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无腿铁汉”的不屈人生:从冠军、补鞋匠到村超推荐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3 19:34 2

摘要:6岁遭遇车祸失去双腿,成为“半截人”的广东河源人黄华泉用双手撑着板凳,凭着坚强和毅力攀过人生一座座高峰。靠收音机自学一口流利的英语、十余年训练终在残运会斩获金牌、起早贪黑补鞋攒下存款买车买房……他的励志故事感动万千网友,收获20多万名粉丝。

6岁遭遇车祸失去双腿,成为“半截人”的广东河源人黄华泉用双手撑着板凳,凭着坚强和毅力攀过人生一座座高峰。靠收音机自学一口流利的英语、十余年训练终在残运会斩获金牌、起早贪黑补鞋攒下存款买车买房……他的励志故事感动万千网友,收获20多万名粉丝。

近日,44岁的“无腿铁汉”黄华泉获聘村超全国赛广东河源和平赛区推荐官。赛区组委会工作人员称赞道,“他从不因为身体状况而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斗争”,希望借其形象带动赛事的宣传,打造地方热门文旅IP。

“我从来不去想我失去了什么,我只看到我还拥有什么。”黄华泉用英语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他曾梦想去哈佛演讲,但当下最想实现的梦想是,像同龄人一样娶妻生子。5月20日,他向南都、N视频记者讲述了他从举重冠军、补鞋匠到村超推荐官的多重身份转变。

黄华泉在补鞋。

村超推荐官

一名下肢残疾的中年男子,用两个板凳支撑着身体,吃力地登上舞台。

流利的英语脱口而出,他竖起大拇指推荐村超和平赛区,“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对足球的热爱使村超团结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联盟,这是一个所有足球爱好者的庆祝活动,欢迎来到足球村超赛。”

台上的他阳光自信,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感染,掌声不绝于耳。

他是广东河源和平县阳明镇富联村的黄华泉,他不仅是补鞋匠,还曾是残疾人运动员,夺过广东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65公斤躺举冠军,身残志坚的他业余做自媒体,用自己的励志故事鼓舞大家,在网上拥有超过20万粉丝。

5月17日,在这场村超推荐官聘任仪式上,“无腿铁汉”黄华泉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大红的聘任书。

黄华泉获聘村超和平赛区推荐官。

5月20日,黄华泉告诉南都记者,获聘推荐官很开心,在聘任仪式上的英语演讲“完全是即兴的”,爱好英语的他本身有口语基础,“我看到每个人都说了一些感想和宣传语,就临时说了几句英语”。

“贵州榕江的村超已经火到全世界了!”在他眼中,用英语为村超助力和加油能体现“村超与世界接轨”。

黄华泉为很多中学生修补过球鞋,也见证了他们的足球梦想,“村超让普通人也能圆足球梦,足球让乡村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

据了解,“村超”是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简称,是贵州乡村体育赛事。3月13日,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赴贵州榕江考察学习,双方举行了村超全国赛广东和平赛区签约仪式,标志着和平县正式加入村超全国赛,成为贵州村超全国赛的广东赛区赛点。

2025年村超全国赛广东河源和平赛区组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此次赛事采取“官推民办”的形式,在前期宣传上,推选当地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博主担任推荐官。“希望推荐官利用赛事的机会大力宣传和平,吸引大家来看球,看风景,吃美食,带走特产。”

“他从不因为身体状况而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斗争,有我们和平人的精神。”他称,聘请黄华泉作为赛事的推荐官,既看中对方的励志形象,也希望借其网红流量带动赛事的宣传,打造地方热门文旅IP。

举重冠军

黄华泉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6岁那年。

一辆疾驰而过的卡车碾烂了他的双腿,做完截肢手术后,他成了“半截人”,双腿只剩下大腿根部的残肢。因为家境贫困,他没钱装假肢,平时出行只能用双手撑着两个木板凳艰难前行。

黄华泉没有放弃学业,坚持风雨无阻地读完6年小学。学校距离家不足1公里,靠父母背着或是弟弟骑单车带他往返,学习刻苦的他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收到初中录取通知书后,他最终因身体状况没有继续学业,这成了他的终身遗憾,“我很想继续读书,现实却不允许!”

辍学的他在家帮父母做农活,喂猪、喂鸡、晒稻谷、烧柴、做饭……但他从没放弃学习,干农活之余,他向同学借来课本和英语磁带,如饥似渴地学习。“看到同龄人继续读书,我心里会有落差感,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有见识有文化。”

自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告诉南都记者,“没有老师解疑答惑,也没有同伴一起学习交流,那个时候孤独感时常袭击我的内心。”

对黄华泉而言,自学路上能依靠的主要是那本翻到卷边的字典,以及少得可怜的参考资料。“碰到不懂的地方记在本子上,寻找答案的过程就像在荒漠里探寻宝藏,如同探宝一样艰难。”

最初学习英语时,黄华泉充满好奇,“英语很洋气,但学起来很难,激起了我的兴趣。”收音机是他英语学习道路的良师益友,他听广播里各种英语教学节目,用磁带录下来,反复听并模仿。

2003年11月,黄华泉在和平县残联的推荐下,参加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面试。面试通过后,他开启长达10多年的运动员生涯,先后参加过五届省级运动会,共获得2枚铜牌、1枚银牌和1枚金牌。

回首运动员生涯,他每天练习几个小时的举重,为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举重能力,除了参加集体举重培训练习外,他经常在家通宵达旦地练习,甚至用盛满水的水桶练习,“肩膀、肘部、腰部都受过伤”。

训练期间,黄华泉增长了见识,靠听收音机自学的口语也有了实践机会,“我见到外籍运动员,可以和他们用英语交流,收获很大”。

黄华泉夺冠。

2023年4月,黄华泉迎来了举重生涯的高光时刻。他参加广东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男子65公斤级举重比赛,以躺举132公斤的成绩获得该赛事金牌。

他自豪地对南都记者说,“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我战胜了90后和00后拿了金牌,为我的运动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尽管命运给予黄华泉沉重一击,但他从未因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欢,而是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撑起一片天。不服输的他说,“凡是打不死你的,必将让你更强大。”

补鞋匠

随着年龄渐长,黄华泉积极学习新的傍身技能,为退役寻找出路。

2016年,黄华泉看到一个补鞋匠朋友生意不错,勤快的他跟着做学徒,帮忙打下手,学会了补鞋和修伞的手艺。

次年,他在和平县残联会大楼下摆摊补鞋,收费不高,从2元到10多元不等,每天起早贪黑,凭着精湛的手艺和认真的态度,赢得不少回头客。

然而,身体状况让其租房处处碰壁,“很多房东不敢租给我,怕我上楼梯出意外”。

买房,成了他的念想。近几年,他用补鞋存的积蓄,再从亲友处借的钱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终于有了安稳的家。

为了维持锻炼的习惯,他还另外花钱找开发商购置楼顶的杂物间,放置举重的器械来作为健身房。

由于黄华泉的补鞋摊距离自家步行需40分钟,他急需一辆小车代步。2024年5月,他到河源的一家驾校学车,经过一个月的训练顺利拿到C5驾照,此后他购买了一辆红色小车,每天驾车去补鞋,热爱旅游的他还憧憬着,“未来驾车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业余时间,黄华泉在社交平台开了账号,用自己的励志经历,带给低谷的人们信心和勇气。

他在补鞋的间隙,经常让客人帮忙拍摄他讲英语的视频。

“我来自农村,小学毕业,现在在街边摆地摊。”在一堆凌乱的旧鞋子和补鞋工具堆里,他将一块塑料布铺到膝盖上,正襟危坐,一边用针线缝补运动鞋,一边对着镜头不卑不亢地说,“我有什么梦想?我想去哈佛做一次演讲”。

随后他慷慨激昂地发表一大段英文演讲,讲述自己失去双腿的经历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事实上支撑我在困境中前进的不仅仅是我的一双手,还有一颗坚强的心,让我能够勇敢去面对各种困难,勇往直前,因为我从来不去想我失去了什么,我只看到我还拥有什么……”

这段视频获得8.8万点赞,近万人转发,有网友评论“我高先生半尺身,先生高我两昆仑”。

黄华泉向南都记者坦承,哈佛演讲的梦想距离自己太远,“我是一个靠双手吃饭的补鞋匠,一个普通的手艺人,为了生活每天不得不面临繁重的体力劳动。”

但十余年的运动生涯培养了他不服输的精神,“别人能做到的工作,我可能要多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我觉得没有理由放弃,一般人能做到的,我要尽全力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黄华泉用板凳艰难行走。

黄华泉也认识一些残障朋友,他们每天在微信群里聊天,约着去打牌、散步,“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他们挺快乐的”。

不过,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人生就那么长,一晃大半辈子就过去了,我觉得还是要做点事情。”

眼下,他除了每天忙碌补鞋和做自媒体外,还在和朋友筹备一个暑期夏令营,希望给孩子们辅导英语,也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

他说,比起去哈佛演讲,他最想实现的梦想是,像同龄人一样娶妻生子,“可能这对我来说很难”。

“我是重度残疾人,我如果不努力的话,我就会更难,所以我要先让自己变得优秀,除了养活自己,还有能力去养活家人”。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婷

来源:南都N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