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延汗将大蒙古国设6个万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3 02:54 2

摘要:1510年,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中兴,将大蒙古国分左、右翼,设6个万户。左翼3万户为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右翼3万户为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达延汗领左翼3万户,驻帐察哈尔万户;分封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为济农(管理蒙古右翼3万户的世袭爵位,蒙古语

1510年,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中兴,将大蒙古国分左、右翼,设6个万户。左翼3万户为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右翼3万户为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达延汗领左翼3万户,驻帐察哈尔万户;分封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为济农(管理蒙古右翼3万户的世袭爵位,蒙古语“副汗”之意),领右翼3万户,驻帐鄂尔多斯万户。

No.1

察哈尔万户

察哈尔,蒙古语“护卫”之意。据记载:“察哈尔”一词,最早出现于孛儿只斤·铁木真被推举部落首领之初。1189年,孛儿只斤·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即建立护卫组织“怯薛”(禁卫军)。1206年,蒙古诸部在斡难河源举行忽里台大会,推举孛儿只斤·铁木真为帝,尊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护卫军增设了“豁儿臣”(又译科尔沁),蒙古语“弓箭侍卫”之意。精选2000豁儿臣,同8000宿卫组成亲军,初形“察哈尔”护卫军,负责大汗营帐警戒,具军事和生产双重任务。

1271年,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大元”。1368年,中原局势彻底失控,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儿退回漠北。企图恢复旧疆,但汗权衰微,权臣势盛。1402年,兀雷帖木儿汗孛儿只斤·月鲁帖木儿即帝位,恢复国号“大蒙古”。1510年,达延汗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中兴,将大蒙古国设6个万户,察哈尔万户是达延汗驻帐中央万户,也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护卫军。察哈尔万户初游牧于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市)、大同塞外,今锡林郭勒盟一带。察哈尔万户由达延汗长子孛儿只斤·图鲁博罗特世袭统领,辖察罕塔塔尔、克什克腾(克什旦)、敖汉、奈曼、翁牛特(翁里郭特)、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等部。

1556年,大蒙古国库登汗孛儿只斤·达赉逊率察哈尔万户迁至大兴安岭以东。1604年,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即大蒙古国帝位,尊称“林丹汗”,驻帐察哈尔万户。1617年,林丹汗新建都城查干浩特(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罕苏木境内),蒙古语“白色城池”之意。1628年,大蒙古国林丹汗西迁,进攻蒙古右翼三万户。占据呼和浩特,土默特万户领主阿勒坦汗第五代孙孛儿只斤·卜石兔卒于河套。随后,林丹汗废除管理右翼三万户的济农爵。1634年,大蒙古国末代皇帝林丹汗因天花病逝于大草滩(今甘肃省永固县境内)。1635年,太子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摔察哈尔万户归附清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封大蒙古国末代太子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察哈尔亲王,将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爱新觉罗·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为蒙古科尔沁部首领孛儿只斤·莽古斯之女)嫁给了他。

1641年,第一代察哈尔亲王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病世,无子嗣。1651年,其异母弟孛儿只斤·阿布奈(林丹汗与大福晋囊囊太后遗腹子)袭爵第二代察哈尔亲王。1669年,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以多年不朝觐为由,削第二代察哈尔亲王孛儿只斤·阿布奈的察哈尔亲王爵,将其监禁于盛京(今沈阳),令其长子孛儿只斤·布尔尼(大蒙古国末代皇帝林丹汗长孙)袭爵第三代察哈尔亲王。1675年,第三代察哈尔亲王孛儿只斤·布尔尼反清战兵败被射杀。清廷将其属部改编为八旗察哈尔,又称口外游牧察哈尔八旗,分左、右翼,设8个旗。察哈尔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4旗;察哈尔右翼为正黄、镶蓝、正红、镶红4旗。八旗察哈尔为清廷内属蒙古,上不设盟,各旗不设世袭扎萨克(王公),归藩院管理。旗最高长官是总管,由清廷直接任命。1761年,设察哈尔都统,驻张家口。

喀尔喀万户

喀尔喀蒙古因驻牧于喀尔喀河(哈拉哈河)畔而得名。1510年,达延设喀尔喀万户,辖12部,内5部居喀尔喀河以东,达延汗封授五子孛儿只斤·阿尔楚博罗特(又译阿勒楚博罗特);外7部居喀尔喀河以西,封授十一子孛儿只斤·格哷森札札赉尔珲。内喀尔喀首领孛儿只斤·阿尔楚博罗特之子孛儿只斤·虎喇哈赤的五子兀把赛、速把亥、兀班、卓里克图洪巴图鲁(炒花)、答补分别管理扎鲁特、巴林、叭要、我着、弘吉剌五部,称内喀尔喀五部。外喀尔喀首领孛儿只斤·格哷森札札赉尔珲将和啰、库里叶、绰琥尔三部封四子孛儿只斤·阿敏都喇勒,孛儿只斤·阿敏都喇勒与三哥孛儿只斤·诺诺和、五弟孛儿只斤·达来、六弟孛儿只斤·德勒登昆都伦在喀尔喀左翼游牧,为左翼四和硕。与其长兄孛儿只斤·阿什海达尔汉珲(达延汗幼子孛儿只斤·格哷森札札赉尔珲的长子)的右翼并立。孛儿只斤·阿敏都喇勒逝世后,次子孛儿只斤·谟啰贝玛继承。1596年,外喀尔喀诸部会盟于塔尔尼河畔,授予右翼首领孛儿只斤·素巴第(孛儿只斤·阿什海达尔汉珲之孙)“札萨克图汗”,推举为外喀尔喀左右翼盟主。授予孛儿只斤·衮布(孛儿只斤·格哷森札札赉尔珲曾孙)“土谢图汗”,掌管左翼。1626年8月,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出兵重创内喀尔喀五部,只剩扎鲁特、巴林,之后二部不以喀尔喀为部名。1628年,大蒙古国林丹汗西迁,进攻蒙古右翼废除济农爵,1632年,喀尔喀万户首领却图汗孛儿只斤·图蒙肯朝克图(达延汗幼子孛儿只斤·格哷森扎曾孙)占居青海。1634年,大蒙古国末代皇帝林丹汗病逝。1635年,外喀尔喀部左翼领主孛儿只斤·硕垒(孛儿只斤·谟啰贝玛之子)自立“车臣汗”。外喀尔喀逐渐形成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车臣汗三部。1637年,漠西卫拉特四部盟主、和硕特部领主固始汗孛儿只斤·图鲁拜琥俘杀占居青海的喀尔喀部首领却图汗。1650年,孛儿只斤·素巴第去世,其子孛儿只斤·诺尔布继位札萨克图汗,成为外喀尔喀盟主。1652年,孛儿只斤·硕垒逝世,其子孛儿只斤·巴布继位车臣汗。1655年,孛儿只斤·察珲多尔济继位土谢图汗。1659年,孛儿只斤·诺尔布逝世,子孛儿只斤·旺舒克继札萨克图汗位。1666年,孛儿只斤·旺舒克逝世,弟孛儿只斤·成衮继札萨克图汗,成为外喀尔喀盟主。1684年,右翼札萨克图汗部发生内乱,部分属民逃往左翼土谢图汗部。1687年,札萨克图汗孛儿只斤·沙喇被土谢图汗孛儿只斤·察珲多尔济杀害,札萨克图汗部众溃散归附清朝。1688年,准噶尔汗国绰罗斯·噶尔丹进攻外喀尔喀,经宗外喀尔喀部教领袖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罗桑丹贝坚赞倡议,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归附清朝。1691年,清康熙帝保留外喀尔喀三部首领的汗号,废其大蒙古国时期封受的济农、诺颜旧号。

No.3

兀良哈万户

兀良哈部居于贝加尔湖东西的原始森林,部分进入南部草地及不儿罕山(今肯特山)。1207年,成吉思汗长子孛儿只斤·术赤率军征服“林中百姓”,设千户。1271年,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改国号“大元”。1288年,兀良哈驻牧地归岭北行省管辖。1368年,中原局势彻底失控,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儿退回漠北,与明朝长期对峙。1388年,成吉思汗胞弟孛儿只斤·铁木哥斡赤斤(孛儿只斤·也速该与弘吉剌·诃额仑所生四子)后裔元辽王孛儿只斤·阿札失里降明。1389年,明廷将其所辖朵因温都儿兀良哈千户所、台州等处怯怜口千户所和灰亦儿等处怯怜口千户所,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统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1391年,孛儿只斤·阿札失里反明,明太祖朱元璋封其十七子朱权“宁王”,管辖朵颜三卫。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诱捕宁王朱权控制朵颜三卫。《明史》记载:“自是冲锋陷阵皆三卫兵”,朵颜三卫对燕王朱棣攻夺南京起决定性作用。1404年,明成祖朱棣封兀良哈·脱儿火察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掌管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长期在中原明朝与漠北元廷中摇摆,反复叛附。1433年,明廷朵颜三卫都督兀良哈·脱鲁忽察儿逝世,子兀良哈·朵罗干袭都督。1449年,岱总汗孛儿只斤·脱脱不花(元益宗之子孛儿只斤·哈尔古楚克鸿台吉之孙)同太师绰罗斯·也先会盟进攻明朝,与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激战,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双方议和,送还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军事重心转向防御体系,对朵颜三卫的羁縻政策逐渐松弛。

1483年,满都海哈屯与幼主孛儿只斤·巴图孟克,联合朵颜三卫都督兀良哈·阿儿乞蛮(兀良哈·脱鲁忽察儿次子兀良哈·完者帖木儿之子)击杀太师亦思马因。1487年,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亲政,尊称“达延汗”。1505年,达延汗东进朵颜三卫,兀良哈·阿儿乞蛮都督兵败,不久逝世。1507年,长子兀良哈·花当袭都督,归附达延汗。1510年,达延汗将不儿罕山及以北广阔草原设兀良哈万户,为左翼3万户之一。1517年,达延汗逝世。因长子孛儿只斤·图鲁博罗特先世,13岁的长孙孛儿只斤·博迪年幼,统领右翼三万户的达延汗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继位。1519年,按长子继承制,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归政于达延汗长孙孛儿只斤·博迪,尊称“阿拉克汗”。左翼兀良哈万户不服从幼主阿拉克汗,长期侵扰攻掠其他5个万户。1524年,兀良哈万户图类诺颜、格哷巴拉特丞相与达延汗十一子孛儿只斤·格哷森札札赉尔统领的喀尔喀万户发生冲突,阿拉克汗令统领右翼三万户的衮必里克济农(达延汗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长子)征讨。衮必里克济农在巴勒吉(今蒙古国肯特省巴尔即河)大破兀良哈万户。1531年、1532年、1538年,经三次北伐兀良哈万户,阿拉克汗最终征服图类诺颜、格哷巴拉特丞相,将兀良哈万户并入其它5个万户。

No.4

鄂尔多斯万户

“鄂尔多”蒙古语“宫帐”之意,“鄂尔多斯”是“鄂尔多”的复数,即“宫帐群”。1451年,岱总汗征讨太师绰罗斯·也先兵败被杀。1452年,绰罗斯·也先拥立岱总汗胞弟孛儿只斤·阿噶巴尔济为帝,尊称“·阿噶巴尔济汗”(达延汗曾祖父)。同年,绰罗斯·也先杀阿噶巴尔济汗与太子孛儿只斤·哈尔固楚克(达延汗祖父),七月身孕的太子妃绰罗斯·齐齐克妣吉被父绰罗斯·也先太师带回,育孛儿只斤·巴延蒙克(达延汗父亲)。1453年,绰罗斯·也先自立,尊称“大元田盛大可汗”。1454年,被部下巴图特·阿剌知院攻杀。喀喇沁·孛来攻杀巴图特·阿剌知院,拥立岱总汗幼子孛儿只斤·马可古儿吉思为帝,尊称“乌珂克图汗”。1465年,喀喇沁·孛来太师杀乌珂克图汗。翁牛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毛里孩杀喀喇沁·孛来,拥立岱总汗长子孛儿只斤·脱古思猛可为帝,尊称“摩伦汗”。1466年,孛儿只斤·毛里孩杀摩伦汗。

1475年,岱总汗胞弟阿噶巴尔济汗孙孛儿只斤·巴彦蒙克(达延汗父亲)、科尔沁部领主孛儿只斤·孛罗乃、哈剌辉特部首领癿加思兰等,在成吉思汗“八白宫”前拥立49岁的岱总汗异母弟孛儿只斤·满都鲁为帝,尊称“满都鲁汗”,行宫设在宝日陶亥,作为大蒙古国政治中心,宝日陶亥宫帐云集,又称鄂尔多斯,蒙古语“宫帐群”之意。满都鲁汗封侄孙孛儿只斤·巴彦蒙克为孛罗忽济农、癿加思兰为太师。1476年,癿加思兰太师(满都鲁汗将与满都海哈屯所生博罗克沁公主嫁其为妻)攻杀巴彦蒙克孛罗忽济农,霸其妻锡吉尔,子孛儿只斤·巴图孟克(达延汗)为遗孤。1479年,孛儿只斤·满都鲁逝世,无子嗣,侧妃满都海哈敦(蒙古汪古部绰罗克·特穆尔之女)找到满都鲁汗兄阿噶巴尔济汗孙巴彦蒙克孛罗忽济农之子,时年5岁的孛儿只斤·巴图孟克,维护了孛儿只斤·忽必烈嫡系世传。1487年,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亲政,尊称“达延汗”。

1510年,达延汗中兴,在八白室前举行盛大祭典。达延汗分封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为济农,领右翼3万户,驻帐鄂尔多斯万户。1519年,巴尔斯博罗特济农逝世,长子孛儿只斤·衮必里克继位。1542年,衮必里克济农逝世,长子孛儿只斤氏·吉囊继位,统领鄂尔多斯万户。1571年,吉囊济农逝世,长子孛儿只斤氏·布延巴图尔继位。1573年,布延巴图尔济农被收降的辉特部首领额色勒贝所杀。1578年,长子鄂尔多斯万户领主孛儿只斤·博硕克图袭济农。1626年,博硕克图济农逝世,次子孛儿只斤·额璘臣(达延汗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济农五世孙)继位。

1628年,大蒙古国林丹汗率部西迁,进攻右翼,废除孛儿只斤·额璘臣的济农爵。1644年,鄂尔多斯万户领主孛儿只斤·额璘臣率部归附清廷。1649年,清廷将鄂尔多斯万户分左、右翼,设6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封孛儿只斤·额璘臣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伊克昭盟盟长,招集鄂尔多斯诸部首领会盟王爱召,伊克昭盟据此得名。

No.5

土默特万户

土默特,“土默”蒙古‎语“万”之意,“特”是复‎数词。万户是蒙古帝国军民合一的组织,由千户制演变而来。1510年,达延汗设右翼土默特万户,由达延汗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世袭统领。土默特万户辖蒙古勒津(满官嗔)、多伦土默特(多罗土蛮)、畏吾儿沁(畏吾儿)、乌古新(乌审)、乌鲁特(兀鲁)、弘吉喇特(王吉喇)、巴岳特(叭要)、巴林、麻古明安(茂明安)、达拉特(打郎)、杭锦等12部。

1542年,达延汗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济农次子孛儿只斤·俺答(又称阿勒坦汗)统领土默特万户。1550年,孛儿只斤·俺答亲征明朝,兵临北京,史称“庚戌之变”。随后,率部驻牧丰州。从此,该地被称“土默川”。1559年,占领青海。同年,孛儿只斤·俺答迎娶9岁的土尔扈特部首领奇喇古特·哲恒阿哈之女奇喇古特·那颜出为妻,即三娘子。1572年,孛儿只斤·俺答召集工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阳,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城池,1575年竣工。城池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因城墙用青砖砌成,取名"库库和屯",又译"呼和浩特",蒙古语"青色的城"之意。呼和浩特地处交通枢纽,既是通往漠北的重要驿站,也是中原通往西方的要道。

1576年,阿勒坦汗邀请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到青海讲经,受蒙古诸部广泛尊奉。1578年,阿勒坦汗赠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尊号,并追认了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朱巴(宗喀巴的八弟子)、第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达赖”蒙古语“海洋”之意,比喻学识之深厚。1582年,阿勒坦汗逝世,长子孛儿只斤·乞庆哈继位。1586年,孛儿只斤·乞庆哈逝世,长子孛儿只斤·扯力克继位。1588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圆寂,弥留时所示翌年转世蒙古地区。1589年,阿勒坦汗之孙孛儿只斤·苏密尔的夫人育一子,被认定为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的转世灵童。1602年,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卜楞寺派代表前往呼和浩特迎接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入藏。1604年,在热振寺举行了盛大坐床大典。

1607年,土默特万户领主孛儿只斤·扯力克逝世,长孙孛儿只斤·卜石兔继位。1628年,大蒙古国林丹汗西迁,攻占呼和浩特,土默特万户领主阿勒坦汗五世孙孛儿只斤·卜石兔卒于河套,长子孛儿只斤·俄木布摔残部归附清朝。1632年,喀尔喀万户首领却图汗占据青海的土默特领地。

No.6

永谢布万户

1271年,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改国号“大元”。“永谢布”源自汉语“云需府”的音译。云需府,官署名,隶上都留守司,1315年设,掌守护察罕脑儿行宫(又称西凉亭)及行营供办之事。永谢布十部辖:阿速、哈喇嗔、舍奴郎、孛来、当剌儿罕、失保嗔、叭儿廒、荒花旦、奴母嗔、塔不乃麻。1368年,中原局势彻底失控,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儿退回漠北。1436年,卫拉特部首领绰罗斯·脱欢太师征服永谢布十部。

1449年,大蒙古国岱总汗、太师绰罗斯·也先与明军在土木堡激,战俘获明英宗朱祁镇。永谢布首领布库索尔逊因将俘获明英宗一事泄漏与绰罗斯·也先母亲敏答失力(明朝苏州人)被处死。1452年,岱总汗征讨太师绰罗斯·也先兵败被杀。1453年,绰罗斯·也先自立“大元田盛大汗”。1454年,被巴图特·阿剌知院联合永谢布领主布库索尔逊之子巴郭攻杀。同年,喀喇沁·孛来攻杀巴图特·阿剌知院,拥立岱总汗幼子孛儿只斤·马可古儿吉思为帝,尊称“乌珂克图汗“,自任太师专权。

1465年,乜克力部癿加思兰、亦思马因、亦不剌等东迁河套地区,成为永谢布三领主。同年,太师喀喇沁·孛来杀乌珂克图汗。随后,翁牛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毛里孩杀喀喇沁·孛来,拥立岱总汗长子孛儿只斤·脱古思猛可为帝,尊称“摩伦汗”,自任太师专权。1466年,摩伦汗进攻孛儿只斤·毛里孩,兵败被杀。1475年,岱总汗异母弟孛儿只斤·满都鲁被部众拥立为帝,尊称“满都鲁汗”。1479年,满都鲁汗逝世,无子嗣。侧妃满都海哈敦找到满都鲁汗兄阿噶巴尔济汗孙巴彦蒙克孛罗忽济农之子孛儿只斤·巴图孟克,维护了孛儿只斤·忽必烈嫡系世传。同年,太师癿加思兰被族弟亦思马因所杀,续太师。1483年,满都海哈屯与幼主孛儿只斤·巴图孟克杀太师亦思马因。

1487年,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亲政,尊称“达延汗”。永谢布领主亦不剌继太师。1509年,亦不剌太师杀达延汗次子、右翼济农孛儿只斤·乌鲁斯博罗特。1510年,达延汗征伐太师亦不剌,永谢布十部只剩喀喇沁、阿速特两部,亦不剌逃往青海。达延汗封十子孛儿只斤·乌巴繖察青统领永谢布万户。孛儿只斤·乌巴繖察逝世后,其两子孛儿只斤·阿济、孛儿只斤·实喇内讧相残,孛儿只斤·实喇被杀,无子嗣,孛儿只斤·阿济以杀弟罪被废。永谢布万户由孛儿只斤·博迪达喇(达延汗三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六子)世袭统领。

来源:中国阴山作家宣传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