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平城桥下、毗邻国宾大酒店的明月轩传统老火锅已有23年的历史。明月轩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从不缺顾客,常常座无虚席,翻台、排队等位已成常态。当记者数次体验并深入探访才得知——真正的品质,从来不需要喧哗取宠,只需守住对美味的虔诚,让岁月诠释“大道至简”的美食真
一座城,一条小巷,一个餐馆,都有“味道”的故事。在烟火繁华的市井之中,那些各具特色的小酒馆的故事更耐人寻味。
小酒馆流淌在街巷之间,从不争先,却在温润的外表下,聚集着汹涌澎湃的能量——守护传播古都大同悠远的美食文化,为城市争光,为城市人争气。
《大同晚报·美食周刊》、大同日报新媒体推出“壶光小馆”美食栏目,展示大同小酒馆别样风情,传递小酒馆诗意温情。
壶光小馆,岁月共琼浆一色,笑语与故事齐飞!
位于平城桥下、毗邻国宾大酒店的明月轩传统老火锅已有23年的历史。明月轩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从不缺顾客,常常座无虚席,翻台、排队等位已成常态。当记者数次体验并深入探访才得知——真正的品质,从来不需要喧哗取宠,只需守住对美味的虔诚,让岁月诠释“大道至简”的美食真谛。
老大同传统铜锅涮肉是明月轩的招牌。“铜锅涮肉看似简单,实则并非如此。挑选羊肉、牛肉的学问大着呢,肋排肉纤维纹理呈柳叶状,后腿肉要逆着纹路切等等。”老板马先生说,他开店20多年了,从未停止过学习如何辨别肉品。“1斤相差五六块钱的两种羊肉,普通消费者根本吃不出来其中差别,开饭店做的是一份良心事业,马虎不得”,马先生由衷地说。
一锅清水验真章。明月轩的铜锅涮肉一直遵循着老大同传统,铜锅、清汤、麻酱是三大灵魂。
铜火锅是由“国家级非遗制作技艺”的天艺昌出品;铜锅在店外注入矿泉水,加上足量的木炭,锅开进店上桌,铜锅里只浮着姜片、葱、红枣等。
透过袅袅的白气,夹一片肥瘦相间的羊肉在清汤中三起三落,轻涮十几秒,蘸上店家现磨的麻酱和现炸的辣椒油,醇厚的肉香与调料的浓香在舌尖交融,让人备感满足。轻轻挑起一片上好的牛眼肉,竟比成年人手掌还大,放入铜火锅中,手持长筷轻拨肉片,肉片在清汤中翻卷出白色的涟漪,稍稍十数秒,捞起,裹一层麻酱送入口中,肉质嫩滑,鲜而有魂,美味至极。
作为老大同传统火锅店,明月轩的什锦火锅同样令人“惊艳”——三荤八素,滋味十足。三荤有红烧牛肉、牛肉丸子、牛肚条;八素有葫芦条、干豆角、炸豆腐、炸土豆、干黄花、香菇、白菜、贡菜。为了保证口感,什锦火锅里白菜是焯过水的;为了保证品质,豆腐选用的我市坊间有名的“24校豆腐”。
除此之外,这里的什锦火锅还给人一种很“扎实”的感觉。一个小份的什锦锅,红烧牛肉要加6两(熟肉分量),大个头的牛肉丸子有10多个,满满当当一大锅。老大同什锦火锅以色香味俱全而著称,明月轩的什锦火锅也不例外,各种食材不仅码放整齐,而且色彩搭配亮丽。热气腾腾的什锦火锅上了桌,香气浓郁,让人迫不及待尝一口,牛肉软烂,瘦而不柴;丸子松嫩,肚条弹牙,嚼劲十足;汤底浓而不酽,鲜咸适中……
来明月轩还有一道必须要吃的美食,那就是该店独有的红糖饼。红糖饼外表平平无奇,可味道令人叫绝。红糖饼看上去像一个普通的白皮饼,拿在手上轻飘飘的,原来空心是其美味的秘籍。掰开饼,红糖均匀地挂贴在饼壁上,咬一口,脆而清甜,十分可口。
铜锅煮沸古今事,一箸尝尽烟火情。明月轩烹制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温度。
记者:牛瑞芳
摄影:贺 英
视频:李小龙
责编:菅雨婷 校对:周建新
审核:邓 琳监制:杨 刚
来源:大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