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展,我国防疫政策也在与时俱进。2025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防疫指南,而被誉为"抗疫英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站出来为公众健康把关,点名一种常用药物应当禁用,并强调一项习以为常的行为需要立即叫停。这些举措背后,是专家们对公共健康的深思
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展,我国防疫政策也在与时俱进。2025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防疫指南,而被誉为"抗疫英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站出来为公众健康把关,点名一种常用药物应当禁用,并强调一项习以为常的行为需要立即叫停。这些举措背后,是专家们对公共健康的深思熟虑和对科学防疫的不懈追求。
"防疫工作永远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我们需要科学防疫、精准防控。" ——钟南山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钟南山院士特别强调了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我国抗生素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5-8倍,每年因抗生素耐药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7万人。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后第三大健康威胁。
钟南山院士指出,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在近年来被公众过度使用,尤其是在应对普通感冒和病毒性感染时的不当使用,已经导致严重的耐药问题。2024年底,一项覆盖全国28个省份的研究显示,阿奇霉素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耐药率已经攀升至63.7%,比五年前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
许多人感冒发烧就习惯性吃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和流感毫无作用。滥用抗生素不仅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还会加剧细菌耐药性,使未来真正需要抗生素时药物失效。
在我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中,遇到过无数因滥用抗生素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去年冬季,一位35岁的患者因为反复感冒自行服用阿奇霉素近一个月,结果导致严重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持续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住院治疗两周才逐渐好转。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很多人彻底放松了警惕,认为疫情已经结束,公共场所戴口罩的习惯也逐渐被抛弃。然而,钟南山院士特别强调,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医院、公共交通等封闭空间,佩戴口罩仍然是必要的防护措施。
国内外研究都证实,即使在后疫情时代,口罩依然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2024年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口罩可以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风险降低78.3%。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防疫新规并非是简单地要求全民戴口罩,而是倡导"科学戴口罩"——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应该佩戴口罩;而在户外开阔空间,则可以不戴口罩,享受自由呼吸。
我们医院呼吸内科去年收治的一位老年患者,因家人认为"疫情已经结束",带着老人在商场购物时都不戴口罩,结果老人感染了流感,并发肺炎,险些危及生命。这个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对于老年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群体,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依然是必要的保护措施。
新的防疫指南更加强调"精准防控"的理念,摒弃了此前"一刀切"的做法。精准防控意味着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既保障公共健康安全,又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以往的抗疫经验告诉我们,不同人群面对同样的传染病,风险和应对策略都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老年人、孕妇和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群体,防护要求会更加严格;而对于健康的年轻人,则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新规特别强调了个人健康责任意识的培养。公民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还应当承担保护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到不适时主动戴口罩、生病时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定期接种必要的疫苗等,都是负责任公民应有的行为。
2025年的防疫新规特别强调了构建个人免疫屏障的重要性。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单纯依靠外部防护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个体抵抗力。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免疫力,这是抵抗各类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首先,均衡营养是增强免疫力的基础。2024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特别强调了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D和锌等微量元素对免疫系统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维生素D水平偏低的人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37%。
其次,充足的睡眠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显示,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下降,使人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建议成年人每天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再次,适度的身体活动能够增强免疫力。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最后,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应激激素水平升高,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学会减压放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提高抵抗力大有裨益。
钟南山院士强调,虽然我们已经走出了最艰难的抗疫阶段,但病毒并没有消失,公共卫生安全依然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科学防疫、理性防疫、精准防疫将是2025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疾病防控的主旋律。
作为一名临床工作者,我呼吁每位公民都能认真学习新的防疫指南,既不恐慌,也不松懈,科学理性地应对各类传染病威胁。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让我们共同行动,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为公共卫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年第5期《后疫情时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研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版》;《中国抗生素使用现状与耐药性研究报告》2024年;《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25年1月。
来源:张医生健康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