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实案例:从“小毛病”到生死一线去年夏天,35岁的外卖骑手王师傅在高温天连跑12小时,回家后狂喝冰水、猛吃西瓜,当晚就腹泻不止。他以为“拉完就好了”,自行吃了止泻药,结果第三天开始高烧、小便变红,到医院时已出现急性肾衰竭。医生指出:肠胃炎看似普通,但若出现以下
真实案例:从“小毛病”到生死一线
去年夏天,35岁的外卖骑手王师傅在高温天连跑12小时,回家后狂喝冰水、猛吃西瓜,当晚就腹泻不止。他以为“拉完就好了”,自行吃了止泻药,结果第三天开始高烧、小便变红,到医院时已出现急性肾衰竭。医生指出:肠胃炎看似普通,但若出现以下3种情况,必须立刻就医,否则可能引发致命并发症!
情况一:持续高烧+剧烈腹痛,警惕“细菌入血”
案例警示:小林最初只是低烧,但第三天体温飙升至39.5℃,腹痛从“隐隐作痛”变成“刀割般绞痛”。医生检查发现,他因延误治疗,导致肠道细菌进入血液,引发脓毒血症,多器官濒临衰竭。
为什么危险?
肠胃炎引发的感染若未及时控制,细菌会突破肠道屏障进入血液,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脓毒血症),死亡率高达30%-50%。
解决方法:
体温超过38.5℃且持续24小时不退,立即就医;
腹痛剧烈且伴随按压痛、反跳痛(手松开后疼痛加剧),可能是腹膜炎前兆,需紧急处理;
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等感染中毒症状,拨打120并说明情况。
情况二:呕吐腹泻到“脱水虚脱”,可能引发休克
案例警示:小林连续腹泻十几次后,出现口干舌燥、尿量骤减、眼窝凹陷,送医时已重度脱水,血容量不足导致休克。
为什么危险?
严重腹泻会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引发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肾前性肾衰竭,甚至休克死亡。
解决方法:
每小时排尿少于1次、口唇干裂、眼眶凹陷时,立即口服补液盐或就医;
呕吐剧烈无法进食时,静脉补液+禁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儿童、老人脱水风险更高,出现嗜睡、呼吸急促需立即送医。
情况三:便血+高烧,当心“肠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
案例警示:小林住院期间,同病房的张阿姨因急性肠胃炎并发肠穿孔,不得不手术切除部分肠道。医生解释:“持续腹泻导致肠壁变薄,若同时伴有高烧,细菌可能腐蚀肠壁,引发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死亡率极高!”
为什么危险?
肠道持续炎症会导致肠壁水肿、溃疡,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肠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引发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解决方法:
大便带血(鲜红色或暗红色)、腹痛呈“板状腹”(腹部硬如木板),需立即就医;
高烧不退+排便次数每日超10次且呈水样便,警惕中毒性巨结肠,需住院治疗;
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急促等脓毒血症表现,立即转ICU。
别让“忍一忍”害了你!情绪压力也会让肠胃“崩溃”
肠胃炎高发不仅与饮食不洁有关,长期焦虑、熬夜、情绪压抑也会削弱肠道免疫力。医生提醒:
心情不好时,别靠暴饮暴食发泄,可尝试运动、写日记或与朋友倾诉;
压力大时,每天深呼吸10分钟,降低皮质醇水平,减少肠道应激反应;
若出现持续腹胀、反酸,且伴随情绪低落,需警惕“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及时就医排查。
最后,愿你三餐规律、心情舒畅
肠胃是身体的“情绪晴雨表”,别让小病拖成大祸。记住:高烧不退、腹痛难忍、便血脱水时,别犹豫,立刻去医院! 平时也要少点外卖、少熬夜,多给肠胃“减负”。愿大家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遇到烦心事别憋着,找朋友唠唠,或者去医院找医生聊聊。毕竟,生命没有“重启键”,但有“急救键”——关键时刻,医院就是你的“安全网”!
来源:谭医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