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的秘密 藏在“有无”之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3 13:15 2

摘要:在日前举行的2025国轩高科全球科技大会上,国轩高科的研发天团齐齐亮相,带来了从动力电池到储能,从商业应用到智能制造的六大科技成果,让人们看到了国轩高科在前沿技术、场景化应用乃至跨学科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越是低调的企业,越能给人带来惊喜。

在日前举行的2025国轩高科全球科技大会上,国轩高科的研发天团齐齐亮相,带来了从动力电池到储能,从商业应用到智能制造的六大科技成果,让人们看到了国轩高科在前沿技术、场景化应用乃至跨学科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平日里并不高调的国轩高科,何以一举拿出如此丰盛的创新大餐?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能从国轩高科总部那面巨大影壁墙上的《道德经》中找到线索。

壹·不争 而有成

“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在动力电池领域,虽然并不像一些品牌那样有着鲜明的标签,但国轩高科其实是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存在。据韩国产业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国轩高科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达到7.7GWh,稳居国内行业前五,同比增速更高达86.6%,位居五强之首。

更重要的是,国轩高科在行业尖端领域做到了“出手即王炸”。

科技大会现场,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研发负责人潘瑞军宣布,公司全固态电池研发实现了质的飞跃,已建成首条全固态实验线,设计产能达到0.2GWh,全固态电池产品已经开始装车路测。

这是继奔驰在年初宣布开启全固态电池路测以来,第二款官宣路测的全固态电池产品。

潘瑞军介绍说,实验线实现了100%线体自主开发,历经365天极限验证,金石电池单体容量提升150%,预紧力下降90%,无惧针刺、热箱、外短、过充、挤压等严苛考验,安全性能全方位提升。

“日拱一卒”,国轩高科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节奏上显得十分稳健。2024年首次发布了“金石”全固态电池之后,潘瑞军和他的团队并不急于发布更多的技术进展,而是埋头深挖技术创新,突破技术难关。据介绍,过去一年间,国轩高科将硫化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升60%,空气稳定性显著提高,正负极材料的克容量也实现较大突破,在材料科学方面为全固态电池的发展筑牢了根基。

更重要的是,借助高精密涂布等关键技术,实验线已经达到高达90%的良品率。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潘瑞军透露,这一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国轩高科计划将其产能放大,正在同步开发2GWh量产线,计划明年可以落地。

“人类对(全固态)这块终极电池的想象终于触手可及。”潘瑞军说。

上善若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无论如何,全固态电池还处在技术攻关、科学创新的阶段,“2030年量产”已经是业内比较乐观的估计。

而在此之前,国轩高科在更具应用条件的半固态电池领域持续发力,并积极引入固态电池领域的前沿技术,推出了“G垣”准固态电池。“G垣”准固态电池是国轩高科运用固态电池技术提升电池安全性的新成果。G垣准固态电池采用闭孔固态电解质、自适应固固界面、高安全御盾技术、全域离子导网络、硅基限域自修复和AI赋能梯度势垒六大关键技术创新。

基于上述技术,G垣准固态电池包支持1000公里以上CLTC工况续航、支持1000V高压补能,系统能量密度235瓦时/公斤以上,较同体积液态电池系统能量提升36%以上。

国轩高科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透露,G垣准固态电池已经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目前已经向五家以上的客户提供电芯送样测试、在四家以上客户实现上车测试,其001号测试车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

在更主流的液态电池领域,国轩高科的“启晨”磷酸锰铁锂电池兼具三元锂的性能和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在技术流派上俨然成与前两者分庭抗礼之势。

本次科技大会上,国轩高科发布了“启晨”的二代产品。国轩高科高级副总裁、亚太业务总裁程骞在发布会上介绍说,通过“LatticeFuse超溶体”、“高熵掺杂技术”及“沙丘自组网电极设计”三大创新,国轩高科已经攻克了锰铁锂材料导电性、压实密度与循环寿命等核心难题,推动启晨二代电池实现全面升级。

程骞介绍说,第二代“启晨”电池支持10分钟快充补能、能量密度跃升至240Wh/kg,-20℃容量保持率高达93%,通过PACK层级严苛热失控测试,实现“零热蔓延”,可满足纯电车型850公里、混动车型1500以上公里续航需求,有效缓解用户里程焦虑。

水无常形,技术创新也是如此。从液态电池领域的另辟蹊径、到半固态电池的“越级”创新,再到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稳扎稳打,国轩高科以灵活柔性的技术路线,在动力电池的各种解决方案上都有扎实的布局,应时而动,因势利导,始终掌握着技术上的主动权。而随着更多技术路线上的创新成果陆续落地,国轩高科的增长前景也将更为广阔。

脚踏实地

“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讲台上下清一色的高技术人才让国轩高科颇有些“技术宅”的形象,但实际上,国轩高科并不自限于技术的象牙塔中,而是对市场的各个热点都有深刻的洞察,并以极为务实的态度,积极布局动力电池之外的各类增长点。

储能是目前行业头部企业都认真布局的领域,国轩高科也不例外。在本次科技大会上,国轩高科储能研究院院长张东升发布了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该系统具有全球领先的容量水平,采用风液一体节能技术、AI赋能运维,设计寿命长达25年,实现“光储同寿”,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据透露,目前该产品已获得超过6GWh的在建及意向项目订单,市场反响热烈。更为重要的是,国轩高科决定将该系统所有集成专利向全社会公开,旨在以国轩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重卡电动化也是国轩高科迅速拓展的新市场。本次国轩高科发布了全球首款单包116kWh “G行”电池,不但提供高达175Wh/kg的能量密度,更针对重卡用户对广温域、长寿命、高效补能等方面的要求予以专门强化。“G行”电池采用四枪并充技术与 1000V 高压平台,充电效率提升30%且在-30℃环境仍能高效充电;电池具备12年10000次循环的超长寿命,且前 3000 次循环容量零衰减,120万行驶里程电池供能零损耗。国轩高科中国业务副总裁许邦南在发布会现场承诺,G行重卡标准箱发布即量产,量产即应用,目前已为多款车型提供全场景动力支持。

量产永远都是技术创新的关键节点。面对新能源制造中的“不可能三角”,国轩高科选择以数智化解决方案来破局。本次科技大会上发布的Axtrem工业AI智能体,是一套能够自主学习、迭代和成长的锂电数智化解决方案,成功攻克了产品良率、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平衡与优化。虽然这一技术并不直接与电池挂钩,却能够有效地提升国轩高科各条电池生产线的良品率,对正在努力攻关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而言,尤为有利。

写在最后

与同行相比,国轩高科无疑是低调的。这种“不争”的态度放在竞争激烈的能源科技市场中并不多见。但不争不代表无为。正如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所说,过去的国轩高科,努力融入全球产业链;如今的国轩高科,正在以智慧参与制定新规则。

“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来源:青车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