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再进化:让听障人士“看见”声音,“说出”手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00:54 2

摘要:在央视《赢在AI+》节目中,智音无碍科技创始人凌志鹏演示了一项AR眼镜的新“玩法”:当听障人士打手语时,眼镜将实时翻译成语音;当健全人说话时,镜片则会显示文字。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前文介绍了智音无碍科技创始人凌志鹏演示AR眼镜新玩法,

在央视《赢在AI+》节目中,智音无碍科技创始人凌志鹏演示了一项AR眼镜的新“玩法”:当听障人士打手语时,眼镜将实时翻译成语音;当健全人说话时,镜片则会显示文字。

传统助听设备虽能提供一定帮助,但无法真正解决听障人士与健听人之间的双向、多轮复杂沟通难题。为助力听障人士无障碍交流,凌志鹏团队经过上千次手语数据采集,无数次大模型训练,从零构建知音聋哑人AI无障碍系统,并配套研发出了知音AR眼镜。这套系统搭载了两项核心技术:语音识别与反向手语识别技术。

升级后的语音识别功能,除具备市面上常见的语音识别能力外,还新增提示词敏感词识别与声源定位功能。当有人呼叫听障人士姓名时,其佩戴的眼镜会突出显示敏感点,同时通过四个麦克风进行声场测试,精准判断声源位置,并识别音色特征,如判断呼叫者是男是女、年长还是年幼等。此外,对于汽车鸣笛、鸟叫、流水等各类声音,产品会用特定小符号代表其含义并显示在眼镜上,让听障人士“看见”声音。

更具突破性的是反向手语识别技术。通过眼镜上的广角摄像头捕捉听障人士前方95度左右的手语动作,经AI大模型推断语义后翻译成语音输出,实现了手语与语音的双向实时翻译,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北京冬残奥会赛事期间,无障碍导航系统、AI手语播报机器人等科技应用首次大规模落地,为全球残障运动员提供“无差异”服务体验;智能电动轮椅搭载自动驾驶模块,可自主避障、爬坡,并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脑控打字系统可以利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帮助渐冻症患者意念交流……这种科技向善的图景正在全国铺展。

来源:93913虚拟现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