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携西班牙佩波偶剧团,“偶剧+交响”献演“六一”儿童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2 20:05 2

摘要:“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深圳交响乐团也为大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份生动有趣的节日礼物——5月30日20时,由深圳交响乐团助理指挥方钟灵执棒,主持人金晶讲解,深圳交响乐团联合享誉国际的西班牙佩波偶剧团打造的“交响×偶剧”跨界音乐会——“西班牙佩波偶剧团·儿童节音乐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深圳交响乐团也为大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份生动有趣的节日礼物——5月30日20时,由深圳交响乐团助理指挥方钟灵执棒,主持人金晶讲解,深圳交响乐团联合享誉国际的西班牙佩波偶剧团打造的“交响×偶剧”跨界音乐会——“西班牙佩波偶剧团·儿童节音乐会”将在深圳音乐厅上演。

音乐会海报

演出上半场为本杰明·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下半场为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通过交响乐与偶剧的深度融合,本场音乐会将为大小朋友们开启一场兼具艺术性与趣味性的视听之旅,在琴弦与丝线的共舞中,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艺术的种子。

西班牙佩波偶剧团

据介绍,西班牙佩波偶剧团创立于1989年。剧团核心成员桑蒂·阿纳尔与安娜·费尔南德斯作为艺术搭档合作已逾25载,共同创作的众多原创剧目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国际舞台。偶剧团创造了一种将交响乐介绍给观众的特殊形式,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和舞蹈共同构成了他们的舞台制作,进而呈现出专属于佩波的诗意剧场。剧团至今已与全球40余个顶尖交响乐团建立合作,包括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等。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又名《珀塞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是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1946年受英国政府委托,为其教育纪录片《管弦乐队的乐器》谱写的交响乐经典。作品以布里顿标志性的教学性与艺术性交融的笔触,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启蒙之作。作品创作灵感源自17世纪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为戏剧《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配乐中一段活泼轻快的舞曲,布里顿将这段轻快的旋律提炼为核心主题,通过生动解说与变奏段落,以及极富创意的器乐变奏与恢弘赋格,逐步引导青少年在交响织体中了解管弦乐队的声部构成。1946年10月15日,该作品于英国利物浦首演后,迅速风靡全球,其录音版本跨越数代传播,至今仍是青少年接触交响乐的经典教材。

《彼得鲁什卡》又名《木偶的命运》,是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该作品诞生于作曲家成名作《火鸟》之后,在其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既延续了《火鸟》的创作脉络,又为《春之祭》的突破性创新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斯特拉文斯基个人艺术风格的成熟蜕变。剧中音乐以富于节奏动力著称,配器技法大胆采用尖锐而粗粝的音响效果,旋律充满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情,尤其在对打击乐器和铜管乐器的使用方面有很多开创性的贡献。该作品是斯特拉文斯基最为人喜爱的作品之一,是其作品中最具艺术魅力且广受赞誉的舞台杰作。

文 | 记者 王俊

图 | 深圳交响乐团提供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