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来袭 共克时艰—四川省苍溪县抗旱救灾工作侧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3 12:55 2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今年以来,降水减少、持续干旱、溪沟断流、田地龟裂,部分高山旱塝出现水源紧张,生产生活用水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全县各部门、乡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都投入到抗旱救灾行动中,吹响“集结号”、打响“攻坚战”。

水是生命之源。今年以来,降水减少、持续干旱、溪沟断流、田地龟裂,部分高山旱塝出现水源紧张,生产生活用水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全县各部门、乡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都投入到抗旱救灾行动中,吹响“集结号”、打响“攻坚战”。

措施到位,精准给力

“截至5月22日16时,苍溪国家站累计降水量89.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近57%……”“全县水利工程总库容21577万方,有效库容16980万方,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三成,较常年同期相比下降约四成”“我们这里缺水,能不能送点水……”,自进入5月以来,一条条气象干旱信息、一次次缺水旱情报告,每天从各乡镇反馈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旱情就是命令!县委、县政府紧急召开专题会,组建工作专班,统一调度指导协调全县抗旱工作。明确“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吃水,绝不能出现一户一人吃不上水情况”“管好用好现有蓄水,保障经济作物灌溉和大春粮食作物栽播”的指导思想,汇总各方信息,研究决策,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决策、部署、指令及时下到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按照“领导包片,下沉督导”的安排,会议结束,县领导又纷纷奔赴到抗旱一线,与乡镇干部、人民群众一起研究部署抗旱工作。为确保抗旱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县财政及时调拨抗旱救灾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保障乡镇应急送水补助、50万元用于保障应急送水设备租赁和购置及维修养护、50万元用于及时调拨水稻改种专项资金,为抗旱工作注入“强心剂”。县委组织部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旱工作的倡议书,号召投身抗旱救灾的行动中。

科学调度,众志成城

“从我懂事起,我们这个青石沟的水就没有干过,今年这个旱情严重,这沟里的水明显减少,都快断流了!”白驿镇白驿社区68岁的村民鲜明贵感慨道。

图为5月20日白驿水厂在青石沟取水点围堰堵坝增强蓄(李欣泉摄)

白驿水厂的水源地在约1公里的青石沟取水,主要解决场镇居民及11个村(社区)1.2万群众的生活用水。今年以来,白驿水厂已三次在取水泵站下游20米处截流堵坝,用沙袋500余个修筑临时蓄水设施,提升水资源储备能力。紧急购置4千瓦、7.5千瓦水泵各一台,铺设水带400米、PE110水管100米、电缆线500米,通过“多级提水”保障水源。

图为 歧坪镇四蛮寨村另辟水源从祝家角山湾塘取水保供(刘阳摄)

受时空和地势环境的影响,部分高山旱塝,个别偏、远、吊脚户饮水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自5月以来,相关部门购买应急送水设备、维修养护已有设备,部门乡镇统筹调度全县消防、环卫、驻苍企业(油气田)、河鲜物流车辆统一拉水送水,重点对老、弱、病、残、幼等群众生活饮用水进行保障,确保全县人饮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旱情发生后,从县领导、部门、乡镇积极组织抗旱救灾,群众也主动参与其中,形成一股合力。

截止发稿,悬挂“党和群众心连心,抗旱送水保民生”“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等标语送水车驶进千家万户,全县已累计送水1816次,4858余吨,解决了28个乡镇165个村社区8719户24790人饮水受到影响的问题。县水利安排全县中小(1)型水库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放水保灌,闫家沟、文家角、三岔沟水库等中小(1)型水库已灌溉放水130多万立方,确保群众及园区农作用水灌溉。

图为东溪镇组织向双田社区送水(罗国建摄)

紧弦满弓,枕戈待旦

“旱情再持续,我们的思想不能松弦,行动不能减劲,要密切关注旱情动态,科学开展抗旱救灾,努力把旱情减小到最低程度”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同志在调度会上说。

根据旱情发展趋势,苍溪县将根据旱情科学制订方案、优化措施、完善机制,水利局加强对辖区内水库、河道等水源的实时监测,依据旱情发展和用水需求,动态优化水资源调配方案。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分配农业灌溉用水,抗旱工作实行“一县一策”“一乡(镇)一策”“一库一策”“一渠一策”,通过开源节流、错峰放水、轮灌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精准施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紧急检修、维护泵站、机井等设施设备,确保灌溉设备正常运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使用灌溉设备,提升灌溉效果。

图为 5月21日陵江镇组织送水到红旗桥七组村家中(何云霞摄)

采取通过广播、微信公众号、入户宣传等形式,广泛普及节水和抗旱知识,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引导群众树立节水意识,形成全民抗旱的良好氛围;水利局加强与应急、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及时发布旱情预警信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及时收集、上报旱情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确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县领导持续联系包片,深入一线,深度开展抗旱救灾的组织领导,督导指导,县水利局、乡镇、供水单位等成立31个抗旱救灾应急抢险队伍,进一步强化旱区雨情、水情、墒情监测预报和作物生育期用水需求分析,针对性抓实抓细各项抗旱措施,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开展抗旱技术指导,服务保障,相关部门的专家+农村“土专家”全力会诊,指导群众科学抗旱、自救减灾,采取打新井、挖深井,开辟新水源,建生产生活用水台账,做到精准用水、计划用水,确保有限的水源发挥最大效益,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来源:四川行业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