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员的秘密武器!OH卡如何助力矛盾化解?望城这场培训告诉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18:12 2

摘要:OH卡,也被称为“OH Cards潜意识投射卡”或“潜意识直觉卡”,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心理学家莫里兹·艾格迈尔与墨西哥艺术家伊利·拉曼共同创作。它能通过随机组合的图像激发人们的直觉与共情,在心理疏导与团队协作等领域应用广泛。

5月22日

一场别开生面的“幸福号”特邀调解员培训

在高塘岭法庭举行

区妇联携手区婚调中心

精心组织了这场培训

旨在探索矛盾化解的新路径

提升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12名调解员齐聚一堂

借助心理学工具OH卡

沉浸式探寻纠纷调解的深层心理动因

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调解之旅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调解员们积极参与

借助 OH 卡这一神奇的工具

深入挖掘调解背后的深层次心理因素

OH卡,也被称为“OH Cards潜意识投射卡”或“潜意识直觉卡”,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心理学家莫里兹·艾格迈尔与墨西哥艺术家伊利·拉曼共同创作。它能通过随机组合的图像激发人们的直觉与共情,在心理疏导与团队协作等领域应用广泛。

活动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李玲以OH卡为桥梁,开启“心”的交流。在“心灵拼图”任务里,调解员分组设计调解策略,深入剖析OH卡背后的隐喻,如“火焰代表对抗情绪,冰山暗示未说出口的利益诉求,调解需先平复情绪,再挖掘深层需求” 。面对“迷宫与灯塔”OH卡,大家领悟到“法律是指引方向的灯塔,但情感支持才是引领当事人走出矛盾迷宫的地图”。李玲老师还结合实际案例,将卡牌解读转化为“情绪疏导—需求挖掘—方案共建”的实战方法。

“调解不是裁判对错,而是帮当事人找到自我疗愈的力量。”一位抽到“双手托举星光”OH卡的调解员感慨道。调解员张老师也分享:“OH卡让我意识到,过早用法律框架评判会压抑当事人的情感表达。”此次活动不仅引导调解员关注职业耗竭与自我关怀,还强化了“法理共情”的协作技巧。

“OH卡通过潜意识觉察,帮助调解员突破‘就案论案’局限。”未来,望城区将持续深耕“心理+调解”模式,定期开展类似培训,进一步优化调解流程和方法,不断提升调解员运用心理学工具的能力,以专业的素养和温暖的关怀,在法治与民意之间架起坚固而温暖的“连心桥”,让矛盾化解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