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你会看见——讲台前,教师传道授业,将产业前沿融入职教课堂;实验室里,团队凝神攻关,以应用研究破解技术难题;企业一线,导师协同创新,推动产教双向赋能;乡村沃野,师生躬身实践,用技能浇灌振兴新苗。
在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你会看见——讲台前,教师传道授业,将产业前沿融入职教课堂;实验室里,团队凝神攻关,以应用研究破解技术难题;企业一线,导师协同创新,推动产教双向赋能;乡村沃野,师生躬身实践,用技能浇灌振兴新苗。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从培养制度的迭代升级到校企协同的深度互嵌,从技术攻关的靶向突破到社会服务的精准辐射……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表彰优秀教师代表。
5月22日下午,由重庆市委网信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指导,华龙网集团主办的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与重庆工贸职院教师面对面交流,感受他们的精神风貌。
制度保障
激活教师队伍建设
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如何优化教师评价体系?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构建了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形成了“引育留用”一体化的教师发展生态。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精准引才模式,人才队伍总体规模不断壮大,2024年新增硕博教师108人,其中4人入选“重庆英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56.38%。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动能在于激发内生动力。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推出“两进四入”机制,将教师科研成果、教学成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优嘉奖深度绑定,形成“目标引导—资源保障—考核激励”的闭环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干事创业热情。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教学团队与长安汽车技能大师开展深度合作交流。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参加专题培训。
师德是教育的第一生命线。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出台《师德师风考核管理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一票否决”指标。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生产技术教学团队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全员践行“三全育人”,近五年涌现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张先淑、“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李玲玲、王恩东等先进典型,团队获评“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为师德师能建设标杆。
表彰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表彰养老护理员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
校企协作
实践教学融合助力“双师”成长
“双师型”教师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三教”改革的关键,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
为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技术,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和人才优势,通过“引企入校”和“引师入企”等方式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市级职业教育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着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形成“校企双栖、研训一体”的教学团队培养机制。
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市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
以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为例。建站3年,进站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开发了“磁珠法提取鸡血基因组核酸及鉴定”生物技术赛项,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采纳;开发的《血液制品生产技术》课程,被编写成校本教材,配套建设课件、视频和动画教学资源,成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利用“一种从血浆中提取并分离IgM和IgG的方法”等发明专利,对血液制品生产线进行工艺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每年节省投资1200万元。
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合照。
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李玲玲老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团队建设,将其作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如学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成功申报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等项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双师团队,入选2025年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团队,在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中获二等奖等。
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国际化微课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成果丰硕
师资赋能实实在在搞好职业教育
制度引领+校企合作双轮驱动,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实现量与质的双重飞跃,同时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拥有高级职称教师146人、博士硕士教师24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建设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双师型”教师团队1个。自第一期“双高计划”建设以来,学校取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107项、省部级标志性成果607项。
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黎青老师开展科学研究。
在教育教学方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以“三教改革”为支点,撬动育人质量提升。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开发《微生物制药技术》等10门模块化课程,建成《血液制品生产技术》等特色教材及7个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其中“磁珠法提取鸡血基因组核酸”实践项目填补全国职业院校生物技术赛项空白。
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开展收砍青菜头助农活动。
在服务社会方面,教师团队依托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企业职工培训、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等,年培训超4800人次。同时,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创新“44521”志愿服务模式,年均志愿服务时长突破2万小时,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发展。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赴德研修学习。
在国际传播方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牵头制定坦桑尼亚《草药种植技术员职业标准》、冈比亚《食品检测技术员职业标准》等4项国家职业标准,其中2项已获认证。《中医药文化与传承》《榨菜生产技术》等2门课程通过巴基斯坦信德省职教局认证并在线开课。
一个个德技双馨的重工贸教师,一支支内核稳定的教师队伍,成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创新的中流砥柱,助力该校以奋进之姿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为培育大国工匠、服务地方经济贡献更强大的“重工贸力量”。(学校供图)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