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得今年春晚舞台上的“显眼包”机器人吗?在2025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的舞台上,也闯入了这样一位不速之客——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纺织服装分校的展演现场,机械犬驮着光影织物昂首穿行T台,液压关节踏着电子鼓点与模特步伐共振,将工业美学符号植入时装基因。这场人机共
还记得今年春晚舞台上的“显眼包”机器人吗?在2025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的舞台上,也闯入了这样一位不速之客——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纺织服装分校的展演现场,机械犬驮着光影织物昂首穿行T台,液压关节踏着电子鼓点与模特步伐共振,将工业美学符号植入时装基因。这场人机共舞不仅让柔软织物与赛博脉冲同台亮相,更昭示着机器人产业浪潮与先锋时尚的深度碰撞:从智能仿生面料到AI辅助设计系统,科技正以代码为针线,编织着时尚产业的全新经纬。
私立华联学院
私立华联学院毕业大秀以“织造无界,多元共生”为题,集中展示了21位新锐设计师的24个系列原创作品,呈现了一场传统与未来交织的设计盛宴。作品紧扣可持续设计理念与数字技术融合,如《逢春翎》以仿生工艺赋予环保面料灵动生命力,《尘焰麟舞》借模块化设计重构岭南非遗,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平衡。毕业生们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将产教融合理念转化为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潜力的创意实践,彰显了Z世代设计师对生态伦理与人文传承的深刻洞察。
广东省轻工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轻工业技术学院毕业大秀以十年积淀之力,携十八组匠心之作强势登场,呈现了一场传统精魂与未来想象交织的视觉盛宴。从《苗韵蓝裳》的苗族纹样重构,到《敦煌飞天》的壁画神韵活化,再到《云藏央金》对藏服的摩登解构,设计师以针线为笔触,将非遗元素融入当代剪裁,让文化基因在时装中焕发新生。科技与人文的碰撞同样惊艳:《极城流辉》用电路纹样与硬挺面料演绎文明与科技的共生;《余烬》将火把灼痕化为褶皱肌理,诉说消逝与重生的哲学;《海之垢》《凝·汐》则以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为命题,通过面料再造与生物元素对话自然……这场秀不仅是年轻设计师对东方美学的深情解码,更以多元视角诠释了时尚作为文化载体、生态宣言与未来叙事的无限可能。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纺织服装分校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服装分校学子以“华纹载道·匠心流芳”为主题,借广绣、压褶、手绘等非遗技法激活千年文化基因,打造“新中式”美学浪潮。同时,展演创新性地打破虚实边界,线下动态秀场与3D虚拟空间双轨并行,观众可通过数字发布专区多角度观赏作品细节。这场秀不仅是纹样美学的解构与重生,更以“科技为骨、匠心为魂”的创作逻辑,重构了传统工艺的当代叙事。
来源:CFW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