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群人物如同群星闪耀,他们或以铁血征战,或以智谋断天下,或以政治定江山。他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辉煌,也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群人物如同群星闪耀,他们或以铁血征战,或以智谋断天下,或以政治定江山。他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辉煌,也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今天,我们不谈冷冰冰的史书结构,也不罗列那些朝代更替的繁杂细节,而是以更通俗的笔调,为你讲一讲这几位历史巨人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要从那个“六国并吞”的男人说起。
嬴政,这位后世称为“秦始皇”的男人,从小就是个狠角色。他不光有一统天下的野心,更有实现它的手腕和铁血。在李斯的辅佐下,他废了分封制,搞出了“郡县制”这个新玩法,还来了个“书同文、车同轨”,搞统一的那一套,连文字、度量衡、马车轮距都不放过。
在他身边,还有一位战神级的大将——王翦。这个老将军出山就是干大事的,灭赵、平楚、打燕国,几乎将六国踢得七零八落。如果秦始皇是开局王炸,王翦就是他手中最大的那张牌。而让秦国走到统一前夜的,还有一个背后耍嘴皮子的谋士——尉缭。这位主打“离间术”,硬是让六国互相不信任,个个打小算盘,结果被秦国各个击破。
东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一手好牌打得漂亮。他出身没多高贵,却能在群雄并起的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最妙的是,他打完仗之后,还真懂治国。比他早一百多年的刘邦,其实也不差,但刘秀更有文化、更讲章法。
说到刘邦,就不得不提他的四大天王——萧何、张良、韩信和樊哙。其中最牛的,还得是韩信。他不是会打仗,是打仗的艺术家。哪儿该出兵、哪儿该设伏,他算得比算盘还准。楚汉相争时,刘邦靠张良谋、萧何稳、韩信打,才最终赢了项羽。
如果让你选三国最“全能”的男人,恐怕很多人会指向曹操。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大佬,不仅能文能武,还特别会用人。他身边的“神算子”郭嘉,就是把东汉末年当成一盘棋来下的。他的预判堪称“开挂”,连曹操都感慨:“郭嘉在,我无忧。”
蜀汉那边,诸葛亮的名气也不小。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道尽了他的一生。他不只是个军师,更是个国家治理者,文能治国,武能出征。人称“卧龙”,不是吹的。魏、蜀、吴三国中,蜀最小,但能硬扛几十年,全靠诸葛亮这块主心骨。
再说说东吴的陆逊。大家都记得孙权、周瑜,可真打硬仗、逆风翻盘的,其实是陆逊。他一把火烧掉刘备几十万大军,夷陵之战把蜀汉烧了个焦头烂额,这才让吴国立足江东几十年。
晋朝这一页其实不怎么光鲜,但有一位大佬不能不提:司马懿。他是忍者型选手,在曹操手下做事,韬光养晦,最后靠着一手好布局让司马家族取代了曹魏,建立晋朝。他的后人司马炎统一了全国,虽说之后没守住,但这局他爷爷布得确实漂亮。
东晋之后出了一位真正能打的狠人:刘裕。他本是草根出身,硬是靠一把刀、一身胆,把北方乱匪扫了个干净,还趁势灭了后秦,打通了北伐的大门。后来自立为帝,开启南朝刘宋,算得上是寒门逆袭的模板。
到了隋唐,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这位皇帝不光是打仗一把好手(玄武门之变可不是开玩笑的),还是治国的大师。他一登基,就开创了“贞观之治”,开明、有度,连后世都要效仿。他身边的名将李靖,简直就是唐朝的定海神针,突厥南下、吐谷浑造反,全让他收拾得服服帖帖。
至于谋士,那得提到李泌。这人是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老臣,智谋深不可测。安史之乱期间,他不是坐镇指挥的将领,却常一语定乾坤。很多政变和叛乱,都是他幕后布局摆平的。
开国皇帝赵匡胤,靠着“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不是只靠运气,而是手握军权、看准时机,稳稳接盘中原。他的左膀右臂赵普,是整件事的“操盘手”,从策划到执行,一环套一环,把赵匡胤送上了皇位。
到了南宋,有个将军不提不行:岳飞。这个人几乎是“忠诚”二字的化身。他带的“岳家军”是战场上的传奇,多次打得金军不敢南下,可惜最终忠良难敌小人,留下“满江红”那首流芳百世的诗。
其一是忽必烈,这个蒙古帝国的王子不满足于草原,他挥师南下,灭了南宋,建立了元朝。他能打,也能治。他让刘秉忠帮他制定制度、规划国都北京,这才有了元朝初期的稳定局面。
另一位大将叫伯颜,是攻占南宋的“总指挥”。他的兵锋锐不可当,一路打到临安,灭掉了宋朝末代皇帝。这个结局虽然悲凉,但历史的车轮,就这样被他推动着前行。
朱元璋出身贫寒,打过杂、当过和尚,但他能带兵,还能搞政治。他身边有三大支柱:徐达、李善长和刘伯温。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第一战神,一路北伐打到大都,直接灭掉元朝残余势力;李善长在政务上沉稳持重,为朱元璋坐镇中枢;而刘伯温,堪称明朝版的“诸葛亮”,智谋高远、布局深远,许多关键时刻都是他出主意定乾坤。
如果说清朝纸面上看还行,那是因为他们继承了明朝的根基。但从人才光芒来看,确实比前面这些朝代逊色不少。
来源:灾难空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