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营销必修课:李力刚的销售生存指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3 22:03 2

摘要:现在商业圈很热闹。很多公司都在做跨界生意。卖咖啡的开始做化妆品。造汽车的开始卖手机。卖零食的开始卖卫生用品。大家都忙得很开心。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数据显示,最近三年新加入的跨界品牌,超过70%活不过18个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现在商业圈很热闹。很多公司都在做跨界生意。卖咖啡的开始做化妆品。造汽车的开始卖手机。卖零食的开始卖卫生用品。大家都忙得很开心。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数据显示,最近三年新加入的跨界品牌,超过70%活不过18个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举个例子。你去饭店吃饭。如果发现碗筷不干净,你可能选择用一次性餐具。现在卫生巾市场也是这样。消费者对传统产品不放心。新品牌就抓住这个机会。他们用透明、安全的概念吸引顾客。但是为什么这么多跨界品牌都失败了呢?

有些品牌请大明星带货。一场直播能卖50万单。但是产品跟不上。结果40%的人都退货了。这些品牌以为请明星就能成功。他们光说不做。有的品牌说24小时直播生产线。实际上摄像头只拍包装环节。关键的生产过程根本不拍。还有的品牌只顾着拉新客户。他们留不住老客户。有个品牌首月复购率只有12%。因为他们只会用1分钱试用的促销方式。

成功的品牌做法不一样。

他们找细分市场。比如专门给运动女性设计防移位的卫生巾。还有做添加艾草的暖宫卫生巾。这些产品价格贵一倍还卖断货。

他们让用户体验变成社交话题。有个品牌送100万片试用装。条件是用户要拍创意视频。结果话题阅读量破亿。

他们还会把争议变优势。比如让男性高管每月试用产品写报告。这样反而赢得尊重女性的好评,会记得有个新品牌在包装上印女性励志语录,还随单送经期管理手册。看上去和卖货没关系。但就是这种做法让产品真正融入用户生活。

当用户忘记产品存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成功。

跨界热潮总会过去的。但是留下的经验很重要。流量能带来关注,但不能维持生意。噱头能吸引眼球,但很难建立信任。当产品从流量道具变成生活必需品,能活下来的品牌都是那些把销售逻辑刻进基因的。


来源:李力刚学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