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滨城区:实施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已有192名失能人员受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2 22:36 1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2日讯5月22日,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三大战役”暨“三大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到滨城区医保局党组书记赵建斌,滨城区医保局党组成员、医保事业中心主任耿红梅、滨城区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超先生。向大家介绍“全区民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2日讯5月22日,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三大战役”暨“三大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到滨城区医保局党组书记赵建斌,滨城区医保局党组成员、医保事业中心主任耿红梅、滨城区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超先生。向大家介绍“全区民生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耿红梅介绍,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完善全区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2025年3月滨城区正式启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现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滨城区医保局创新推出“主动发现”机制,通过大数据筛查、协同部门联动、社区网格员摸排等方式,精准识别有需求家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重点人群知晓率。5月区医保局联合各乡镇、街道开展居民长护险集中宣传月暨医保政策进基层活动,在10个乡镇街道进行巡回宣讲。通过政策解读、现场答疑、实例讲解等方式,为群众送去居民长护政策“及时雨”,推动居民长护政策惠及更多有护理需求的失能家庭。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照护负担,有效提升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截至目前,滨城区共有192名失能人员享受到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耿红梅介绍,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 原因长期处于完全失能或重度失能状态,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纳入保障范围。按规定参加滨城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的居民,经医疗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或预期6个月以上,通过评估认定为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3级(重度失能Ⅰ级)及以上的重度失能人员,经评估、公示后次月起享受长护待遇。居民医保待遇等待期内不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居民个人可向居住地乡镇(街道)医保工作站提出申请,也可由村(居)委会代办。所需材料为:参保人身份证复印件、参保人社保卡复印件、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申请表》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自评表》、住院病历复印件或有效诊断证明。由受委托的商业保险公司组织开展失能等级评估,评估结果在“滨城医保”公众号进行公示。试点期间,每月评估一次。

滨城区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设置居家护理、机构护理、医疗专护三种服务模式。

医疗专护实行按床日定额包干结算,医保基金按照每床日总费用70%的标准支付。在一、二、三级医疗专护机构,每床日总费用标准分别为120元、140元、160元;机构护理实行按床日定额包干结算,标准为每床日总费用40元。

居家护理的参保人员接受护理服务人员上门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及医疗护理服务,参保人员根据自身护理需求选择护理服务项目。享受居民护理的失能人员按日定额结算,标准不超过20元/日,其中医疗护理服务项目据实结算,月支付限额300元。护理机构每月上门服务次数不少于6次,其中医疗护理服务不少于2次。

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不设起付线,实行限额管理,待遇支付水平原则上控制在70%。

耿红梅表示,滨城区居民长期护理保险不仅是一项民生政策的落地实施,更是一份对失能人员的关爱与责任,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切实减轻了重度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的护理负担,有效提高重度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随着长护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相信会有更多的失能人员从中受益,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闪电新闻记者 周建辉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