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这样一种神奇的眼镜,它除了接打电话、听歌、拍视频,还可以使用语音交互让AI助理帮助安排工作日程,或开启百科问答、学习辅助、外语实时翻译、语音导航及娱乐等功能。
5月22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盛大开幕。
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以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共6000多家机构准时赴约。
从紫云山到深圳湾,来自我区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15家企业组团参展,惊艳亮相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5号馆安徽馆,参展企业数创我区历史之最。
有这样一种神奇的眼镜,它除了接打电话、听歌、拍视频,还可以使用语音交互让AI助理帮助安排工作日程,或开启百科问答、学习辅助、外语实时翻译、语音导航及娱乐等功能。
作为发布了国内首款搭载AI大模型的AI眼镜的科技公司——李未可科技,在本届文博会上带来了两款AI眼镜——李未可S3和李未可City。时尚的外观、轻巧的设计、智能化的体验,让现场佩戴体验后的观展游客大呼神奇。
总部位于我区中国视界产业园的李未可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致力于“为年轻人打造的国内AR科技潮牌”公司。2024年,该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款搭载AI大模型的智能眼镜Chat。与此同时,李未可科技还发布了面向可穿戴设备的WAKE-AI大模型平台,打通从语音识别到多模态交互的全链路。
如今,李未可科技的产品矩阵已覆盖三大形态:纯语音交互眼镜、“语音+摄像头”眼镜、“语音+摄像头+光波导显示”的AR眼镜,形成“轻量化、场景化、普惠化”的独特优势,在商务、文旅、教育、娱乐、养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X射线在出土文物碎片的保护、研究和修复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其应用基于X射线的穿透性、成像能力和材料分析特性。”安徽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款X射线检测设备,也亮相此次文博会。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博斯勘”文物CT扫描检测设备,通过采用可选的成像探测模块,结合高精度运动平台,可获得文物内外部结构信息,快速检测和分析隐藏缺陷。
该产品还可搭载在汽车上,成为移动式X光集装箱检测车,灵活适合于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鉴定、文物复制、文物档案及文物交流等多场景应用。通过科技赋能,“唤醒”沉睡千百年的文物。
此外,该公司还带来了一款PX4343型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作为自主研发的新型X射线检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灵活机动的特点。
华光影像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是国内具备研发制造广播级超高清摄像机的企业,产品曾应用于诸多重大活动的8K直播,包括北京冬奥会、巴黎奥运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和央视春晚等。
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千眼狼”高速摄像机,基于高速视觉感知与测量技术创新,打破国外垄断,加速推动国产仪器的替代进程,自主创新诠释“安徽速度”。
此次文博会上,这两家企业带着自家的硬核产品精彩亮相。
同样是光影的“绝技”,还记得合肥骆岗公园夜晚酷炫的激光表演吗?没错,那个扮靓合肥夜空的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也带来了他们的新产品——全色激光多功能一体机。
该产品可根据不同需求,打造适配应用场景,如未来教室、移动办公、家庭影院等。其中,未来教室通过全场景课堂应用,打造适配各类学科的常态化教室形态以及高阶未来教室形态,为各学段各学科教育全面赋能。
安徽新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美丽科学”展台主要展示了科学可视化作品及科创科普文旅融合新业态模式。观众在现场可以看到以“九章3号”系列量子原型机、科学可视化视频为代表的作品《科创之美》,以及“美丽科学”科学艺术系列数字作品。
“请在触摸屏上操作,发挥想象力,尽情创作吧!”在安达创展的展台前,借助《神笔马良》这一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采用自研轻量化AI模型实现低延迟创作,为现场观众的创意插上现实的翅膀……
据了解,我区此次参展的15家企业展台主要集中在安徽馆的文化平台载体建设板块。该板块重点展示我省推动园区基地优化整合、提质增效的最新成果。
今年3月,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揭牌,园区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唯一的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全省唯一的创意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2024年,全区文化产业主营收入突破500亿元。计划到2027年,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产业规模突破千亿,规上企业超200家,亿元以上特色文化楼宇10座,培育和落地上市(含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15家,建成10个以上具有集聚辐射力的产业承载平台,力争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