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生活的囚徒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2 14:14 2

摘要:文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对人性的挖掘以及对生活的提炼。长篇小说可以在宏大的构架下,慢条斯理地讲述,中短篇小说受篇幅所限,没有太多的铺垫与琐碎的过程,须得抓住生活的一点,痛下猛药,高度浓缩,提纯揭露出生活的某个真相或某种意向。

文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对人性的挖掘以及对生活的提炼。长篇小说可以在宏大的构架下,慢条斯理地讲述,中短篇小说受篇幅所限,没有太多的铺垫与琐碎的过程,须得抓住生活的一点,痛下猛药,高度浓缩,提纯揭露出生活的某个真相或某种意向。

鲁迅、契诃夫、莫泊桑、 欧·亨利、契弗、特弗雷、凯雷特都是中短篇小说的高手,各有各的特点。特弗雷算是一位个性突出的作者,以《生活的囚徒》为例,作者无疑是一个人性与生活的深度观察者

为了不剧透,笔者在此不复述书中的故事,只谈一点感受。在特弗雷的笔下,所有生活的表象之下,都隐藏着太多的算计、心机、权衡、隐忍,总体而言,生活如泥潭,人人皆囚徒,美好与纯真是不存在的,如同帕慕克《纯真博物馆》的隐喻,纯真只是博物馆中的展品,供人观瞻与怀想。和莫泊桑的悲悯、 欧·亨利的反讽不同, 特弗雷意在揭露,用尽气力榨出主人公隐藏在袍子下的小来,让其体无完肤。

特弗雷提示的是人生的部分真相,你我都是生活的囚徒, 正如本书的内容简介:“每个故事都揭示了人们在欲望和命运交织的网中挣扎,退一步意味着失去,进一步又伴随着代价。这些故事的主题贯穿始终——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囚徒。”

特弗雷讲述的故事虽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毕竟是部分的真相,会直击人心,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无趣与无常,但读者无需悲观,你只要勇敢地直面,并努力从惨淡的人生中寻找美好。毕竟,美好也是客观的存在,并带给人前行的希望与力量。

《family sins and other stories 》直译为“家庭罪恶和其他故事”,应该有宗教的背景,译者根据全书风格,译为“ 生活的囚徒”,符合作品主旨。

来源:十堰宝睿绿松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