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腾讯在公布一季度财报的同时,传出了对微信事业群(WXG)组织架构进行调整的消息,宣布正式成立电商产品部门。腾讯发布的全员信中,有几大重点内容。
近日,腾讯在公布一季度财报的同时,传出了对微信事业群(WXG)组织架构进行调整的消息,宣布正式成立电商产品部门。腾讯发布的全员信中,有几大重点内容。
其一,电商产品部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要搞电商闭环,让用户直接在微信平台内部完成电商交易。
其二,电商产品部门由原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曾鸣担任负责人,全面负责部门业务及团队管理工作,直接对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
其三,开放平台基础部更名为开放平台部,负责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产品的策划、研发和运营工作。
其四,开放平台部由杜嘉辉担任负责人,全面负责部门业务及团队管理工作,向曾鸣汇报。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人们纷纷猜测,在这个时间点突然成立正式的电商产品部,看来腾讯还是忘不了它那个电商梦,已经打定主意要大展拳脚了。
腾讯的电商路可以说顺利,也可以说不顺利。
说不顺利是因为其之前的自有电商商城业务——拍拍网、QQ商城等,没有做起来。
而说腾讯电商路还是顺利的,则是因为它也做出了一些电商交易场景。
比如,根据微信的“通讯流量”属性,微信开发探索出了一些基于“通讯流量”的交易场景。
微信做出了社群交易场景——由于人们依赖微信通讯,每天都要多次登录微信去接收通讯信息,进而养成了常态化浏览微信群的使用习惯,而基于微信群、社群来做交易的场景也适时地被开发出来了,后续就出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年千亿级交易规模的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模式,同时,现在线上线下各大消费品牌或者门店,基本都会运营几个到几十个微信交易群,它们每天会在群里面发商品交易链接,整体的交易量也很可观了。
基于“通讯流量”,微信还做出了社交交易,或营销场景——比如“砍一刀”等;做出了社区营销场景,比如朋友圈“推荐”等。
这些场景探索带来的微信生态内的交易体量与规模也很大了。
而由于做出了这些主要基于“通讯流量”的交易场景,微信的数字广告营销价值也做出来了,赚了不少高毛利的数字广告收入,像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其实都是微信流量变现的“分销商”。
那么,除了“通讯交易”场景外,微信还能不能再干点别的东西,开发出其他新的交易场景,继续扩大它的交易与营销生态。
重担可能就落在“微信小店”身上了。
微信小店未来可能是要做一个商城业务,直播商城,及非直播商城(货架商城)业务,这块相比微信的社群、社交、社区交易场景,要离微信基本盘——“通讯流量”远一点,所以,也会更考验微信的电商能力、生态能力与场景开发能力。
目前,从微信小店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来看,增速虽快,2024年GMV增长了1.92倍,但问题可能在于,微信小店的大部分流量集中在头部商家端,腰尾部商家的转化率并不高。
要做大平台,要做大生态,低门槛化准入,及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低门槛化所带来的多样性来做创新,来探索“场景”,否则,未来可能面临生态失衡,及活力不足问题。
比起靠着低价和补贴增多用户、商家的其他电商平台,微信电商的本质,其实是借助微信生态内的多个流量入口和组件,凭借社交信任与生态闭环吸引商家和消费者,打造出独属于腾讯的社交电商模式,将微信的社交流量进行变现,商家和商品信息可以通过朋友圈、社群、搜一搜等场景自由流转,构建其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网络。
腾讯依托于微信打造的社交电商模式,也已被数据证实了可行性。
2024年,微信小店GMV同比增192%,这在已经进入天花板的电商领域,堪称一个亮眼的数据。
开发朋友圈功能,将朋友圈和微信电商联系起来,让每个人的社交圈都成为流动的市集,也将推动微信小店进一步快速增长。
但增长同时,微信社交电商正在进入关系深耕的阶段,对商家而言,需要在红利期就快速适配新规则,也要平衡好内容与商业化,对微信而言,平衡商业化与用户体验,将决定其能否像抖音一样,打破电商“猫狗拼“三强的格局。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微信社交和电商的深度融合,微信电商必将成为电商领域的最大变量。
来源:小盒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