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用632亿告诉你:A股当前的价值等同于能开采十年的金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20:12 2

摘要: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一组矛盾现象:一方面,北向资金4月净买入632亿元,创下年内新高,甚至单日净流入244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另一方面,市场却震荡下行,上证指数多次跌破关键点位。这种“外资大举买入、内资犹豫抛售”的分化背后,究竟暗藏怎样的逻辑?A股当前估值已处于

​​​​

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一组矛盾现象:一方面,北向资金4月净买入632亿元,创下年内新高,甚至单日净流入244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另一方面,市场却震荡下行,上证指数多次跌破关键点位。这种“外资大举买入、内资犹豫抛售”的分化背后,究竟暗藏怎样的逻辑?A股当前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投资安全边际显著提升,正是长线资金布局的黄金窗口期。此时卖出,无异于放弃未来资产增值的机遇。

北向资金素有“聪明钱”之称,其动向往往被视为市场风向标。4月外资的疯狂涌入,背后是A股低估值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的结果。截至2025年4月,上证指数市盈率(PE)仅为11.4倍,沪深300指数PE仅12.4倍,远低于纳斯达克(40倍)、标普500(25倍)等全球主要市场。若以市净率(PB)衡量,创业板指PB分位值仅6%,ROE分位值却高达94%,呈现“低PB+高ROE”的罕见组合,投资性价比突出。此外,A股超3300家公司PE低于日经225指数的21倍,近700家跌破净资产,价格洼地效应显著。

中央汇金、社保基金等“国家队”资金持续入场,叠加降准降息预期、科技金融体制改革等政策密集出台,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外资机构如瑞银、高盛也集体唱多,认为中国经济复苏与产业升级将支撑A股长期回报。北向资金一季度增持半导体、新能源、消费电子等科技成长板块,加仓金额分别达169亿元、72亿元和105亿元,显示其对中国高端制造和消费升级的长期看好。同时,银行、电力设备等高股息资产因业绩稳定、分红率高,成为防御性资金的避风港。

外资大举买入的同时,A股为何不涨反跌?答案或许就在于内资短期抛压与交易性资金调仓里面。国内部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受市场情绪影响,对地缘政治、美联储政策等外部风险过度反应,导致非理性抛售。北向资金中约70%为长线配置型资金,以养老金、主权基金为主,注重长期价值;而剩余30%的交易盘(如对冲基金)易受市场情绪波动影响。相比之下,内资机构因考核周期短、赎回压力大,更倾向于追涨杀跌,加剧短期波动。 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超5000家,总市值突破90万亿元,增量资金需求庞大。尽管外资持续流入,但面对市场扩容和存量博弈,资金分流效应显著。

当前A股的“不涨反跌”恰恰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建仓机会。从历史经验看,估值低位往往是长期收益的起点。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其股权风险溢价(ERP)达3.7%,处于历史82%分位,意味着股票相对债券的吸引力创十年新高。银行、电力等板块股息率超4%,甚至高于部分理财产品,凸显类固收属性。半导体、AI、新能源等科技领域国产替代加速。例如,北方华创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2025年一季度预增超50%,印证国产设备商的崛起。华为昇腾生态、特斯拉机器人量产等事件,进一步催化科技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国企改革、ESG投资、分红回购等政策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2024年A股分红总额突破1.9万亿元,股息率升至2.2%,未来股票回购规模有望向美股看齐,进一步增厚股东回报

A股当前的“估值洼地”与“政策红利”共同构筑了长期投资的黄金窗口。历史经验表明,在市场悲观时逆势布局的投资者,往往能收获超额收益。正如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所言:“A股估值低、基本面稳健,经过调整后性价比更为突出。” 与其被短期波动困扰,不如以长线视角拥抱核心资产,等待时间的玫瑰悄然绽放。

来源:务本堂杂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