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李刚进入职场几年,工作特别忙。每天加班到深夜已经成了常态,早上起晚了,就随便对付一顿早餐,午饭经常吃快餐或者外卖,晚上饿了就猛吃一顿。
小李刚进入职场几年,工作特别忙。每天加班到深夜已经成了常态,早上起晚了,就随便对付一顿早餐,午饭经常吃快餐或者外卖,晚上饿了就猛吃一顿。
最近这段时间,他开始经常感觉胃痛,有时候甚至隐隐作痛,胃胀得难受。他还以为是普通的消化不良,没太在意。
一天晚上,胃痛得厉害,忍不住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说:“你这胃伤得不轻,得好好调养了。”
小李很疑惑地问:“我平时也没吃什么奇怪的东西,怎么胃会坏成这样?”医生笑了笑:“胃可不是铁打的,它就像身体里的‘小工厂’,每天不停地工作,帮你消化食物。
这让小李开始好奇,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又是什么让它慢慢“变坏”的呢?
01胃的结构与正常功能
胃是我们消化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中转站”,它不仅储存和初步分解食物,还要处理各种刺激和“意外访问者”。胃看似普通,但它的结构和功能其实非常复杂。
1.胃的位置和形状
胃大致呈蚕豆形,位于上腹部,连接食管和小肠。上方是“贲门”,连接食管;下方是“幽门”,通向十二指肠,所有吃进去的东西都要从这里“进出”。
2.胃液和消化功能
胃内的“工作液”——胃液,包含盐酸、胃蛋白酶原和粘液。盐酸能杀菌、帮助食物分解;胃蛋白酶原则负责分解蛋白质。每天分泌的胃液可达1.5~2.5升,相当于三瓶矿泉水!
3.胃的搅拌功能
胃壁上的肌肉会有节律地蠕动,把食物和胃液充分搅拌,最终把原本块状的食物“加工”成稀稠状的食糜,方便送入肠道进一步吸收。
4.胃的保护机制
虽然胃液中有强酸,但胃自身不会被“溶化”,原因在于它有一道“保护膜”——胃黏膜。它分泌碱性黏液,中和胃酸,形成防护屏障,还含有免疫物质,帮助抵抗外来微生物。
02伤害胃的常见不良习惯
胃到底有多脆弱?你的一点“小任性”,它可能要“加班修复”好几天。
生活中很多你以为“无伤大雅”的习惯,其实都在悄悄毁胃。
1.暴饮暴食
一次性吃太多食物会让胃“超负荷运转”,胃壁扩张严重、胃酸猛增,黏膜受损,轻则胃胀、打嗝,重则诱发胃出血或胃炎。
2.饮食不规律
不吃早餐、晚饭太晚、三餐时间不固定,会让胃酸“空打”,消化液长期刺激胃壁,容易造成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
3.爱吃辛辣、油炸、冷饮
这些食物会直接刺激胃黏膜,让它反复受伤、发炎。长期如此,胃的屏障功能减弱,越来越容易“出故障”。
4.频繁吃外卖或速食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外卖食品含有高盐高油成分,容易增加胃的负担,导致胃酸分泌紊乱,引起胃部不适甚至功能紊乱。
✅ 实用建议:
每天定时吃三餐,尤其不要跳过早餐。
饭量七分饱为宜,少吃高油高盐辛辣食物。
睡前两小时避免进食。
保持心情愉快、适度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
03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你听过“胃癌的幕后推手”吗?它其实藏在我们很多人的胃里。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它是一种“耐酸”的细菌,能在胃里存活并附着在胃黏膜上。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50%以上。
2.它是怎么让胃“慢慢坏掉”的?
幽门螺杆菌能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引发慢性炎症。长期感染会导致胃黏膜萎缩、胃溃疡,甚至诱发胃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I类致癌因子。
3.它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主要通过“口口相传”和“共餐”,比如筷子夹菜、共用餐具。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其他成员也容易被传染。
4.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
检测方法包括“13C/14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胃镜活检”等,非侵入性检测最常见的是呼气试验,方便快捷。
5.感染后如何处理?
医生通常会采用四联疗法(两种抗生素+一种抑酸药+一种保护胃黏膜的药)进行治疗。治疗后还需复查确认是否清除成功。
✅ 实用建议:
家中有感染者,尽量使用公筷公勺,不共用牙刷、杯子。
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口腔卫生。
出现反复胃痛、胃胀、反酸,应及时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你每天怎么对待你的胃,它就怎么回报你。胃不是一天变坏的,但好胃也不是天生的。用科学的方法、规律的生活习惯,才是真正的“养胃之道”。
来源:锐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