体受到表彰。

其中,黄浦区、普陀区、虹口区、宝山区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上海的全国文明城区总数达到15个。闵行区马桥镇等50个村镇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等127家单位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等20所学校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22户家庭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王育竹、彭卫被评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8人获提名奖。

累累硕果得来不易。近年来,上海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治理水平和群众生活品质,为城市发展注入正能量、增添暖色调、激发精气神。

创建工作做进群众心里

近年来,上海发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龙头带动作用,倾听市民群众呼声,持续深化“文明城区,创建为民”。全市各区、各街镇用心、用情、用力,努力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也成为暖人心、聚民心的过程。

作为流经普陀区万里街道的重要水道,原先大场浦河沿岸绿化资源封闭,两岸通行不便,居民前往各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困难。随着街道将“大场浦河便民通道”纳入街镇级“文明城区,创建为民”实事项目,一边听建议,一边调整方案,空间断点被一一打通。如今,大场浦河沿岸设置了不少美观实用的智能化景观小品,沿河步道成了居民家门口的打卡点。

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也被普陀区纳入了“文明城区,创建为民”的实事项目。在改造后的高陵集市,居民在买菜之外还可以享受到老人日间照料、社区食堂、儿童成长中心、社区大舞台等便民设施,一站式满足老、中、青、幼不同需求。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近3年来,各区、各街镇推进落实文明创建为民实事超1600件,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供给服务人民,推动解决基层关心、群众关注的问题,把创建工作做进群众心里。

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升级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这些年来,文明创建工作已成为超大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上海针对创建中的各类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群众感受和体验出发,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运用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形成善治的力量。

今年5月1日,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迎来大客流考验,作为闻名海内外的旅游景区,也是城市文明的一张“金名片”,如何保持有序、洁净、文明的旅游购物环境?黄浦区城运中心根据视频监控、热力图等监测工具实时共享信息,一线环卫力量在“人流波峰”向部分路段临时投放干湿垃圾桶、大容量移动收集车等设施设备,在“人流波谷”增加清运频次,确保全时段、地毯式的高标准保洁,维持了“席地可坐”的保洁标准。

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智能化、数字化手段的支撑,跨门营业、占道经营、违法停车、电动车上楼等不文明现象,得以在最短时间内精准发现、处置或预防。系统的“算法”成了城市治理的“办法”。

轨道交通9号线小南门站临近不少滨江沿线企业,周边一度成为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重灾区。依靠街道搭台、部门助力、网格支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该区域划设电子围栏禁停区,设立集中停车区域,实现了“巡查发现快响应、企业处置快到位、整改反馈快闭环”,达到群众利益诉求与街区高效管理的平衡。

如今,市民只需打开手机,就能将看到的问题实时上报,形成了“随处查、随手拍、及时办”的高效参与模式,实现了创建由传统的依靠体制动员为主向共治化社会参与的转变。

激发向上向善向美力量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全市各区、各街镇坚持成风化人、以文化人,不断深入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

今年,王育竹、彭卫获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上海还有8人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7年以来,上海已有14人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75人次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以先进典型代表为主要抓手,上海持续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推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社会氛围。

1932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宝山创办山海工学团时提出“小先生制”,如今宝山区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发起“社区小先生”志愿服务项目。孩子们以志愿者的身份走进社区,参与楼道清理、垃圾分类、关爱老人等社会治理公益活动。目前,该项目已吸引487个社区的近8万名少先队员报到服务,还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带动11万余名家长成为社区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9000场。

此外,上海还不断创新形式,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特色,展示文明建设成效;推出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搭建舞台让群众担当主角,讲述共建共享人民城市和建设城市文明的身边故事。

今年,乒乓球奥运冠军樊振东担任首位城市文明大使,上海城市文明形象迅速成为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焦点。全市4000多家文明单位还参与了“学思想 见行动”主题活动,形成1500多个工作案例。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介绍,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深化推进从文明城市创建向城市文明建设转变,着力突出人民性、强化系统性、提升有效性,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气象新局面,持续推动城市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