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俄罗斯,中美其实也在发展各自的激光武器,美国主要的激光武器为DE M-SHORAD,其射程可达5000米,那么中国的LW-60射程又有多远呢?
如果你以为激光武器的使用目前仍然只能在科幻作品中看到,那就大错特错了。
早在2022年5月19日,时任俄罗斯副总鲍里索夫就曾公开宣布:
“俄军在对乌特别行动中动用了新一代‘寻衅者’军用激光系统。”
除了俄罗斯,中美其实也在发展各自的激光武器,美国主要的激光武器为DE M-SHORAD,其射程可达5000米,那么中国的LW-60射程又有多远呢?
2023年9月的时候,《TOP WAR》网站撰文披露,
“带有战斗激光的最新短程防空系统DE M-SHORAD的前四台原型机已经转移给了美国陆军。”
DE M-SHORAD是在史赛克装甲运兵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配备有50千瓦激光,可对5000米范围内的目标造成可观伤害。
美国陆军第四步兵师第60营炮兵锡尔堡的防空团率先装备了它,该防空团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全面测试该系统。
【美国激光武器DE M-SHORAD作战设想图】
对于DE M-SHORAD,美国方面可以说是相当自信,时任美国陆军快速能力和关键技术办公室的负责人古铁雷斯上校表示:
“DE M-SHORAD原型机向4-60 ADAR的转移是美国陆军现代化战役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一项增加了通常被认为是下一代功能的成就。”
在美国的计划里,DE M-SHORAD除了会被用于对抗无人机,还将尝试对抗直升机、军用飞机,它将在未来战争中拦截直升机机炮发射的弹药、军用飞机发射的对地导弹等武器,为部队和重要设施提供保护。
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有美媒披露称,美军军用激光武器的研制工作已经出现了停滞。
仍然以DE M-SHORAD为主来谈,据《防务快报》报道,美国陆军接收的4台DE M-SHORAD,在实地测试中的结果“不太让人满意”。
时任美国陆军负责采购、后勤和技术的助理部长道格·布什在2024年5月15日,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
“我们发现,DE M-SHORAD在不同功率水平上面临的挑战不同,将这种功率水平的武器安装到需要不断移动的车辆上是一项挑战,困难包括散热、电子设备数量以及车辆在战术环境与在固定地点部署不同的磨损程度。”
【美国激光武器DE M-SHORAD】
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内部一直有人宣称DE M-SHORAD将改变军事格局,但其实际表现显然否定了这一点,至少在彻底解决DE M-SHORAD存在的技术挑战之前,这款激光武器做不到改变军事格局。
和美国一样,中国这些年也一直在积极发展包括激光武器在内的,对未来战争会产生极大影响的新概念武器。
早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就有展出过两款激光武器。
【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OW5激光武器系统】
这里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出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LW-30“寂静狩猎者”激光防御系统。
据相关文字介绍,LW-30的输出功率为30千瓦,将主要被用于野战防空以及要地防空,可以对无人机等典型目标造成“硬杀伤”,此外,LW-30还兼具“光电探测与制导设备软硬杀伤能力”。
从外观上来看,LW-30被安装在一辆6轮高机动卡车底盘上,车厢中还配备有指挥控制系统以及电源系统等。
【中国研制的LW-30“寂静狩猎者”激光防御系统】
若是遭遇战事,LW-30可以进行单车作战,也可以实现多车组网作战。
从其实际表现来看,LW-30具有“打击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使用成本低和可持续作战能力强”等优势。
不过LW-30并不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最先进的激光武器,该集团在此基础上还发展出了LW-60。
在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LW-60便公开亮相。
【中国研制的LW-60激光防御系统】
相较于LW-30,LW-60还可以实现行军防空,除了延续LW-30针对无人机等典型目标的硬杀伤能力,还能干扰或致盲光电设备。
最重要的是,LW-60的作战半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从现场解说牌的数据介绍俩看,LW-60对无人机的硬杀伤距离不低于6000米,而对光电设备的干扰或致盲距离不低于10000米。
如果单纯讨论激光武器的射程,中国的激光武器系统显然已经完成了对美国激光武器系统的赶超。
【中国研制的LW-60激光防御系统特写】
而且相比于美国在相关领域停滞的现状,中国在相关领域仍然呈现着勃勃的生命力和喜人的发展前景。
最后我们不妨再来聊一聊为什么激光武器在近年来越发受到重视。核心原因在于其可能成为一种击落无人机的有效方式。
不管是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还是2023年巴以冲突后胡塞武装与美国海军持续性的对抗,抑或是2025年5月7日发生的印巴空战,无人机的身影都有频繁出现。
【俄乌战争期间无人机活跃于战场之上】
在无人机正在被大量用于实战的背景之下,发展出一款成本更低的反无武器非常关键。
从激光武器反无的作战原理来看,其最主要的破坏手段就是“热烧蚀效应”。
一般来说,目前各国广泛装备的无人机蒙皮材料,熔点也就600℃左右,但激光武器发射的激光束,温度动辄就达到了数千摄氏度。
这意味只需要秒级照射时间,激光束就能够融化无人机蒙皮,然后进一步向无人机内部结构传导,烧毁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内部电路板,从而让无人机彻底失去控制能力,继而坠毁。
对于自杀式无人机,激光武器则可以直接通过激光束引爆其携带的炸药进行摧毁。
【激光束引爆无人机概念图】
哪怕是一些功率不足以破坏无人机蒙皮材料的激光武器,也可以借由激光束破坏无人机光电传感器的方式,使无人机失去战斗力。
总的来说激光武器对于无人机的毁伤相当可观,加之其使用成本很低,各国自然就会对激光武器产生前所未有的重视。
参考资料:
【1】《激光武器!俄副总理:它已在俄乌冲突投入使用》 环球网[2022.5.19.]
【2】《带有战斗激光的最新短程防空系统DE M-SHORAD 的前四架原型机已转移给美国陆军》 TOP WAR[2023.9.27.]
【3】《美国军用激光武器研制工作出现停滞》 新华网[2024.6.4.]
【4】《珠海航展|激光武器走向战场,中国水平如何?》 澎湃新闻[2021.10.5.]
来源:盒子里的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