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记:扎根人民 书写时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2 03:00 2

摘要:驻村生活给我留下了特别多美好的回忆。于我而言,堪称为一份珍贵的农村生活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样本,对于以后的创作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无论是农村生活还是乡村振兴,都是非常值得书写的创作素材。而唯有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时代书写,才能创作出经得

■ 韩卫贤

驻村生活给我留下了特别多美好的回忆。
于我而言,堪称为一份珍贵的农村生活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样本,对于以后的创作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无论是农村生活还是乡村振兴,都是非常值得书写的创作素材。而唯有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时代书写,才能创作出经得起人民和时代检验的文艺精品。

到村后,我本人的党组织关系转接到摆河村民小组党支部,主动参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每月结合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活动安排,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普法强基、党员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着力破解村民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水冲村渐渐呈现出党建有力、榜样突出、干群融洽、村庄美丽、环境宜居、治理有效的和美景象。
我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土地流转服务,集体资产租赁,坝塘租赁等形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巩固土地流转,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农户增收。
以小组为单位,逐户逐人登记造册,全面摸清劳动力基本情况。其次是公益岗位保就业,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一批公益性岗位,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有返贫风险”的贫困劳动力,设置公益性岗位,实现贫困劳动者就近就业。
巩固摆河村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成果,夯实落家龙潭村、摆河村人居环境“三星村”基础,以点带面,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改善村容村貌,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以完善治理体系为重点,以提升治理能力为根本,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按照《曲靖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开展规范优化网格设置工作,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网格,整合党建、综治、城管、应急等工作,有计划地从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村医村教、乡贤能人中确定网格员,明确网格职能,充实网格力量,推动基层治理发展。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惩罚机制,继续推行“红黑榜”“积分制”管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建立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加强对群众的约束,坚决抵制“无事酒”和大操大办。对照村级事务“阳光工程”要求,对于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协助村委会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梳理村级事务公开清单。
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按照“一月一调度”要求,积极参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全面开展集中排查,根据动态监测程序精准识别认定监测对象,完成各季度脱贫人口收入核查和收入增长计划制定、全省脱贫攻坚系统信息录入等工作。



驻村是一段非常美好的记忆,跟村民相处的点滴让我收获了很多感动。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里一个小女孩给我带来的。我驻村的村子里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开始她们看见我都是怯怯的,但我经常看见她们就给她们分享一些糖果之类的小零食。后来,她们在我面前渐渐开朗大方起来,甚至也会去找我分享她们的零食,开心地和我说起她们的快乐和烦恼。
在《驻村——水冲记》里,我写下新时代背景下新的乡土,写下那些在大地上认真生活着的人民,他们微茫的心事、悠长的叹息。他们嘴角的微笑,大约也是时代嘴角的微笑;他们的泪水,恐怕也饱含着时代生活的苦辣酸甜、万千滋味。我想代他们发出内心真实的呼喊,勾勒出他们在生活激流中奋勇前行的身姿。
那些写作的时光,于我是那么平凡,又那么不凡。我是在多年之后,才开始重新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震惊于当年那种如痴如狂的创作激情,震惊于当时那种强悍的抒发与表达的欲望。那应该是一种朴素的历史冲动,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时代豪情。作为写作者,我何其有幸,生逢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去参与、去见证、去叙述、去建构,如何用诚实的书写记录和描摹这伟大的崭新的时代,为时代精神赋形赋彩,为时代新人立传立言,这是一代作家的艺术责任,也是一代作家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的“人民”,正是我们党的初心所在,是我们党的使命所系。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至上”铭刻心头,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始终坚持书写人民的伟大生活实践,讴歌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正是千千万万平凡的人民,蕴藏着极不平凡的坚韧精神和伟大力量,蕴藏着创造历史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家,我渴望到生活的激流中去,到火热的时代现场去,到沸腾的人群中去。在时代的波澜壮阔中发现生活的真谛,在现实的纷繁复杂中辨认真实的历史表情。我渴望为祖国大地上平凡而伟大的人民高声歌唱,为他们所创造的伟大实践而奋笔疾书。



多少个喧嚣的早晨,或者落雨的黄昏,在乡村的田舍边,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村庄那红红的党旗、红红的春联,想起那些朴实诚恳的句子,如此直白,如此真挚。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纷繁丰富的新时代,将会给予我们更多。
驻村生活有美好的回忆,也有一些挑战。但王阳明说过,人在事上磨。一年多来,那些挑战带给我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
经历了驻村这些难得的经历以后,我整个人成熟练达了很多。可见,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胸怀,更好地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村民们给人的最深印象是他们都不焦虑。虽然村里人家可能物质条件不太好,甚至村子里的一些妇女还承受着比较沉重的劳动,我经常大清早就看到他们背着背篓去干活了,但是我在他们身上感觉不到一点焦虑和忧愁。他们的物质世界可能是匮乏的,但他们的精神世界绝对是富足的。劳作之余,大家就聚在一起拉拉家常、绣绣花,特别的快乐。
他们特别会生活。这对于我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启迪。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能够活得自得快乐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成功。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朗自信了很多。这也是我驻村最大的收获!
在接下来的驻村生活里,我会继续摆正自己的姿态,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驻村生活中继续锻造好自己,无论在现实工作还是以后的作品中,都书写好我们的乡村振兴故事,把我记忆里的这份美好延伸到更远的未来。

来源:时代鹿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