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坐了32年牢,出狱后去派出所重新办理证件,不料民警看到他哭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3 20:10 6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创作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创作

“你叫什么名字?”民警低头在电脑上敲击着。

“李志强。”

“出生日期?”

“1970年3月18日。”

民警眼睛盯着屏幕,手指突然停住了。他抬起头,仔细端详着面前这个憔悴的中年男人,眼睛慢慢湿润。

“怎么了?”李志强疑惑地问。

民警没回答,只是别过脸去,肩膀微微颤抖...

01

春天的第一场雨刚刚停下。

监狱大门在李志强面前缓缓打开,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灰蒙蒙的,有些阴沉。雨后的空气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潮湿而冰冷。

三十二年了。他在心里默默数着。一万一千六百八十多个日日夜夜。他从二十三岁一直熬到了五十五岁。

“出去后有什么打算?”身后的狱警随口问道。

李志强摇摇头,没有回答。

他穿着监狱发的那套灰色衣服,手里提着一个旧帆布袋,里面装着他全部的家当——几件换洗的衣物,一本发黄的日记本,还有五百块钱的遣散费。

他站在门口,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迈出第一步。

自由的滋味很奇怪。没有人告诉他该往哪里走,没有人规定他什么时候该吃饭、睡觉。三十二年来第一次,他可以自己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

这种自由让他感到恐惧。

他沿着监狱外的公路走了大约十分钟,来到一个小镇上。这里和三十二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高楼林立,马路宽敞干净,车辆川流不息。

李志强站在路边,像个迷路的孩子。

他看着人们手里拿着的方块状物体,那应该就是手机吧?电视里见过。每个人都低着头,手指在上面快速滑动。

一辆出租车停在他面前,司机摇下车窗问:“去哪儿?”

“县城,老城区。”李志强说。

“一百三十。”

李志强愣了一下,从帆布袋里掏出钱。

“刷卡或者扫码吧,现金麻烦。”司机不耐烦地说。

“我只有现金。”

司机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勉强点点头:“那上车吧。”

车窗外的风景让李志强感到陌生。原本的田野变成了工厂,曾经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马路,路边的土房子变成了高楼大厦。

“这还是同一个地方吗?”他小声自言自语。

“说啥?”司机问。

“没什么。”

一个小时后,出租车停在了县城的边缘。

“老城区都拆得差不多了,你要去哪条街?”

李志强说出了自己记忆中的地址,司机摇摇头:“那边早拆了,现在是万达广场。”

李志强沉默了。他想起狱中辅导员跟他说过,出狱后第一件事应该去派出所报到,办理身份证。没有身份证,寸步难行。

“那送我去最近的派出所吧。”

到了派出所门口,李志强付了钱,站在原地深吸了一口气。派出所是新建的,宽敞明亮,门口停着几辆警车。

他推开门,里面的空调让他打了个寒颤。

“请问有什么事?”前台的女警问道。

“我...我刚出狱,想办理身份证。”李志强的声音很低。

女警抬头看了他一眼,表情没有任何变化,递给他一张表格:“填好,然后去2号窗口排队。”

李志强接过表格,坐在角落里慢慢填写。笔在手里显得那么陌生,字迹歪歪扭扭。

填好表格后,他走到2号窗口前排队。前面有五六个人,他就静静地站着。

这是他三十二年来第一次正常地站在普通人中间。他能感觉到有人悄悄打量他,可能是因为他的衣着,可能是因为他苍老的面容,也可能是因为他眼中藏不住的茫然。

队伍一点点向前移动,终于轮到他了。

02

“下一位。”窗口里的年轻警察说道。

李志强走上前,把表格和监狱给他的出狱证明递了过去。

警察大概二十五六岁,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他接过材料,看也没看李志强一眼,开始在电脑上输入信息。

“你叫什么名字?”民警低头问道。

“李志强。”

“出生日期?”

“1970年3月18日。”

“户籍地址?”

李志强报出了自己记忆中的地址,那是他父母的老房子。

警察敲了几下键盘,皱了皱眉:“这个地址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被拆迁了。你有亲属的联系方式吗?”

李志强摇摇头:“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我有一个弟弟,叫李志明,但我们已经三十二年没见了。”

警察点点头,继续在电脑上查询。“你有临时住所吗?”

“还没有。”

警察抬头看了他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说:“那我们先办理临时身份证,等你有了固定住所再更新信息。”

李志强点点头。

警察继续问了一些基本信息,然后让李志强在一个小机器前录入指纹,又用另一个机器拍了照片。

整个过程中,李志强感觉自己像个外星人,这些机器他都没见过,操作也很陌生。

“好了,临时身份证三天后可以领取。这是回执,到时候凭这个来取。”警察递给他一张小纸条。

李志强接过纸条,犹豫了一下:“警官,我能问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我...我没有地方住,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您有什么建议吗?”

警察打量了他一会儿,然后拿出一张纸,写下了一个地址:“这是救助站的地址,他们可以提供临时住所和食物。”

李志强接过纸条,点了点头:“谢谢。”

他转身准备离开,却被警察叫住了:“等一下,你说你姓李,叫李志强?”

“是的。”

警察盯着电脑屏幕看了一会儿,然后又抬头看了看李志强:“你是因为什么罪名入狱的?”

李志强的身体僵了一下。他以为这一切已经过去了,但显然没有。他的罪名会跟着他一辈子。

“杀人。”他低声说道。

警察的表情变了,他仔细盯着李志强的脸看了很久,然后又低头看了看电脑。

“你在哪个监狱服刑?”

“西山监狱。”

警察点点头,又问:“那个案子...发生在1993年?”

李志强有些惊讶:“是的。您怎么知道?”

警察没有回答,只是示意他等一下,然后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个内线号码。他背过身去,小声说了几句话,李志强没听清。

放下电话后,警察对李志强说:“请你去隔壁401室等一下,有人想见你。”

李志强感到一阵不安,但还是点了点头,按照指示走向401室。

03

401室是一个小型会议室,里面只有一张长桌和几把椅子。李志强站在门口,不确定是否应该进去。

“请进吧,坐。”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李志强转过身,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警官,肩膀上的警衔表明他是这个派出所的负责人。

“我是张局长,派出所的所长。”中年警官自我介绍道,示意李志强坐下。

李志强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上,感觉像是回到了审讯室。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指节发白。

“别紧张,”张所长倒了杯水递给他,“我们只是例行了解一些情况。”

李志强接过水杯,但没有喝。

“你刚才说你因为杀人罪入狱,被判了三十二年,是吗?”

李志强点点头。

“受害人是谁?”

李志强深吸一口气:“张丽,一个年轻女子。我...我真的很后悔。”

张所长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继续问道:“案发时间是1993年4月,在老城区的一条小巷里,对吗?”

李志强有些惊讶:“是的,您怎么这么清楚?”

张所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问:“你认罪了吗?”

“我...”李志强停顿了一下,“当时我认罪了。”

“当时?”张所长捕捉到了这个词,“那现在呢?”

李志强沉默了很久,最后摇摇头:“我不知道。三十二年了,有些事情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我喝了很多酒,然后就被警察带走了。”

张所长点点头,若有所思:“那天晚上,你为什么会出现在案发现场?”

“我...” 李志强闭上眼睛,努力回忆,“我在附近的小酒馆喝酒,喝得很醉。我记得我看到了张丽,她是我暗恋的女孩,我想跟她说话,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她不是一个人,她和一个男人在一起。我...我很生气,就跟着他们。后来发生了争执,我记得我推了那个男人一把,然后...然后我就不记得了。第二天醒来,我已经在警局了,他们说我杀了张丽。”

张所长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在本子上记录几笔。

“那个男人呢?他有出庭作证吗?”

李志强摇摇头:“没有。警方说他们没找到这个人。但是有人看到我和张丽争吵,还有...还有张丽身上发现了我的指纹。我当时衣服上也有她的血迹。”

“所以你就认罪了?”

“我...我真的不记得我有没有杀人。但所有证据都指向我,我的律师说如果抗辩很可能会被判死刑,认罪至少能保住性命。所以我认罪了,被判了无期,后来因为表现良好,减刑到三十二年。”

张所长点点头,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好的,我了解了。我们会帮你办理好身份证和户口迁移手续。现在你可以去救助站了,地址刚才已经给你了。如果需要帮助,可以随时来找我们。”

李志强站起来,有些困惑:“就这样?”

“是的,就这样。”张所长说,“你已经服完刑期了,按照法律,你是自由的。但是,”他顿了一下,“有些事情,时间并不能抹去。记住这一点。”

李志强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点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对了,”张所长又叫住他,“三天后来取身份证的时候,直接找2号窗口的小张警官,他会安排好一切。”

李志强再次点头,然后走出了会议室。

04

救助站比李志强想象的要好一些。

虽然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一个简易衣柜,但是干净整洁。公共浴室和厕所在走廊尽头,每天还提供两顿免费餐食。

站长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姓王,说话直接但不失温和。

“规矩很简单,不准喝酒闹事,不准带外人进来,晚上十点熄灯,早上六点起床。你可以住两周,期间要找工作。找到工作和住处后就得离开,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腾地方。明白了吗?”

李志强点点头:“明白了,谢谢。”

“你有什么技能?”王站长问。

李志强愣了一下:“我...在监狱里学了木工和基础维修。”

王站长神色如常,似乎对他的入狱经历并不惊讶,只是点点头:“行,明天我介绍你去附近的家具厂看看,他们可能需要人。”

晚饭是简单的米饭和炒菜,但对李志强来说已经比监狱里的伙食好太多了。

吃完饭后,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三十二年了,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大,他感觉自己像个外星人。

他想起了那个年轻的警官,还有派出所所长奇怪的询问。他们为什么对那个陈年旧案这么感兴趣?

第二天一早,王站长如约带他去了附近的家具厂。

厂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粗犷男人,姓刘。王站长简单介绍了李志强的情况,当然,隐去了他的入狱经历。

“会操作电动工具吗?”刘厂长问。

李志强摇摇头:“在...在我以前工作的地方,都是手工工具。”

刘厂长点点头:“没关系,可以教你。试用期一个月,每天一百二,干得好转正,转正后每天一百八,包吃住。怎么样?”

对于刚出狱的李志强来说,这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他立刻答应了下来。

“明天早上七点来上班。”刘厂长说完,转身离开了。

王站长拍了拍李志强的肩膀:“好好干,别辜负刘厂长的信任。他这人直,只看重能力,不问过去。”

李志强感激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两天,李志强每天早出晚归,努力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工厂里的电动工具让他既害怕又着迷,工友们虽然话不多,但也没有歧视他的意思。

第三天下午,李志强向刘厂长请了半天假,去派出所取身份证。

“早去早回,别耽误明天的活。”刘厂长只是这么说道。

李志强来到派出所,直接去了2号窗口。窗口前依然排着长队,他乖乖地站在最后面等待。

终于轮到他时,他认出了窗口里的年轻警官,就是三天前给他办理临时身份证的那位。

“我来取身份证。”李志强递过回执单。

年轻警官看了一眼回执,然后看了看李志强,点点头:“李志强是吧,稍等。”

他转身去了后面的柜子,翻找了一会儿,拿出一个信封。

“你的临时身份证。”警官递给他,“正式的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个可以先用。”

李志强接过信封,道了声谢,正准备离开,年轻警官又叫住了他...

“等一下,我下班后想和你谈谈,可以吗?”

李志强一愣,感到有些不安:“谈什么?”

“私事。五点,派出所对面的咖啡馆等你。”年轻警官说完,叫了下一位。

李志强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点点头,离开了窗口。

05

下午五点,李志强准时出现在派出所对面的咖啡馆。

他从来没进过咖啡馆,站在门口,迟疑不决。

“进来吧。”年轻警官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向他招手。

李志强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咖啡的香气扑面而来,舒适的音乐在耳边回荡,这一切对他来说都太陌生了。

“坐。”警官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要喝点什么?”

“我...随便吧。”李志强局促地坐下。

警官对服务员说:“两杯美式咖啡。”

“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等服务员离开后,警官开门见山地问道。

李志强摇摇头:“不知道。我已经办好了身份证,也按规定报到了。我现在在家具厂工作,没有违法。”

“我不是因为公事找你。”警官说,“我叫张明,今年二十八岁。”

李志强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我想和你聊聊1993年的那个案子。”张明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李志强的心一沉。果然,无论走到哪里,那个案子都会如影随形。

“我已经服完了刑期。”他低声说道。

“我知道。”张明点点头,“我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我是来找答案的。”

下一刻李志强如遭雷击,整个人呆住了...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李志强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

“张丽,死于1993年4月15日,”张明的声音有些颤抖,“她是我母亲。”

“别紧张,”张明似乎看出了他的恐惧,“我说了,我不是来找麻烦的。我只是想知道真相。”

“我...我不明白。”李志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如果你是她的儿子,你应该恨我才对。”

“也许吧。”张明苦笑了一下,“我确实恨过你,非常恨。从我懂事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的母亲是被一个叫李志强的人杀死的。我发誓长大后要成为警察,要找到你,要...”

他停了下来,没有说完那个显而易见的结局。

“但是,”张明继续道,“当我真的成为警察,当我有机会查看完整的案卷,我发现有些事情并不像我被告知的那样简单。”

李志强紧张地咽了口唾沫:“什么意思?”

“证据链存在问题。”张明直视着李志强的眼睛,“没有目击证人看到你杀人,你身上的血迹和指纹只能证明你和我母亲有过接触,而不能证明你杀了她。最关键的是,凶器上只有你一个人的指纹,太完美了,反而不自然。”

李志强的手开始颤抖。三十二年来,这是第一次有人告诉他,也许他不是凶手。

“我...我真的不记得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我喝得太醉了。”

“这正是问题所在。”张明说,“一个醉酒的人,如何能够在不留下任何其他痕迹的情况下完成一起谋杀?而且,案发后你被发现醉倒在距离案发现场两百米外的地方,身上满是酒气和呕吐物。这不符合一个刚刚杀人的人的状态。”

李志强感到一阵眩晕。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努力接受自己的“罪行”,努力忏悔,努力赎罪。从没有人告诉他,也许他是无辜的。

“那...那你认为真相是什么?”

张明摇摇头:“我不知道。这就是我想和你谈的原因。我需要了解当时的所有细节,特别是那个和我母亲在一起的男人。你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吗?”

李志强闭上眼睛,努力回忆:“高个子,比我高半个头,当时应该三十多岁。穿着西装,看起来是有钱人。具体长相...太久了,我记不清了。”

“我母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知道吗?”

李志强摇摇头:“不太清楚。我只是在小区里见过她几次,后来知道她在一家服装店工作。她很漂亮,性格也好,经常帮助邻居。”

张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李志强:“这是我母亲的照片,你看看是不是她?”

李志强接过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笑容灿烂。他的手开始颤抖:“是她,就是她。”

张明又拿出另一张照片:“这个人呢?你见过吗?”

李志强看着照片上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思考了很久,最后摇摇头:“不确定。可能见过,但记不清了。”

“他是我继父,叫周志刚。”张明的声音变得冰冷,“在我母亲死后不久,他就成了我的监护人。直到去年,他因为车祸去世了。”

李志强感到一阵寒意:“你是说...”

“我不确定。”张明打断了他,“但我查到,当年的案件调查非常仓促,很多细节被忽略了。而且,我继父当时是本地一家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和警方关系很好。”

李志强沉默了。这太多了,一下子接收这么多信息,他需要时间消化。

“我想重新调查这个案子。”张明说,“不是为了给你平反,而是为了真相。为了我母亲,也为了我自己。”

李志强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那天在窗口,你看到我的档案时...”

06

“我哭了,是的。”

张明的声音有些哽咽,“看到你的照片和资料,确认你真的是李志强,我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从小就恨你,做梦都想亲手抓住杀害我母亲的凶手。但当我真的见到你,一个普通的、憔悴的老人,当我看到你眼中的茫然和无助,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志强低下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知道吗,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恶魔。”张明继续说道,“小时候,每当我问起母亲的事,继父就会告诉我,是一个叫李志强的坏人杀了她,因为他喝醉了,因为他发疯了。他说你是个魔鬼,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李志强的眼睛湿润了:“我不是魔鬼,我只是个普通人。那天晚上,我只是想和张丽说说话,仅此而已。”

“我相信你。”张明突然说道,“我查了你入狱后的记录,三十二年来,你从未有过暴力行为,从未违反过监规。这不像是一个冷血杀手的表现。”

“谢谢你。”李志强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道谢。

“不用谢我,”张明摇摇头,“我不是为你做什么,我是为了真相,为了我自己的良心。如果你真的是无辜的,那就意味着真正杀害我母亲的凶手至今逍遥法外。我不能接受这一点。”

“你怀疑...你继父?”李志强小心翼翼地问道。

张明的眼神变得复杂:“我不确定。但有些事情很奇怪。他总是回避谈论我母亲的死,每次我问起,他就发脾气。而且,他对我...并不好。”

李志强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他从来不像一个父亲,更像是一个监护人,一个负担。”张明的声音低沉下来,“他给我吃穿,供我上学,但从不关心我的生活。他经常酗酒,酒后会变得暴躁,有时候会...打我。”

李志强感到一阵心痛:“对不起。”

“不关你的事。”张明摇摇头,“但这让我更加怀疑。一个爱我母亲的人,怎么会这样对待她唯一的孩子?”

“那么,你现在想怎么做?”李志强问道。

“我想重新调查整个案子。”张明的眼神变得坚定,“我想查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需要你的帮助,需要你回忆当时的每一个细节,无论多么微小。”

李志强犹豫了一下:“我愿意帮你,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我真的记不清很多事情了。那晚我喝了太多酒,醒来后就已经在警局了。后来的审讯、庭审,一切都像是一场噩梦。”

“没关系,慢慢来。”张明安慰道,“重要的是你愿意帮忙。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点一点拼凑真相。”

07

接下来的日子,李志强在家具厂踏实工作,晚上和张明一起查案。

张明找到了当年办案的老警察,已经退休了,住在城郊的小区里。

“当年的案子啊,”老警察喝了口茶,眯着眼睛回忆,“确实办得有些仓促。上面催得紧,要求尽快破案,安抚民心。”

“有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张明问道。

老警察沉默了一会儿:“有个细节,一直让我觉得奇怪。李志强身上的血迹分布不对。如果是他行凶,血应该溅到前胸和袖子上,但主要在后背和肩膀。”

“就像他背过尸体一样?”

“对,就是这种感觉。”老警察点点头,“但当时没人在意这个。”

线索一点点浮现。

张明查到周志刚生前欠了大笔赌债。而张丽名下居然有一份保险,受益人是周志刚。

“保险是案发前三个月买的,”张明对李志强说,“数额不小,足够还债了。”

李志强记忆中的碎片也渐渐拼接起来。

“那天晚上,我看到张丽和周志刚争吵。他扇了她一巴掌,我冲上去想阻止,却被打倒在地。后来我爬起来追,看到他们进了小巷...”

一个月后,张明带来了决定性证据——法医重新检验了当年保存的物证,在张丽的指甲缝里发现了不属于李志强的DNA。

“可以确认是周志刚的吗?”李志强问道。

张明摇摇头:“他已经火化了,没有样本比对。但我找到了当年小区的一个老住户,她看到周志刚那晚衣服上有血迹。”

“足够重启调查了吗?”

“应该够了。”张明的声音里充满希望。

秋天来临时,李志强收到了法院的通知——他的案子将重新审理。

新的证据,新的证人,一切都指向一个方向——他很可能是无辜的。

“我写了申请,要求给你国家赔偿。”张明对他说,“如果成功,你会得到一大笔钱。”

李志强摇摇头:“钱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只想要一个清白的名声。”

庭审那天,法庭挤满了人。很多人是来看热闹的,也有记者。

李志强在证人席上讲述了他记忆中的那个夜晚。他声音平静,没有愤怒,也没有怨恨。

最后,法官宣布撤销原判,李志强无罪。

“根据新的证据,无法确认被告曾实施犯罪行为,本院宣布撤销原判决...”

外面的阳光很好,照在李志强满是皱纹的脸上。他不知道是喜是悲。

张明站在他身边:“怎么样,感觉如何?”

“不知道,”李志强老实回答,“三十二年了,我已经习惯了那个罪名。突然被告知是无辜的,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你会得到赔偿的,可以开始新生活。”

李志强摇摇头:“我已经五十六岁了,没有家人,没有朋友,也没有技能。再多的钱,也换不回我失去的三十二年。”

张明沉默了,他明白这个道理。

一个月后,李志强收到了国家赔偿——一百二十万元。

他在城郊买了一套小房子,开了一家修鞋店。每天早出晚归,日子过得简单而平静。

张明经常来看他,有时带些水果,有时只是坐坐,聊聊天。

“你是个好警察,”李志强常说,“比起我那个年代的警察好多了。”

张明每次都会笑:“这是我应该做的。”

但李志强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做。如果没有张明,他可能一辈子背负着杀人犯的罪名。

周末的时候,李志强常带着张明给他的照片去墓地。照片里,张丽笑得很灿烂。

“对不起,我没能保护你。”他对着照片低语,“但至少,真相大白了。”

有时候,李志强会梦到那个雨夜,梦到如果他再勇敢一点,再清醒一点,也许张丽就不会死,张明就不会失去母亲,他自己也不会失去三十二年自由。

但人生没有如果。

一年后的某个雨天,张明来到修鞋店,告诉李志强他要调到外地工作了。

“会回来看你的。”张明说。

李志强点点头,递给他一把伞:“路上小心。”

看着张明的背影消失在雨中,李志强突然想起了三十二年前的那个雨夜。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当年,他暗恋的女孩死了,他被冤枉坐了牢,而现在,那个女孩的儿子却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李志强关上店门,望着窗外的雨,第一次觉得,也许余生还有些事情值得期待。

不是大富大贵,不是荣华富贵,只是平平淡淡的日子,和偶尔的一声问候。

对一个失去了三十二年的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来源:一才的篮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