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巴冲突走向一直是一个很神奇的事,可能会有人问冲突不是结束了吗?没错,已经结束了,可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此——如果说巴基斯坦打下了印度战机,然后宣布在此次冲突中获得胜利,这没什么问题的话,那被打下飞机的印度也宣布自己获胜,甚至还为此开启了长达10天的全国庆祝活动,
序言
印巴冲突走向一直是一个很神奇的事,可能会有人问冲突不是结束了吗?没错,已经结束了,可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此——如果说巴基斯坦打下了印度战机,然后宣布在此次冲突中获得胜利,这没什么问题的话,那被打下飞机的印度也宣布自己获胜,甚至还为此开启了长达10天的全国庆祝活动,就显得有些过于抽象了。
咱们都知道印度人喜欢精神胜利法,可老哥,你家飞机当着全世界人的面被打下来,甚至还被编成视频广为流传,这种情况下到底是怎么能闭着眼睛硬说赢的呢?不管现实里发生了什么都可以“进亦赢退亦赢”,难道这就是印度赢学的最高境界——万物归赢?
只能说也许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吧,连赢都变得赛博化起来。
现在大家都在嘲笑印度,有人说现在这个世界,所有国家都在赢,美国主动挑起关税战后又主动和谈是赢、印度吃了败仗还是赢。
其实这也能很明显地表现出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思维差异,在中国人看来,输了就是输了,讲什么都不好使,甚至有时候赢得没那么多都还会反思一下。
那么,印度为什么要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他们输了的情况下,公然宣布自己赢了?难道他们不觉得丢人、不觉得这是无意义的小丑行为吗?答案就是印度还真不觉得这是“小丑行为”。
政治直播化
当下,世界政治都在极速地娱乐化、解构化,短视频时代更是将这种浪潮推向顶峰,于是催生出了终极形态——政治直播化、领导人网红化。
所谓网红,就是网络红人的简称。观看这个视频的朋友应该都见识过早期互联网吧?那个时候的网络平台,不少人为了火,各路牛鬼蛇神纷纷出现。在这个一切都短平快的网络上想要红,最需要的就是调动情绪以及带来冲击或者情感共鸣,所以“整活”就是一切,一切为了“整活”,没有节目效果的主播只能火一阵,然后极速地被其他更会整活的主播给筛下去。
信息爆炸的年代互联网上充斥着太多内容,很多人已经没有耐心再去看长文章或长视频,他们需要的是最能吸引人眼球、最劲爆的内容。因此“震惊体”和“标题党”诞生了。
在过去,信息传播是落后的,有时候皇帝都换了好几个,百姓还对此一无所知。在近代,人们获取消息的最大来源是报纸,通常情况下信息到手上时早已经过去一天、或者好几个小时;而当下,阿根廷总统米莱上一刻说要改革,下一刻上万公里之外的中国网友就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这样做的后果。
消息越来越快、舆论范围越来越广、所能创造的能量越惊人。
由此在美西方所谓的“民选国家”,就出现了舆论绑架政治的现象。
2016年开始,网络舆论就已经对美国大选选情造成颠覆性冲击,在正式开票之前所有的民调和媒体的主流声音全都是希拉里,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爆冷成为了新一届美国总统。他是真正意义上的“素人总统”,在此之前的美国总统哪怕专业性再差也多多少少有过从政经验,特朗普没有。不但如此,他还彻底打破了美国总统与美国选民之间的界限,亲自下场发帖实时与选民互动,并且将这种“传统”带到了现在。
特朗普第一任期里有做到什么吗?或者说拿得出手的政绩有多少呢?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无尽的关税制裁,以及注射消毒水预防新冠、懂王的名头以及冲击国会山。就这么一个完全没有太多实绩的人却在4年后,再一次如闪电般归来,种种的一切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美国选民不再只看候选人是否真做了哪些事,他们更多关注是否有趣、是否能够带来情绪价值。这到底是选总统还是选秀节目呢?
当然是选秀节目,所谓的西式民主走到最后也不过是重蹈覆辙,重新回到宗教年代。特朗普上任后发行虚拟货币、拿国家信誉炒股,但大家却认为他是个“好总统”。
特朗普并不是特殊的,政治娱乐化的年代类似的总统只会层出不穷,比他更早、更疯癫的大有人在,只不过他是美国总统所以吸引来的目光更多。而我之所以要讲解什么叫“领导人网红化”的原因也在于此,因为莫迪就是这样一个集大成者,战争起因是、过程是、结果更是。
印度版掩耳盗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在舆论宣传上形成了对其他国家的碾压姿态,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就能在书刊报纸还有新闻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类似于“哈佛凌晨四点半”、“德国良心下水道”、“美国孩子与中国孩子的夏令营”等等这类宣传文章,很多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对西方的盲目崇拜。
这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宣传在成体系出现时,普通人很难分辨真假。
尽管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但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无非就是网络,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实地探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印度人来说更是如此。
事情发生之后,印度政府都做了些什么?
在互联网上,刚开始传播印巴冲突中,印度飞机被打下来的新闻时,印度政府就要求马斯克封掉X上8000多个所谓“辱印”账号,许多印度大V闻风而动,要么说那些被击落阵风的照片是AI合成的图片、要么说是2016年的旧新闻、要么干脆直接说这些都是假的,别听风就是雨。
更多的印度网民杀奔外媒报道印巴冲突相关视频以及帖子下,开启轰轰烈烈的“辟谣”,并反过来造谣“中国武器没有摧毁印度武器,反而是印度摧毁了中国的防御阵地。印度武器好,中国防御系统不行”的假消息。
外网到处刷屏也就算了,他们甚至还在国内社交平台上“辟谣”。比如印度驻华大使馆5月7日就发了条动态说“请注意亲巴基斯坦社交账号传播的旧照片”,然后把被击落的阵风照片说成2021年发生的事情,当然遭到了中国网友的无情嘲笑。睁着眼睛说瞎话真不是谁都能干的,换成我们,别说外国人了、我们自己可能都会感觉丢脸,而印度从上到下都是如此厚脸皮,有时候真的不得不佩服他们强大的“不内耗”能力。
对国外尚且如此,印度国内就更是严管社交媒体了,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发不出去。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你是一名印度人,你早上起来的时候听说了印巴冲突,刚开始你听说自家的飞机被打掉了,但很快就发现熟悉的大V、主持人、电视台乃至于印度领导人都出来说没有这回事、是假新闻,紧接着冲突结束后,莫迪还宣布“为了胜利庆祝10天”。你看不到真实新闻、看不到掉落的飞机、看不到伤亡的印度人,能看到的只有大家为庆祝而欢欣鼓舞。
那么到这一步,这个印度人还会认为他们是输掉了战争吗?显然是不会的。
印度的多赢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这种情况,对大家来说都是最好的。
政治上战争的输赢都不能决定最终结果,还要看政治目的是否达到。莫迪挑起这么一场冲突到底是为了什么?之前分析的时候我提出过几点原因。
印度如今负债累累、经济下行,国内压力很大,莫迪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稳如泰山,他想靠一场战争来转移矛盾,巩固自己的地位。周边地区一直有各种各样的恐怖组织,印度认为这些恐怖组织都是由巴基斯坦扶持的,所以要狠狠地对巴基斯坦出重拳,以此减少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第三,本身就一直和巴基斯坦不对付,莫迪希望狠狠给巴基斯坦一个下马威。
第四,这点是我个人的纯猜测,开战前莫迪刚见过了特朗普、万斯也去印度见了莫迪、美国封锁巴基斯坦使用F-16,一系列操作下来很难不怀疑美西方有在背后给印度支持,想测测中国装备的水平。
那么现在,结果如何呢?
首先,印度内部矛盾和积压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庆祝胜利的狂热气氛喜爱,至少印度短时间内不会再出什么大问题。
其次对巴基斯坦以及袭击印度的恐怖组织来说,确实得到了震慑,巴基斯坦自己都说“本来可以损毁15架飞机,为了顾及印度人的颜面只打下了5架”。
最后,假如西方真的给了印度支持,看到这个结果也就安静了,毕竟他们已经测出了中国装备的强大实力。
巴基斯坦本来也没想与印度来一场大规模冲突,现在这种胜利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应该见好就收。中国也不希望爆发战争,印巴两国消停下来对地区局势改善有好处;美国那边特朗普说是自己阻止了战争,又赢了一次;印度宣布自己战胜老对头,赢了要庆祝10天;法国宣布是印度人用的不行飞机才会掉,自己没输。一轮下来没有人输,皆大欢喜。
本来嘛,之前的视频里我就说过这轮冲突不会扩大,除非印度死要面子突发恶疾。印度可是有核国家,谁也不想它到处发疯不是?现在看它在国内搞庆祝,大家也都各让一步让它自嗨。
末尾
最后,说到底现代“赢学”以及这种网红式政治在舆论上是一把好手,只要会整活、只要能搞出节目效果,那不管怎么输民众都会跟着起哄。
唯一的问题在于不能实战,遇到真货当即就可能被戳破垮台,印度这套掩耳盗铃的做法,之所以没人戳破,一是印度自己网络舆论管控得好,二是大家并不希望南亚发生大规模冲突,所以对印度的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印度的掩耳盗铃不可能轻易成功。
来源:墨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