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多次慷慨送来军饷支援该部抗日,最终恼羞成怒越境三次暗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3 03:16 1

摘要:1905年10月沈阳创办奉天陆军小学,年方14岁的苏炳文不顾家庭之阻挠,毅然弃家步行四日到达沈阳,经过三次考试,获得录取。1910年1月前往北京清河镇陆军第一中学,经过甄别升学考试合格入校。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苏炳文,字翰章,早期东北军将领,东北抗日救国军将领,国民革命军中将。

1892年9月2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大民屯中古城子乡村,他于1899年1月进入家乡私塾就学。

投身军旅

1905年10月沈阳创办奉天陆军小学,年方14岁的苏炳文不顾家庭之阻挠,毅然弃家步行四日到达沈阳,经过三次考试,获得录取。1910年1月前往北京清河镇陆军第一中学,经过甄别升学考试合格入校。

1912年9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苏炳文升入该校第一期步兵科,学习较高深的军事知识和战略战术,与傅作义为同学。1914年10月毕业后分发部队为见习军官。

袁世凯

当时袁世凯在北京成立“模范团”,选择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生三百余人参加训练。苏炳文应选学习一年由上等兵升为班长。

1916年1月升为该团第二期第一营一连中尉排长,一年后升任连长。由于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反对,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总统。府院之争,又发生张勋复辟之役。苏炳文在北京城内讨伐张勋复辟战斗中颇著战绩。该团扩充为第五混成旅,1918年1月苏炳文调升该旅一团二营上尉营副。同年7月,升任北京陆军第九师三十三团中校团副,不久调任第三十三团二营营长。

黎元洪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后,中国参加协约国共同出兵远东为参战军。中国派驻北京南苑的陆军第九师组成驻崴(海参崴)支队,以该师第三十三团团长宋焕章为支队长,率领该团第一营营长刘春台、第二营营长苏炳文两个营的官兵附以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机关枪兵各一连,为混成支队。1918年初驻崴支队自北京出发经过天津、山海关、沈阳、长春、哈尔滨到达绥芬河站进入俄境。支队司令部驻双城子,步兵第一营担任双城子至意满站沿线护路任务,步兵第二营担任绥芬河以东至海参崴的护路任务。营部和炮、工、辎、机关枪连均驻双城子,骑兵连驻伯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崴支队撤回牡丹江、一面坡等处,后回北京归还第九师原建制。苏炳文编充该师第三十六团第一营少校营长。

军阀混战

张作霖

1920年7月4日,总统徐世昌被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逼迫,下令免去徐树铮西北筹边使等职务。段祺瑞立即组成“定国军”,派徐树铮为总参谋长,指挥皖西边防军准备向直系迎战。直皖战争爆发。

曹锟、吴佩孚指挥部队逼近北京,并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大战皖系军队于河北涿县杨村一带。7月18日,皖军一败涂地,19日,段祺瑞通电辞职,徐树铮避匿日本使馆,从此北京政府落入奉系、直系军阀手中。8月,苏炳文为京畿卫戍司令王怀庆收编,改称为京畿卫戍司令部卫队团第一营少校营长。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败退关外。苏炳文虽非奉系,然而是东北籍人,王怀庆因此被免职,7月,苏炳文调任北京热绥巡阅使署中校参谋。苏炳文坚决辞职,南游长江流域,采风问俗以广见闻,然后乘轮赴闽,于福州晤旧友第三旅旅长刘春台。刘春台原系“模范团”的连长,亦是驻崴支队的营长,旧友相逢至为欢洽。1923年9月,苏炳文留闽任陆军第三旅上校参谋长,半年后调任第一团团长。1924年春,孙传芳与王永泉发生内战。苏炳文辞职北归。第二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苏炳文因反对内战隐居不仕。

加入奉系集团

郭松龄

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苏炳文应奉军郭松龄军长之邀,回东北故乡服务,于秦皇岛任东北镇威军十二旅上校参谋长。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反奉,回师沈阳,苏炳文升任东北国民军第一军少将参谋长,奉郭松龄之命,去营口准备渡辽河迂回沈阳,至营口时郭松龄已于新民白旗堡兵败身亡,任苏炳文在第六旅上校参谋长。1926年春,奉军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入关西进,攻至滦河历久不能通过。张学良特,派第六旅由迁安方面偷渡滦河,挺进龙山,威胁冯玉祥之侧背,大奏奇功,遂冯军败退,因此得张学良的赏识,同年5月调任该旅第八十五团上校团长。

张学良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举行北伐。苏炳文以战绩升为第六旅旅长。1928年1月改编,任第十七师师长。适奉晋战争爆发,傅作义任晋军阎锡山部师长,奉阎锡山命令由山西出兵占据涿州。苏炳文师驻山东馆陶县,奉调围困涿州,达三月之久。傅作义孤军无援,困守在涿洲城内。苏炳文与傅作义系保定军校同学,苏炳文前往劝说。

1928年春,苏炳文奉命由石家庄向西进攻平定,苏炳文以黑龙江军务督办公署中将参谋长兼国防筹备处处长和黑龙江省政府委员,驻防齐齐哈尔。同年12月29日国民政府任命苏炳文为东北边防军驻黑龙江副司令公署参谋长和省政府委员。

1929年中东路事件发生,当时苏联军队突然袭击,驻满洲里的东北军十五旅旅长梁忠甲被俘,副旅长魏长林阵亡,驻守扎赉诺尔的东北军第十七旅旅长韩光第和张季霎、林选青两位团长阵亡。大兴安岭以西之地,全部苏联军队占领。苏炳文多次奔走,出谋献策,斡旋和平,运筹解决方略。后经蔡运升两次赴伯力与苏联代表谈判,双方达成停战和平协定(即伯力条约),苏军退走,东北失地得以恢复。

1930年3月苏炳文继任十五旅旅长,黑龙江省防军第二旅归苏炳文指挥,仍担任哈满护路司令,积极训练,巩固边防。

抗击日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并没有急于对海满地区动兵,主要原因时:一方面日方认为苏炳文受过正规军事教育,意图拉拢;另一方面因海满地区与苏联接壤,日本政府要求关东军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动兵。

马占山

当时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苏炳文支援马占山将军抗日。当时将其满洲里的步兵团调到嫩江桥,协助马占山作战,抗击日军。苏炳文部在海、满一带积极进行抗日活动,首先成立学兵连,收容有志青年学生百余人施行军事训练;继而成立步兵第九团,扩充抗日队伍;还以留德学兵工的刘绍复为领导,将沈阳兵工厂流亡的技工和青年百余人,成立制造手榴弹、地雷等的兵工厂。凡由沦陷区逃来的爱国志士,均欢迎接待,安置在救国后援会工作,颇得人心,但深为日伪仇视。

11月19日,日军攻陷当时的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设置伪满龙江省。次年3月,日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邀请苏炳文到齐齐哈尔会晤,被苏炳文拒绝。后6月,日伪在长春举行伪满洲国建国仪式。

1932年3月31日,苏炳文在海拉尔通电就任黑龙江自卫军总司令,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渝的信念,就是军人的天职就是守土卫国。国难当头,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如不战死沙场,定当建功立业。

“海满抗战”打响

1932年9月23日,苏炳文在海拉尔召开军事会议,会上传达了张学良下达的部署:将原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划分为第六义勇军管区,苏炳文任总指挥。

1932年9月27日上午,满洲里哈满护路军司令部人员给日本驻满洲里的山崎诚一领事、小原重孝特务机关长等日本官员打电话,假称纪念孔子诞辰,请他们参加。山崎诚一先行到达,被中国士兵摁住一阵拳打脚踢,直到被军官制止。随后其他日本官员陆续赶到,均被扣押。苏炳文一声令下,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博克图、富拉尔基等各地驻军统一戴上“铁血救国”的红袖章,海满抗战正式打响。

在苏炳文的带领下,铁血救国的行动进行的非常顺利,不仅拘捕监禁了呼伦贝尔的日伪人员,还解除了满洲里伪国境警察大队的武装,消灭了梅野等三个潜伏多年的日本间谍,逮捕了长期为日本搜集情报的白俄间谍。铁血救国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

1932年10月1日,海拉尔召开了万人军民大会,苏炳文在大会上庄严宣告:东北民众救国军正式成立!通电中外,在嫩江西岸坚守阵地,誓死抗日。海拉尔的老百姓得知后,还给苏炳文赠送了一面国旗和一面印有“抗战到底”字样的锦旗。

张殿九

救国军下辖五个旅,苏炳文任救国军总司令,张殿九任副司令,谢珂任总参谋长,张玉蜓任前敌总指挥。自马占山领导江桥抗战后,苏炳文率爱国将士们在黑龙江省再次掀起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抗日高潮。

苏炳文一些的抗日行动激起了全国的抗日情绪,民心大振,张学良得知后汇来十一万大洋给苏炳文做军饷,鼎力支持苏炳文的抗日行动。

3日,日本关东军步兵第二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从齐齐哈尔渡江,偷袭富拉尔基车站。救军前敌总指挥张玉蜓指挥所部官军迎面痛击日寇,日军伤亡三十九人,落荒而逃。日军迫于无奈,只得派昔日清肃亲王的十四格格,卖身投靠关东军的女间谍川岛芳子到海拉尔劝降苏炳文。

川岛芳子

苏炳文见到川岛芳子后,顾左右而言他,使得川岛芳子以为苏炳文已经答应不再抗日。随后川岛芳子高高兴兴的回去邀功请赏,使得日军真的信了她的话,还给苏炳文送来了十六万元的军饷,日寇真的是给自己帮了一个倒忙。苏炳文受到日寇送来的十六万元军饷后,苏炳文买武器,囤粮食,风风火火的开始抗日活动。

得知苏炳文还在进行抗日活动的日军恼羞成怒,于7日,日军中山大佐率第二联队一千一百名步兵和二百名骑兵,在野炮和飞机的掩护下,向富拉尔基展开大举进攻。双方激战两昼夜,救国军高峻岭团长背部及右臂负重伤,中校团副唐忠信、少校团副孔庆麟同时负伤,第二营营长杨传绪阵亡殉国,连、排长伤亡者十余人,士兵伤亡数百人,但士气旺盛,视死如归。苏炳文亦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并慰问伤员,鼓舞士气,敌忾同仇,最终被迫撤出阵地,日军于10月9日占领富拉尔基。

10月21日,救国军夜袭富拉尔基日军阵地,日军溃败,救国军夺回富拉尔基。10月22日凌晨,日军步兵第五十联队两千人从齐齐哈尔赶来增援,与第二联队汇合,向救国军展开反攻,富拉尔基又落入敌手。

当天日落时分,张玉蜓指挥救国军一部迂回敌后,对富拉尔基的日军前后夹击展开反攻。救国军将士们冲进富拉尔基街里,与日寇短兵相接,浴血奋战。日本前线指挥官冈原大佐中弹负伤,斋藤少佐代理指挥,不久被枪弹击毙。随后中岛花大佐接替指挥,在激战中也被救国军勇士用刀劈死。三度更换前线指挥官,日军阵脚大乱,富拉尔基再一次被我军夺回。被“日军不可战胜”的谎言洗脑的日军士兵,在这里领教了中国军人的血性。

1932年11月中旬,嫩江全线封冻。两军对峙,决战一处即发。

但日本关东军也没有十分的把握消灭苏炳文,于是又派出川岛芳子前来劝降,希望他能够撤退把呼伦贝尔拱手让出来。然而被苏炳文拒绝了,并扬言要在富拉尔基消灭日本的关东军。

日寇见川岛芳子劝降不行,但仍不死心,于是借助苏联驻满洲里领事斯米尔诺夫向苏炳文开出四个议和条件:

一、就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二、就任伪龙江省省长;三、仍任哈满护路军总司令,驻防海拉尔、满洲里;四、以日本横滨正金行金票二百万元交换,苏炳文出国视察,亦可过富翁生活。苏炳文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堂堂司令岂能与狗为伍!”

后日军以松木直亮第十师团为主力,以股部骑兵旅团为先锋,附以装甲车、坦克,并以飞机助战,向嫩江西岸阵地大举进攻。苏炳文部于富拉尔基一带阵地激战数日伤亡惨重,乃转移至朱家坎(今龙江县)、腰库勒二线阵地,并将前方铁路破坏。11月16日至30日,富拉尔基、腰库勒、朱家坎相继陷落。

陷入绝境撤往苏联

苏炳文所部在北大荒转战于冰天雪地之中,孤军奋战,终至弹尽粮绝,迫不得已,于1932年12月4日夜,苏炳文率领军民四千余人,由满洲里退入苏联境内。在乘车撤向苏联境内时,日军出动轰炸机在满洲里低空飞行,对列车疯狂轰炸。列车上的救国军组织所有机枪对空射击,日机躲避时不小心飞入苏联领空,遭到苏联战斗机起飞拦截,救国军官兵得以安全撤入苏联境内。

从1932年9月至12月,苏炳文等领导的“海满抗战”历时六十多天,救国军共三千六百余勇士献出生命,两千五百余人负伤。在武器落后、孤立无援的困境下,英勇的救国军将士们浴血拼杀,重创日本关东军。

日军因此对苏炳文恨之入骨,迭向苏联交涉引渡,苏联引用国际法,言辞拒绝。1932年底,海拉尔、满洲里沦陷,中东铁路完全沦为日军管制。

遭遇刺杀

日本关东军在与苏炳文的交手中多次吃亏,也知道若不是占着武器装备的优势很难打赢苏炳文,十分害怕苏炳文有朝一日会卷土重来,急于将他置于死地。

第一次暗杀,1932年12月下旬,关东军直属特种侦察大队少佐军官矶谷笃郎出现在了托木斯克,利用郭久峰是苏炳文老乡的身份,给其送礼。当时苏炳文十分警惕遂派警卫接收礼盒,矶谷笃郎在其中第二层放上了炸弹,而第一层确实是一株人参。当时东北抗日救国军司令部秘书长邓玉珂也在场,接过礼盒便发现端倪,随后找来留学英国的爆破专家工兵二营的营长谢虎,一番检查,终于发现这颗隐于底层的炸弹。

第二次暗杀,矶谷笃郎聘请了一个哈萨克人,外号叫“黑煞神龙”。据说也是暗杀界的好手,他先是把两枚袖珍大战藏在鞋跟下,化装成泥瓦匠,以房屋管理局检修水管的名义,登上了苏炳文住所的屋顶。而苏炳文听到屋顶的动静,心里不安,察觉不对,遂派人抓住泥瓦匠。然而,扮作泥瓦匠的“黑煞神龙”早就趁人不注意把鞋跟里的定时炸弹抛出窗外。由于没有证据,只好把他送到苏联刑侦局关押待查。

第三次暗杀,矶谷笃郎得知苏炳文即将回国的电令,暗道留下的时间已经不过了。他冥思苦想了一条妙计,决定用放鹰的形式投爆。遂抓了一只鹰,剪去部分羽毛将炸弹粘在鹰的腿上,躲在高楼中观察苏炳文的行动,等苏炳文到院子散步时,他就调好定时炸弹,将老鹰放出。没想到,老鹰被矶谷笃郎剪了一些羽毛,导致无法控制方向,当飞到苏炳文院子时,矶谷笃郎开枪射击老鹰,想让鹰落入院中炸死苏炳文。也许是天意,被击中的老鹰仍在挣扎,飞了很远,炸毁了院子的一点点围墙,苏炳文毫发无伤,可能是老鹰也看不惯日本人的卑劣手段。遂,苏联的刑侦人员很快就破获了这场暗杀爆炸事件,抓住了罪魁祸首矶谷笃郎,随后木斯克法院以谋杀未遂罪名判处矶谷笃郎十年有期徒刑。

回国

1933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商定,苏炳文所部分三路回国:

第一路是随军撤退的民众于1933年2月17日夜乘专车离多木斯克经海参崴换乘智利无恙号轮船,3月16日抵天津塘沽转北平,由北平政府安置工作;

第二路除高级将领外,编成东北民众救国军第二旅,旅长吴德林被留下(苏炳文拟随行未能如愿),2月22日离多木斯克,3月8日抵新疆塔城,4月初到达迪化(乌鲁木齐),参加新疆之保卫与建设;

第三路苏炳文与马占山、张殿九、李杜、王德林、孔宪荣等将军由欧洲回国。4月14日苏炳文、马占山等二十余人离多木斯克,经莫斯科、波兰于4月18日上午九时抵柏林,中国驻德公使刘文岛同全体馆员、留德学生及侨胞等多人到站欢迎。

1933年4月11日张学良出国,抵意大利罗马后,电邀苏炳文、马占山、李杜前往晤叙。苏炳文等三人抵达罗马,与张学良聚会三日,国破家亡异域相逢,不禁唏嘘。张学良对苏炳文、马占山等说:“我不能久居海外,不久即将回国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你们赶快回国,重整旗鼓,以期再战。”苏炳文马上唯命是从。

1933年6月回国,苏炳文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中将委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苏炳文屡次请缨杀敌,均未如愿。1938年5月苏炳文被任命为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军事参议官,8月任军委会战区军风纪巡查团第三团主任委员,巡视鄂、赣、湘、桂等省。其实这也是走形式,没有效用。1940年1月该团撤销,苏炳文隐居重庆。

抗战胜利之后,苏炳文随国民政府迂回南京。1946年3月回北平省亲,4月国民党以南京政府名义命令苏炳文退休。

策划起义

卫立煌

1947年秋,苏炳文归新民故里,筹备资金创办集团工厂,以维持生活。1948年春,卫立煌电请国民政府委任苏炳文为东北“剿总”司令部参议。当锦州解放、辽西兵团崩溃之时,苏炳文与第八兵团司令官周福成过去有隶属关系,策动其部队起义,奠定和平。彼因环境困难,未能如愿,为避免双方牺牲,糜乱地方,涂炭人民,损失物资,破坏工厂起见,决定停止作战,放下武器,自动投诚。

11月1日,苏炳文偕周福成离开中国银行之司令部,至世合银行休息,2日,赴解放军报到,转至将官招待所。经过五个多月的学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体有了深刻的了解,虽是衰朽之年仍愿为人民服务。

晚年生活

周恩来

苏炳文经过学习后回到北京家居,奉养老母。1948年10月31日,周恩来总理轻车简从来到苏炳文家中,邀请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1954年春,苏炳文为全国政协委员,每月工资二百元。1954年11月为中国人民政府第三届委员,12月,任黑龙江省体委主任。1955年3月到哈尔滨任省体委主任,同时为黑龙江省第四届人民代表。苏炳文旧地重临,努力工作,鞠躬尽瘁,以资图报。1956年4月于哈尔滨加入民革,后为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常委。1957年被划为右派。1958年调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仍为省政协委员。

1975年5月22日,苏炳文病故于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终年84岁。

苏炳文将军当年领导的“海满抗战”,打破了日寇宣扬的“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救国的决心。他血战江桥、誓师海满、东赴嫩江、北进苏联,威名传遍华夏大地,一生都在为多苦多难的中国而四处奔波。

出身奉系集团的人应该都继承了老帅张作霖的传统,给钱要钱,给枪要枪,要地不给。幸亏那时也没有征信,不然都上了日本关东军征信失信人员名单了。

后人为纪念苏炳文将军的功绩,在海拉尔区建立了苏炳文广场。是对苏炳文将军的真挚缅怀,也是对海拉尔人民和全体抗日将士面对外国侵略时所表现出的伟大的爱国情怀的充分肯定,时海拉尔的又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和平公园等),组成了海拉尔区别具特色的红色旅游风景线。

海拉尔人民以苏炳文将军之名命名和建设广场,表达了海拉尔三十万各族人民对将军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寄托了海拉尔人民永远珍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李景田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21一2011 ) 》人物卷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