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互联网上非常活跃的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评价了二田书法和丑书,针对这两种当今社会非常热议的书法话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评价中杨再春先生语气平缓,遣词酌句颇为谨慎,不过也很明确的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
近日在互联网上非常活跃的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评价了二田书法和丑书,针对这两种当今社会非常热议的书法话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评价中杨再春先生语气平缓,遣词酌句颇为谨慎,不过也很明确的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
当做主持人问:“最近一些年,社会上对田蕴章和田英章,主要是田英章的书法有很多争议,这个情况您了解吗?”
杨再春先生显然没有回避这种争议话题,而是非常坦然的回应道:“我知道,我听到、看到了很多,田英章老师和田蕴章老师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的字论写的好坏来讲,写的相当规矩,相当有功力,这是应该肯定的。”
杨再春先生接着说:“练他的字也没什么(问题),他是欧体演变过来的,成了田体。”
杨再春先生接着说:“为什么成了田体呢?欧体里头有很多的是比较古貌的字,就是结字很古貌而且用笔很苍老这样。他把欧体写美化了,标准化和美化,如果要出一个田字的楷书字库是很合适的了。”
杨再春先生进而谈到了在书法教学中针对田楷的看法:“那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单一的就强调只能写田英章,我不大同意,应该是从欧体开始练习,借鉴田英章和田蕴章的字是可以的。”
杨再春先生的这番评价非常中肯,既肯定了二田书法的功力,也表达了反对学习田楷的态度,反映出他这个年纪书法家普遍的学书理念。
书法学习自古就崇尚取法乎上,不提倡学习今人,但是对于今人书法并不排斥,而是要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汲取今人书法当中优秀的东西,至于这样才能够做到尊古迎新,让书法与时俱进。
对于当今书坛的“丑书”现象,杨再春先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网上播了很多连喊带叫,然后是(用)很大的笔在那拖,不一样在写,我是怎么看呢。”
“一个人他在想抒发自己的一种心情的时候,或者他想、他认为传统书法对他束缚的时间太久了,他想跳出这个围城,想抒发自己一种书写的快乐,不妨他可以做,我并不反对他们做这些东西。”
“但是他要是作为一个中国古典的一个文化艺术的传承,他不是在传承,他是在探索,这种探索是个人的行为,我们不去干预他,他爱怎么玩多大都没有关系,但是他不是代表主流的。”
从杨再春先生对二田书法和“丑书”的评价可以看出,杨再春先生作为中书协的创始人,作为现代中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杨再春先生始终保持着对书法和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
他的这番评价反映出杨再春先生极高的文化修养和极具包容的艺术素养,他热爱传统书法,但是也不排斥创新书风,并且对当今书坛前卫创新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艺术就是要充分包容,唯有包容才能够让艺术繁荣壮大,多元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书法想要发展壮大,必然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
无论是手写印刷体还是吼书、射书,尽管已经触及人们对书法认知的边界,但是都是书法大花园里一抹独特的色彩,都丰富了书法风格,都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研究,都是在推动书法的长远发展。
来源:七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