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常见法帖中有一些多余的笔画,学习者需要多加注意,不可以讹传讹,见讹写讹,需要放出眼光,下一些考证比对的功夫。
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常见法帖中有一些多余的笔画,学习者需要多加注意,不可以讹传讹,见讹写讹,需要放出眼光,下一些考证比对的功夫。
例如:孙过庭《书谱》中有一段:“其有显闻当代,遗迹见存,无俟抑扬,自标先后。”
其中的“遗”字,让许多初学者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不知怎么写。怎么写笔顺都不对,不自然。
图中红线所指、绿线所标的向上凸起的横画,其实就是多余的笔画,在临习时需要去掉。
这个“遗”字,由“贵”和“辶”两部分组成。我们先来看看同一《书谱》中的“贵”字的写法(见下图)。
再来看看孙过庭另外一个帖《佛遗教经》中“遗”字的写法(见下图)。
再参考一下其他书法家“遗"字的写法:
一是唐朝怀素的《自叙帖》中“遗”字。
二是宋代赵构《洛神赋》中的“遗”字。
另外,我们还可以翻找一些草书字典,看看历史上有没有第二人有这种写法的,如果没有,我们便可以从反面证明孙过庭《书谱》中“遗迹见存”中“遗”字的那一横画是多余的了。
好了,经过以上多方比照,我们应该完全明白草书“遗”字的正确写法了。
来源:来浙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