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馆」扬州“峰字门”的百年传奇

B站影视 2024-12-23 10:11 2

摘要:百年医脉,赓续传奇。自清末民初,上海“精武馆”教练祝天祥(大峰),创办“峰字门”伤科开始,江苏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中医“峰字门”王氏伤科四代为医,悬壶济世。如今,60多岁的“峰字门”第四代传人王晓峰,从医院病退后,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仍坐诊于自家诊所

百年医脉,赓续传奇。自清末民初,上海“精武馆”教练祝天祥(大峰),创办“峰字门”伤科开始,江苏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中医“峰字门”王氏伤科四代为医,悬壶济世。如今,60多岁的“峰字门”第四代传人王晓峰,从医院病退后,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仍坐诊于自家诊所,恪守祖训,行医救人。

王继峰

上海“精武馆”教练创办“峰字门”

老城区,广陵路150号(原支家大院)老宅,是扬州“峰字门”伤科中医术诊所。坐诊的王晓峰,因为身体原因,只在周一至周五上午开诊。

近日,王晓峰骑着电动车从西区的家赶到诊所,远远地就看到门口等了好些人。走近一问,这位奶奶双膝关节炎严重关节腔有积液坐了数月轮椅,那位五星大饭店的厨师腰椎间盘突出发作不能掂勺……

王晓峰和儿子看患者影像探讨病情

“都是伤筋动骨的病,我们‘峰字门’专治。”王晓峰挨个进行查体、看片、治疗、开药。

时光倒退至100多年前,当时还有“医武不分家”之说,尤其是中医骨伤科与传统武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海的“精武馆”教练祝天祥(大峰),既精武术,又擅疗伤,创办了“峰”门伤科,其中涉及骨伤、针灸、外科,为练武受伤的人以及一方百姓治疗。

扬州小伙将“峰字门”扎根延续

在祝天祥武馆的弟子里,有一个扬州小伙,天资聪颖,勤奋苦学。最终,祝天祥不仅将女儿许配给他,还将武艺和医技相授。“他就是我的爷爷王海峰。”王晓峰说,“是他将‘峰字门’在扬州扎根延续。”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海峰回到扬州定居,在广陵路150号(原支家大院)开办距知诊所,创立了无痛正骨法。王海峰以其精湛的医术服务乡里,在当时扬州众多的骨伤流派中,“峰字门”中医骨伤科独树一帜,并传承至今,为扬州地区培养了大批骨伤人才。

“爷爷刚从上海回来时,收了不少徒弟,既有学武的,也有学医的。”王晓峰介绍,后来,他的爷爷王海峰一边开着诊所,一边去上班,担任了扬州市武术协会主席,扬州市消防协会第一任名誉会长。

王海峰

随着诊所的名气越来越大,王海峰受政府邀请组建广陵医院,其中骨科为重点科室。王海峰成为一位“公家医院”的医生。“爷爷从此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王晓峰回忆,他清晰地记得,爷爷那时已中风,只有右半身能动,而医院里经常是从内到外都是排队待诊的患者。

医者仁心。王海峰一直工作到77岁,拖着病躯,在儿孙或徒弟们的搀扶下,坚持亲自为患者诊治。“实在没法动手治的,才指导我们帮着做。”王晓峰说,他常看到患者,原本是几个家人搀扶着来的,躺在板车上不能动弹的,一个个痛苦呻吟,经过爷爷治疗后笑逐颜开地自己走回去了,“那一刻,我更加坚定学医,传承‘峰字门’的决心!”

“骨王”编著《王氏骨伤秘旨》

相较身处乱世为求生存而学医的王海峰,他的儿子王继峰生长于新中国成立后,他学医则是为了给更多的老百姓解除病痛。除了得父亲真传,王继峰还前往天津跟随骨伤科专家尚天裕先生学习,并广泛结交当代中西医骨伤科名家,博取当代名家之长,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以中医传统为主体,西医技术为补充的诊治特色。

王晓峰说,父亲性情开朗豁达,为患者看病从不板着脸。“他常说,患者都是带着痛苦来的,医生不能再冷眼相对。”王晓峰说。比如,为骨折患者做无痛正骨法的治疗,王继峰一边和病人唠嗑“平时有什么爱好呀……”突然,他一用力,“咔嚓”一声,伴随着病人一声惊叫,治疗在瞬间完成,病人骨头接上去了。

王海峰物品照

让王晓峰感佩的是,父亲在忙于工作,治病救人的同时,还编写了《王氏骨伤秘旨》。从1995年至1997年,王继峰伏案笔耕,奋志编写完成。1997年5月,他的恩师尚天裕在《王氏骨伤秘旨》行将付梓时,特地欣然作序。在序中,他评价:“该书融汇了王氏骨伤的学术思想、医疗特技之精华与流派风采,全书共30余万字,插图百余幅,可谓汇精深学术内涵于笔端,凝高超技术于图中,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开卷有益,达到学以致用。它的问世不仅为学者提供了珍贵的镜鉴,也给后世留下医学财富,无疑是利在当今,功垂千秋的好事,希望该书的出版能为中西医骨伤临床、教学、科研,乃至振兴中医事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医40多年,父亲的这本《王氏骨伤秘旨》仍是王晓峰的手边书。他说:“那时父亲被外界誉为‘骨王’,他将40年的临床实践中探索的家学精粹,以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的结果,光大于世,造福于民。”

重开距知诊所坚持三个施治原则

令人痛惜的是,由于操劳过度,王继峰在2002年因病离世,享年62岁。三十而立的王晓峰接下了传承和发扬“峰字门”的重任。他幼年跟着祖父、父亲学医,耳濡目染,十多岁时就会治疗一些简单的骨科病症。后来,他随父亲一起到市中医院工作,其间前往北京中医药大学深造,毕业后回到医院成为一名骨伤科医生。

“父亲在世时常对我说,这世间有两个‘德’不能失,一个是师德,一个是医德。”王晓峰说,他牢记父训,努力工作,真诚待人,尤其是对患者报以尊重和同情,尽力解除他们的疾痛。10多年前,因为身体原因,王晓峰不得不从医院病退。

等身体稍好一些,王晓峰回到广陵路上,将距知诊所重新开张,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继续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王晓峰在为病人治疗

王晓峰说,“峰字门”王氏伤科中医术历经四代发展至今,始终坚持三个施治原则。一是功能原则,不以牺牲功能为代价而追求换取解剖对位;二是无痛或少痛原则,缩短疗程,在众多的技法中选择行之有效而又能调动、利用、不损伤机体的固有修复机能;三是经济原则,尽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对设备条件的依赖,避免并发症,让病人以最少的开支取得最佳的疗效。

也正因此,扬州“峰字门”王氏伤科中医术不仅留存于世,创新发展,还在去年成功被列入江苏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其在学科建设及学术传承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峰字门’伤科疗法列入省非遗后,保护、继承及发展工作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而我们后继有人!”王晓峰笑容满面地说,他的儿子王晟峰,从小热爱中医,目前正在中医学院读大四,“每次回家,儿子都主动随我去坐诊,相信他未来可期!”

对话

1、扬州“峰字门”已历经四代,其主要学术思想是什么?

答:“峰字门”立足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解剖知识,牢牢把握骨伤疾患的病理机制,形成了不同于其他门派的“特色理论”“特色手法”“特色用药”三位一体的学术体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标本同治;善用创新手法,无痛正骨;重视导引练功,针灸点穴;治疗注重气机,巧拟方药理伤;擅长运用外敷、熏洗方法治疗骨折筋伤后遗症,以其“简便、无痛、高效”于业内独树一帜。

2、您从医院病退后,为何还选择周一至周五上午坚持坐诊?

答:多年的从医经历,让我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每当看到患者因病痛而焦虑的眼神,听到他们渴望康复的心声,我的心便难以平静。在坐诊的过程中,我亲眼见证了患者从病痛中恢复、重拾健康的过程。每一次看到患者因自己的治疗而露出笑容,我都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满足。我深知,自己的每一次坐诊都可能为患者带来生命的转机,为患者服务是我的职责和使命。虽然我已经退休,但我仍然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3、旧时广陵中医各个门派的传承以师授和家传为主要方式,如今传承方式已发生改变,医院里很多中青年医生成为各门派的弟子,这对于促进广陵医派乃至扬州医派发展有怎样的作用?

答:“师徒传承”在中医传承文化中是极正统、很严肃的事情,同时也是极富人情味的一种学习方式。老师将毕生衣钵传承给弟子的同时,也将医德、医理和为医之道传授给弟子,但这样的模式培养的人才数量有限。发展医院里的中青年医生成为各门派的弟子,对于促进广陵医派乃至扬州医派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首先,这种传承方式有利于广陵医派医术的延续。中青年医生作为新的传承者,能够继续学习和发扬这些技艺,使得广陵医派的医术得以延续。其次,这有助于提升广陵医派的影响力。中青年医生是医疗领域的新生力量,他们通过在医院工作,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患者和同行,从而有机会将广陵医派的医术和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通过师承教育,中青年医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掌握更多的中医技能,从而成为更加优秀的中医人才。这些人才的出现,将为广陵医派乃至扬州医派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 董娟 记者 张庆萍 文/图

编辑:丁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江苏大小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