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暴雨 路面被淹!男子蹚水过街水到胸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06:18 2

摘要:5月22日的武汉,暴雨下得让人心惊胆战。早上起来就听见窗外哗啦啦的雨声,朋友圈里全是刷屏的视频——珞珈山脚下,几个穿着雨衣的汉子正蹚着齐胸深的积水过马路,水面漂着塑料袋和树枝,远处公交车像搁浅的船,车轮子都看不见了。这场景哪像现代都市,倒像是灾难片里的镜头。

5月22日的武汉,暴雨下得让人心惊胆战。早上起来就听见窗外哗啦啦的雨声,朋友圈里全是刷屏的视频——珞珈山脚下,几个穿着雨衣的汉子正蹚着齐胸深的积水过马路,水面漂着塑料袋和树枝,远处公交车像搁浅的船,车轮子都看不见了。这场景哪像现代都市,倒像是灾难片里的镜头。

要说这雨下得有多邪乎,气象台的数据显示,武昌区单日降雨量最高飙到189毫米​,相当于一天倒下来半年的雨量。下午三点多钟,八一路武大门口已经成了河道,保卫部赶紧群发短信让学生绕道茶港门进校​。可就算这样,还是有不少赶实验数据的博士生硬着头皮往实验室冲,结果被困在图书馆回不去,最后是保安划着皮划艇接的人。

积水最深的地方要数洪山广场下穿隧道,水位直接淹过了隔离墩。我在现场看到辆黑色大众半个车身泡在水里,司机蹲在车顶上打电话,交警趟着水给他递救生衣。旁边商铺老板老李叼着烟直摇头:"这隧道前年才翻修过排水管,当时宣传说能抗百年一遇暴雨,结果呢?"这话让我想起七年前的同济医学院门口,那次积水直接让救护车漂起来​,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老问题还是没解决。

不过水务局这次反应倒是快得出奇。民族大道新竹路口刚出现积水,十分钟不到就来了三台抽水车,穿橘色工作服的小伙子们直接跳进窨井盖清淤。有个师傅边掏堵塞的树叶边吐槽:"这些排水口设计得太低,但凡有点垃圾就堵死。"这话听着耳熟,去年光谷金融港淹水时,专家也是这么分析的​。

最揪心的还是那些老旧社区。晒湖立交涵洞底下住着不少租户,水漫进屋里把电冰箱都漂起来了。社区大妈王阿姨带着红袖章挨家挨户敲门:"快把插头都拔了!前年隔壁小区漏电出事忘了?"这话可不是吓唬人,2017年暴雨天就有外卖小哥在积水中触电​。好在这次电力公司动作快,下午四点就把危险区域的电闸拉了。

要说市民们也是苦中作乐。朋友圈里有人把武大游泳池戏称为"东湖分湖",调侃说应该发游泳圈当毕业纪念品​。更绝的是汉秀剧场门口,几个小伙子直接拿冲浪板当交通工具,还比谁划得快。这种黑色幽默背后,藏着多少无奈——毕竟这城市十年前就被叫过"东方威尼斯",没想到这名头越坐越实。

晚上八点路过珞喻路,积水倒是退得差不多了,可满地都是黄泥和折断的树枝。清洁工老张正拿着铁锹铲淤泥,他说这已经是今天第五车了。望着他佝偻的背影,突然想起市政规划展馆里那个"海绵城市"的沙盘模型,模型里的透水砖和雨水花园在现实面前,显得格外单薄。或许真该学学东京那套地下宫殿式的排水系统,虽说造价高,但总比年年看海强​。

这场暴雨给武汉人上了生动一课。当天气预报从黄色预警跳到红色预警只用了两小时​,当珞珈山下出现"人体水位标尺",当抽水泵的轰鸣声整夜不停,这座江城再次被推上拷问台。排水系统升级说了十几年,可总在缝缝补补,或许该下决心来次大手术了。毕竟气候变化摆在这儿,谁也不知道下次暴雨会不会更凶猛。

来源:故檐听雨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