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非专业岗员工,也能在技能竞赛中亲自上手过把瘾;硬件工程师参加AI创意竞赛所设计的使用场景,有望被公司日后正式采纳开发;不同技术板块的硬件工程师在活动中互通有无,以技术需求为导向,合作探讨解决方案。这是日前记者在视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硬件技术日系列活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思远
作为非专业岗员工,也能在技能竞赛中亲自上手过把瘾;硬件工程师参加AI创意竞赛所设计的使用场景,有望被公司日后正式采纳开发;不同技术板块的硬件工程师在活动中互通有无,以技术需求为导向,合作探讨解决方案。这是日前记者在视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硬件技术日系列活动中看到的场景。
本年度的视源硬件技术日系列活动,包含内外部技术分享、硬件技术产品展、硬件焊接技能竞赛、硬件趣味知识竞赛等板块,吸引了超过1800人次参与。
陈江武是视源最早一批硬件工程师,参与了首批三合一集成板卡的设计和制造。他告诉记者,硬件技术日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它已经成为员工进行产品展示、开展业务交流、拓宽行业视野、探索前沿技术的一个“集成”平台。
在硬件焊接技能竞赛专业组的比赛中,参赛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将电子元件焊接在小小的电路板上。选手们屏息凝神,力求作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质量和美观分。“眼要准,手要稳,比的是基本功。”限时45分钟的比赛,硬件技术支持工程师黄强仅用29分钟便第一个“交卷”,竞赛作品又好又快。
而在一旁的兴趣组比赛现场,选手则是由来自公司的非专业岗员工组成。刚刚来实习不到一周的魏勤体验了一把完整的电路板焊接过程。“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到硬件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对我们融入公司大家庭也有好处。”魏勤说。
“兴趣组比赛面向公司全员,创业之初无论什么岗位的新入职员工都实训焊接、点屏等,这个活动也是一种工匠精神传承,同时能帮助同事们加深对公司相关技术的了解,有利于工作协作,成绩优秀的还能参加更多企业内部知识讲座和培训。”公司工会主席陈晶晶说。
“微型风扇的使用场景有哪些?”“未来会有哪些新方法可以应用在公司产品的散热方案里?”在硬件技术产品展上,视源中央工程院研究员王征就散热技术和不同部门的硬件工程师展开了热烈讨论。在现场交流过程中,他与PCB部的同事决定在近期共同开展“毫米级热仿真”的技术攻关,以提升样品的一次通过率。
“随着电子产品的性能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我们对电路板的精准散热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王征告诉记者,自己所在部门主要致力于研发产品散热技术,对方在硬件技术产品展上找到他,希望他和团队能够提供更优的电路板精准散热解决方案。他还表示,硬件技术产品展让传统的部门与部门点对点沟通升级为全方位、多领域的技术沟通方式,硬件工程师们可以开展各种跨界连线,有助于提前预测公司潜在技术需求,使研发过程更高效。
据了解,硬件技术产品展共展示25个项目,涵盖硬件、电源、电子、结构、PCB等5个技术板块。与此同时,视源工会创新开设线上“云观展”直播间,为更多职工搭建起促进技术链接的桥梁。
除此之外,为了让AI技术更好赋能产品研发,使企业增加更多降本增效的应用场景,硬件技术日活动还专门设置了AI创意竞赛。竞赛分为开放题和进阶题,内容分别为“设计一个简单算法”和“用AI技术实现一个研发设计的场景”。
硬件技术日、软件技术日、供应链日、数字化日……据悉,2024年视源工会共开展覆盖13个方向的专业日及技能竞赛,吸引1.9万人次参与。开展专业日系列活动,是视源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职工服务拓渠道、为职工学技术创条件、为职工创新搭平台的一个生动缩影。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