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的阳光洒满热闹的集市,吆喝声、谈笑声此起彼伏。集市上,一抹亮眼的“法治蓝”格外引人注目,为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真正成为农牧民群众身边的“法律宝典”,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司法局布尔陶亥司法所与社工站联合开展的“民法典进万家”宣传活动正火热进行!工作人员用
夏日的阳光洒满热闹的集市,吆喝声、谈笑声此起彼伏。集市上,一抹亮眼的“法治蓝”格外引人注目,为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真正成为农牧民群众身边的“法律宝典”,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司法局布尔陶亥司法所与社工站联合开展的“民法典进万家”宣传活动正火热进行!工作人员用接地气的方式,将法律知识化作一缕清风、一串故事,吹进了村民和孩子们的心田。
司法所和社工站的工作人员早早地布置好摊位,鲜艳醒目的横幅、整齐摆放的宣传手册和精美的小扇子,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大姐,这本手册里写的是咱老百姓最关心的法律问题,带回家慢慢看!”“大爷,这把扇子印了民法典小知识,天热了扇风还能学法律!”活动现场,司法所工作人员和社工们化身“法治宣传员”,一边发放图文并茂的《民法典进农村》手册,一边递上精心设计的普法小扇子。
活动最热闹的角落,莫过于孩子们围坐的“法治故事角”。“小朋友们,羊倌叔叔的小羊被偷偷牵走了,民法典会怎么帮忙找回呢?”在集市的树荫下,社工们用生动的草原故事,为围坐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法典之旅”。孩子们瞪大眼睛,举手提问:“要是捡到小羊,是不是必须还给主人呀?”“对啦!这就是民法典里说的‘拾金不昧’义务!”工作人员的回答引来阵阵欢笑。孩子们听得入神,踊跃举手提问:“老师,我们小学生也有权利吗?”“当然!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故事结束后,孩子们还收到了小礼物,稚嫩的脸上写满自豪:“我回家要告诉爸爸妈妈,民法典好厉害呀!”
“人老了就怕被骗,给家里人添烦恼,多给我们讲讲我们也能躲开骗子!”一位村民翻着手册感慨道。司法所负责人表示:“通过集市‘摆摊’、送法入户,我们希望能打破法律知识的距离感,让村民看得懂、用得上。”社工站负责人补充:“从孩子抓起,培养法治意识,是为乡村法治建设埋下长远发展的种子。”
此次司法所与社工站联合开展的民法典宣传活动,不仅让民法典知识在集市上“活”了起来,更让法治观念在村民和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和趣味故事等多种形式,让民法典从书本走进了生活,从抽象的条文变成了村民们身边的“法律卫士”。一场集市普法,不仅送出了手册与清凉,更传递了法治的温度与力量。未来,布尔陶亥司法所与社工站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让民法典精神扎根乡土,让法治之风吹遍田间地头。 (辛媛)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