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2月24日中午时分,X平台活跃用户@Space Sudoer发布了这张照片▲,并配上文字:「第一视角:星舰即将进行首次发射,而你身处任务控制中心。」引发众多星舰粉热议。
今天一张SpaceX图片亮了。
2024年12月24日中午时分,X平台活跃用户@Space Sudoer发布了这张照片▲,并配上文字:「第一视角:星舰即将进行首次发射,而你身处任务控制中心。」引发众多星舰粉热议。
●照片人物都是谁?
▲电脑屏幕前并排坐着三人,尽管都是背影,但最具识别度的就是中间那位——马斯克,亲自下场参与星舰首飞任务控制和关键决策。
左侧戴白帽是马斯克的好友John Carmack(约翰·卡马克):著名游戏开发者和软件工程师,Doom和Quake的开发者之一,近年来也参与投资航天领域,尤其是星舰项目。
右侧戴黑帽是Mark Juncos(马克·容科萨):SpaceX工程副总裁,负责火箭硬件与工程研发,是星舰项目的重要推动者,也是马斯克一手提拔的干将。
最右侧小辫子发型是Jack McKenzie(杰克·麦肯齐):SpaceX高级工程师,也是星舰开发团队成员。
最左侧两位站立者是拍摄团队,为星舰首飞专程拍摄纪录片。
根据照片发布者声称,这张照片是从Shana Diez工位拍摄的,暗指她正是照片拍摄者。Shana Diez(沙娜·迪兹)是SpaceX运营副总裁,负责基础设施、供应链和任务支持,从她的工位拍摄意味着她是任务规划和执行的重要角色。
星舰首次发射被视为一个重要里程碑,而这些核心人物的出现说明了任务的历史意义。通过这张任务控制中心的内部照片,展现了星舰首次发射的重要时刻,同时凸显了星舰任务团队的多样性和协作精神。这不仅是对SpaceX内部文化的一次展示,也是对公众的一次历史性回顾,吸引航天爱好者的关注与热情。
●拍摄地点在哪?拍摄时间是何时?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2023年4月20日星舰首次发射前,星舰发射任务控制中心的内部场景。星舰发射任务控制中心(Starship Launch Control Center)是SpaceX核心任务团队工作的地方,以便实时监控火箭状态、执行任务脚本并应对突发状况。
▲控制中心位于博卡奇卡星舰基地西侧,4号州际公路旁,靠近梅西测试场,距离星舰建造区约6.4公里,距离星舰发射区约9.5公里,距离海岸线超过10公里。与星舰的主要发射和着陆区域距离适中,方便任务监控和实时调整。
透过这张照片不难发现控制中心环境简约,甚至称得上简陋,只配备单体空调,而非中央空调。配套硬件与工位布局比较紧凑,远不及NASA休斯敦任务控制中心那样宽敞气派,但似乎与SpaceX对操作和效率的追求一致,体现了功能性与效率至上的理念,符合SpaceX工程文化。不过,目前的任务控制中心被认为是SpaceX星舰任务的临时控制中心。
根据SpaceX规划,未来星舰任务控制中心将迁入新建的星舰基地办公大楼,这一大楼将成为星舰相关活动的主要指挥和运营中心。▲星舰基地办公大楼(Starbase Office Building)位于星舰基地建造区东北角,地块标记位置:德克萨斯周布朗斯维尔圣马丁大道52198号。占地面积329493平方英尺(30610平方米),建筑俯视呈马鞍形,设计为5层办公楼,造价约为1亿美元,2024年3月开建,计划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旨在满足星舰频繁发射、工程研发以及运营管理的长期需求。
●屏幕透露哪些内容?使用哪些软件?
这张内部照确实是信息很大,除了重要人物外,最显眼的就是显示屏。
前景屏幕展示的是多种实时数据,包括星舰推进剂流量、储罐压力、温度传感器读数、管道和仪表图(P&ID)及地面支持设备(GSE)实时状态。这种综合信息流是任务控制决策的重要依据。
据悉,星舰任务控制中心使用的是基于Chrome浏览器的自定义工具。软件工具包括LabVIEW(用于用户界面开发)和Grafana(用于数据可视化),还有SpaceX内部工具Warpdrive是其工程系统的核心,也被用于任务控制。
此外,该控制中心很可能使用DW Spectrum/NX Witness摄像系统来实现监控。
●任务控制团队有哪些职责?
事实上,星舰发射任务控制人员的职责包括很多,尽管星舰系统主要依赖自动化,任务控制的存在仍不可或缺。比如在发射前监控系统状态并确认GO/NO-GO决策。在发射后作为备用,提供人工干预支持。又比如在发射全程进行数据监控,处理自动化系统未能捕获的异常。再比如进行人工干预,必要时进行手动中止或其他紧急操作。
当然,在发射期间任务控制人员更多是观察,而不直接干预飞行器。经过多次试飞迭代后,整个星舰系统变得越来越智能。干预越少,意味着越聪明。SpaceX最终目标是在同一发射位每天可实现多次发射和回收星舰的能力,飞行间隔与航空客机相当,以满足太空加油所需的高频发射星舰,从而实现在短暂窗口期密集发射火星航班,或者满足地球圈点对点超高速运输。这一切都依赖于高度自动化、智能化。
来源:三体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