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大道认知实践自然万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11:49 2

摘要:道就是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就是阴阳二气作为源头,有了阴阳二气作为源头之后就可以生出五行金木水水火土,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先天和后天两种形态,先天五行创造万物的过程就是五行相生,后天五行杀万物的过程就是五行相克,五行相生有五运,五运运行则成六气,故以五运六气而运则

道就是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就是阴阳二气作为源头,有了阴阳二气作为源头之后就可以生出五行金木水水火土,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先天和后天两种形态,先天五行创造万物的过程就是五行相生,后天五行杀万物的过程就是五行相克,五行相生有五运,五运运行则成六气,故以五运六气而运则,宇宙自然天地万物能生,能成,如此,道家五术可立之,再以道来驾驭术就如鱼得水,为何如此,因为道为树干,术为分支,如果本末倒置,则求术难如登天。即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则止于术,唯有以道制术方才能够通于自然万事万物之变。

有一乾造:辛酉、辛卯、丁亥、壬寅,经过格物后为偏弱格,即属于阴人,五行用神为土金水,忌神为木火,属于食伤生财生官格,虽然命主身弱,但是年干、月干都有偏财透出,地支又有根,财官贴身为用神,由此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大富大贵的命,其人有自己的事业、而且做的很大,但是可以发现很多喜隐患,比如婚姻不幸,一生当中女人众多,但是都不是缘,会经历至少两次婚姻,因为日元为忌神刑克妻财、另外五行去缺土,土为食伤,天干没有透出,地支藏干中也没有透出,只有逢大运流年土运气时方能有后,身体健康方面肝胆受损严重、心脏受损严重,另外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出生的这一天极为特殊,丁亥日柱,丁火为鬼火,亥坐在下,必然结胎,具体是壬水之气为甲木夺取一次、又为丁火害一次,所以这个壬水必然要以旧来换新,壬为肾器官,所以此人一生必然会经历肾移植手术,所以,虽然命主富贵多金且贵,但是由于身弱漏财严重,具体就是深受病痛的折磨,另外还刑克六亲,婚姻不好,而现在是木火流年一到就恐怕有生命之危,所以应该尽快看医生治疗、另外还需要尽头做道法,不然十有八九会危及生命。

有一病人反映,脚上大量皲裂、脱皮、脚丫子中间疼,脚不出汗,疼痛难忍,其实这是人体中肝胆之气不足的问题,而肝胆之气之根又在肾精,也就是说是先天之本肾精不足的问题,肾精为本,肝胆为辅,即是肾器运行至肝胆时气衰导致的问题,即肝胆之气一部分化为阳火之气,一部分用来克脾胃之气,虽然肾器官在提供水气给肝胆,但是气运流通已经是衰的,再有阳火夺气、脾胃夺气,这样就会导致病人肝胆受损严重、心火之气猛烈、脾胃之气不通,本来心肾相交才能保持相济,现在肾气衰而心火旺,所以人就会被阳火烧的皮肤干燥、头发干燥、嘴巴干燥,手脚干涩、脚趾干涩,气血不通,心烦意乱,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其实这种情况是属于肾器官六虚之一的情况,也就是肾器官六阳虚之一,所以这种情况只需要补肾精之气就可以调理,因为肾气一补,肝胆之气就大,心火就可以相融相济,脾胃自然也就正常了,这就是利用道来直接看病诊断的方法,也就是道医诊断法,当不确定的时候还可以直接根据病人的生辰来格物,也可以直接判断出来,二者的结果必然一致。

2020年庚子年,瘟疫全面爆发,庚金在子时死亡,金水全部化为水蔓延四海九州,子中藏干为癸水,癸通鬼,子运的星宿为女虚危,故为金化女鬼之象,即女瘟君传播瘟疫于天下,金会中子时开元,丑时辟地,寅时大定,卯时休藏,所以瘟疫其实真正是在癸卯年才消失,甲辰年惊醒,但是无金运气,所以去年瘟疫没有出现,乙巳年庚金害木,瘟疫又有抬头之象,时下专家教授们已经发出预警,我们应该多注意才是。

历史上西晋建立于丙午,在子时结胎、戌时入墓,故其运刚好为50年,50年后又经开元,辟地之水火运气结束,金木来运,故金木运气一来,金刀伏兔,东晋灭亡,其数定在103年,而后为刘宋又得天下,其运至金木再终,故其运必为60年,刘宋后金木之气未绝,至水马运气而定,后又至金火运气而尽,故南北朝运气为109年而终,而后水龙年杨花兴来杨坚出,隋文帝一统天下。

阴阳之道是运气的学问,也就是对五运六气的研究和应用。天道通过五运六气来演绎自然的变化,中医则通过五脏六腑的运气规律来调和人体的健康。命理学也借助五运六气来分析万物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属性,从而为人们提供指导。风水学则通过五运六气来选择最佳的方位和布局,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字的创造也与五运六气有关,通过这种规律来造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音律学通过五音六律来发声定音,也是基于阴阳五行的原理。生肖学的制定同样依据五运六气,用来预测和解释人的命运。药材学则通过五精六气来区分药性,为中医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预言学更是通过五运六气来推算天下大事,预测未来的趋势。这些学问无一例外,都是建立在阴阳大道的基础之上,离开了阴阳五运六气,它们都将失去根基。

因此,道是根本,术不过是枝蔓。如果以道来驾驭术,那么就能一通百通,万事皆能融会贯通;而如果舍弃道,仅仅去追求术,那么只能停留在数术的层面,无法触及更深层次的智慧。《老子·道德经》的八十一章,无一不在阐述大道的深邃与玄妙;《黄帝内经》通篇都在探讨五运六气的奥秘;《阴符经》虽仅有三百余字,却字字珠玑,都在论述大道自然的伟力;而《中庸》则尽在阐述中道的根本。没有这些经典作为根基,就不会有《推背图》《乾坤万年歌》这样的预言奇书,也不会有《三命通会》《遁甲演义》《伤寒杂病论》等术数经典流传于后世。因此,求学之人必须先入道为本,而不是跳过道,直接去追求术。因为术永远无法驾驭道,道才是术的源头和根本。如果连老祖宗都不要了,而去追求术,看似聪明,实则大大的糊涂。

来源:雍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