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热点,在公众号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一个月也能赚4000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09:41 2

摘要:我曾是衣食无忧的全职妈妈,却总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试过私家烘焙,因体力透支放弃;帮朋友拍产品视频、想开中医理疗馆,也因精力或风险不了了之。

大家好,我是依瀞,是汤小小老师写作年卡班学员。

我曾是衣食无忧的全职妈妈,却总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试过私家烘焙,因体力透支放弃;帮朋友拍产品视频、想开中医理疗馆,也因精力或风险不了了之。

在别人眼里 “十八般武艺” 样样精通的我,内心始终渴望证明:除了 “伸手要钱”,我也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很早就开通公众号写早餐日记,那时只当自娱自乐。

直到遇见汤小小老师的2025年写作年卡班,早在21年报名过基础班,却因抗拒 “家长里短” 的题材半途而废。

2024年底看到年卡班的介绍,想着一年中可以学写那么多题材,总能找到适合我的吧,另外还有老师助教的督促,总可以坚持下来,于是又一次报了名。

12月初上年卡班的写作基础课,我觉得老师讲的 “内容太简单”,听课囫囵吞枣,作业也敷衍了事。

尤其看到自己抓耳挠腮写了半天的文章被老师批评的一无是处,就没有继续写作的动力,更别提修改作业了。

但课程过半,看见同学陆续上稿,每天群里都会发出**上稿的好消息,心里十分的羡慕,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我也要上稿,我要“赚稿费”。

1 月的小红书班,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地用 28 天起号成功。随手同步到公众号的文章意外进入流量池,没重视的情况下竟涨粉 700+。

但当时我一门心思扑在小红书,完全忽略了公众号的经营,错过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那时,我尝试写明星热点:王菲、哪吒电影相关文章虽获推送,却因不断出现的负面评论陷入自我怀疑和恐慌中。

“做自媒体要接纳差评” 的道理都懂,可看着留言心里始终堵得慌,索性又想放弃。

但自己不喜欢追剧,不喜欢看热点新闻八卦,不写这些我可以写什么呢?

焦虑到失眠那晚,我给汤老师发消息。

她回复:“你要清楚自己要什么。想做出成绩,就按爆款逻辑来;若想轻松,就接受数据普通。”

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我“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我陷入沉思中:

我想通过写作挣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对我来说挣到钱意味着什么?有价值了对我而言有代表着什么?

我学习写作本是想给生活加分,为什么让它变成了我的负担?

那天,我站在小院的绣线菊下看着那些雪白的花朵,花瓣上的露珠折射着晨光,那一刻突然觉得,把这种“慢生活“分享给读者,或许比追热点更有意义,与其迎合他人,不如写写真实的自己。

于是有了《70 后中年妇女的自洽慢生活》。

评论区不少读者发来自家小院的花草照片,留言说 “也是 70 后,每年拈花惹草”,还有读者被我笔下的静谧美好的生活所打动,感觉自己被治愈了,这种被同频认可的感觉,比数据更让我满足。

回想起老师课上的提醒 “自媒体要有利他心”,我开始把心理学、传统文化等生活感悟融入文章中。

写花园时,会分享 “植物如何缓解焦虑”;聊晨练时,穿插 “正念呼吸” 的小方法。

配上自己拍的花园照片,我的美食,心爱的猫咪,文章再次进入流量池,迎来第一篇 10 万 +。

按照老师教的 “搜一搜” 拆解对标账号,我学会从爆款标题里抓关键词(如 “70 后”“自洽”),从评论区找读者需求(如 “中年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自我”)。

即便 4 月中旬住院开刀,也提前写好存稿设置自动发送(不建议模仿,健康第一哦)。

就这样,4 月 30 日,20 万 + 的文章诞生。

4月份,我的流量主收益 3974 元,最高单日收入 577 元,商品橱窗还悄无声息地卖出几本书,还荣获了4月份的优秀学员,华丽丽地“薅”到汤老师的羊毛。

这个曾在 “试错 - 放弃” 里打转的全职妈妈,竟真的靠写作挺直了腰板。

现在每天晨练后写作已成习惯,用 “二八原则”运用到生活中,把80%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20%的事情上,每天固定时间专注完成写作任务,坚持阅读,积累素材的同时也在丰盈自己。

现在经常有读者来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悟,也有朋友来问 “如何靠写作赚零花钱”,这些反馈比稿费更让我开心。

原来写作不一定非得追着流量跑,也可以成为一面镜子,让更多同频的人看见自己的光。

接下来我想深耕书评,也期待在汤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下,写出更多 “做自己” 的好文章。

作者介绍

依静,汤小小写作班学员。52岁,上海人,曾是服装企业的视觉设计师主管,后成为多年全职妈妈,现已领取退休金2年。喜欢写散文、随笔,擅长摄影,美食制作,中医传统文化,多年学习心理学各种课程至今。

来源:汤小小轻松高效写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