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月正是玉米抽穗灌浆的关键期,我们村李有福家的玉米地却总比别家长得壮实。去年他家用这三招,硬是把亩产从1200斤提到了2100斤,儿子靠着卖玉米的钱在县城首付买了房。今天我就把这三招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您听。
七月正是玉米抽穗灌浆的关键期,我们村李有福家的玉米地却总比别家长得壮实。去年他家用这三招,硬是把亩产从1200斤提到了2100斤,儿子靠着卖玉米的钱在县城首付买了房。今天我就把这三招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您听。
第一、土坷垃里藏玄机
去年开春整地时,有福叔扛着铁锹在地头转悠,专挑土块大的地方下锹。村里人笑话他:"老李头,你这翻地跟绣花似的,能翻出金子来?"有福叔嘿嘿一笑,指着刚翻开的土块说:"看见没?这土坷垃掰开里面白花花一片,都是盐碱!"
原来我们村的地碱性大,大土块内部盐分堆积,直接播种等于把种子泡在盐水里。有福叔教我用竹竿绑上矿泉水瓶,每隔两米扎个20公分深的洞,灌入1:3的醋水。这个土法子既中和了碱性,又不会像生石灰那样烧根。
第二、追肥要赶"饭点"
去年六月中旬,有福叔蹲在地头盯着玉米叶子看。突然起身就往镇上农资店跑,买回三大袋尿素。隔壁王婶直摇头:"这时候追肥不是糟蹋钱吗?"
其实有福叔在等三个关键信号:一是雄穗刚冒尖,二是第6片叶完全展开,三是叶片边缘出现淡黄色镶边。这时候追施20斤尿素+10斤硫酸钾,就像给人加餐。去年他家追肥后,玉米棒子眼见着粗了一圈,剥开苞叶籽粒能挤出水来。
第三、虫害防治打时间差
去年七月底,村里爆发黏虫害。有福叔却不慌不忙,等到傍晚六点才背起喷雾器。后来才知道,黏虫幼虫每天下午五点到七点要换叶片进食,这时候打药事半功倍。他用50毫升氯虫苯甲酰胺+10斤煮熟的豆浆,兑水30斤喷洒,虫尸第二天就铺满地垄。
今年开春,有福叔又琢磨出新花样:在地头种了两行茼蒿。这种菜招引瓢虫,专吃蚜虫。上个月我去地里看,他家玉米杆上爬满七星瓢虫,蚜虫愣是没见着几只。
上个月市农科所来人测产,有福叔家的玉米预估亩产2300斤。村支书带着二十多个种植户来取经,有福叔蹲在地头吧嗒着旱烟说:"种地就像养娃娃,得知道它啥时候饿啥时候渴。"这话糙理不糙,种了三十年地的老把式,果然有他的门道。
这两天村里年轻人都在学有福叔的"土法GPS":用竹竿和废手机壳做了个简易测距仪,保证株距精确到厘米。要我说啊,这老庄稼把式的智慧,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设备实在多了。您要是觉得这些法子管用,赶紧趁着灌浆期最后二十天试试,保准秋后粮贩子抢着收您家的玉米!
来源:农家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