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南宁市多所学校开展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覆盖学科教育、家庭教育、文化传承、体育健康等领域,通过项目式学习、沉浸式体验、家校协同育人等多元路径,深化五育融合,构建起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南宁市多所学校开展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覆盖学科教育、家庭教育、文化传承、体育健康等领域,通过项目式学习、沉浸式体验、家校协同育人等多元路径,深化五育融合,构建起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01
阅读启智 书香浸润心灵
南宁市部分学校将趣味比赛和活动融入教育场景,以阅读素养提升思维品质。
南宁市青秀区开泰路中学举办“‘语’你同行 ‘数’你最棒 ‘英’你精彩”趣味知识大赛。语文学科设“诗句我知道”抢答、“理解性默写”、“飞花令对决”项目,以诗词挑战激发学生文学兴趣;数学学科开展的“抢答对抗赛”,在趣味互动中融入思维训练;英语学科创新开展“你比划我来猜”竞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此次大赛通过趣味竞赛形式,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反应力、表达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南宁市青秀区开泰路中学学生进行“你比划我来猜”竞赛。
南宁市青秀区桂雅学区小学生英文阅读素养风采展示活动在南宁市越秀路小学举办,吸引200多名三至六年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以绘本演绎、即兴朗读、思维导图绘制等形式,打造沉浸式英语学习场景。活动中,三、四年级选手用流利英文作自我介绍,借助道具服装生动地演讲;五、六年级选手即兴朗读绘本并手绘思维导图剖析故事脉络……孩子们在舞台上锤炼口语、训练语言逻辑,既展现了英语能力与思维素养,又收获了自信与成长。
南宁市青秀区桂雅学区小学生英文阅读素养风采展示活动在南宁市越秀路小学举办。
南宁市民乐路小学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第十四期“快乐家长工作坊”系列活动,助力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中,讲师阐释正面管教理念,家长分享育儿愿景并制定公约,拉近与孩子的关系。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让家长体验不同沟通方式的效果,推动家长向“学习型父母”转变。此外,还围绕“错误目的表”引导家长剖析孩子行为动机、回应情感需求。活动以体验式学习、互动讨论等形式,让家长在实践中掌握正面管教技巧,为孩子营造了温暖智慧的成长环境。
南宁市民乐路小学家长们参与启发式提问的角色扮演。
02
多元体验 感受文化魅力
各学校通过开展博物馆宣讲、体验非遗等活动,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日,广西民族博物馆宣讲队走进南宁市桂雅路小学开泰校区,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宣讲员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讲述博物馆的起源、发展等知识。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知识抢答和铜鼓体验环节,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播下热爱的种子。
南宁市桂雅路小学开泰校区学生参观体验现代定音铜鼓。
南宁市邕宁区康岭路小学与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的60名师生前往那贵芭乡土文化传承基地开展“非遗陶韵 行走课堂”普特融合陶艺研学活动。孩子们在国家级陶艺师的指导下,学习陶艺制作技巧,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掌握了陶泥的特性,并制作出陶杯。孩子们在协作互动中增进理解、共同成长,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协同发展的沃土。
陶艺师为南宁市邕宁区康岭路小学学生演示拉坯过程。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开展“涌泉”杯经典诵读比赛。七年级学生深情演绎《沁园春·雪》等作品,抒发豪迈之情;八年级学生通过《木兰诗》课本剧和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名著阅读竞赛等,让经典作品焕发时代新意。学生们还展示了手抄报、思维导图等阅读成果,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了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为文化育人注入动力。
03
科技体育 促进全面发展
各校组织开展科技互动、运动健康活动,丰富育人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南宁市凤翔路小学教育集团组织师生前往广西科技馆,参与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繁星科普讲堂”青少年人工智能专题讲座。师生聆听了《交个新伙伴:探索AI知识获取的超能力》《中小学生如何合理使用AI大模型》等专家讲座,学习如何利用AI工具优化学习计划、构建知识库,解决实际问题。师生们还参观了“解码AI拥抱未来”人工智能科普展,通过互动体验、实物模型等形式,进一步了解AI技术的前沿成果。
南宁市凤翔路小学教育集团师生参观“解码AI拥抱未来”人工智能科普展。
南宁市沙江小学举办乒乓球比赛。乒乓球台前,一对对双人组合配合默契,并肩作战,积极应战。选手们你来我往,反应敏捷,小球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观众加油声不断,现场气氛热烈。比赛以球为媒,以运动精神激发校园活力,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健康与友谊。
南宁市沙江小学学生在进行乒乓球比赛。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