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革命战争年代百姓推着独轮车支援前线,到和平时期子弟兵用血肉之躯筑堤抗洪,“军民一家亲”的深情早已融入中国共产党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底色。如今,在三河街道互助社区,一群佩戴红领巾的孩子们正以纯真的方式,续写着这份深厚情谊。他们是“小红花”儿童国防志愿服务
从革命战争年代百姓推着独轮车支援前线,到和平时期子弟兵用血肉之躯筑堤抗洪,“军民一家亲”的深情早已融入中国共产党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底色。如今,在三河街道互助社区,一群佩戴红领巾的孩子们正以纯真的方式,续写着这份深厚情谊。他们是“小红花”儿童国防志愿服务队的小队员,他们用画笔描绘军人的英姿,用歌声传递爱国情怀,用温暖的拥抱致敬退伍老兵,让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更加生动鲜活。
深耕国防教育,播撒红色种子
互助社区地处交通要道,辖区内驻有多支部队,军民共建的传统由来已久。2024年5月,随着“红色先锋”社区建设的推进,互助社区通过线上线下招募,选拔了一批8至15岁的青少年,正式成立“小红花”儿童国防志愿服务队。
如何让国防教育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社区探索出“体验式+场景化”的教育模式。在军营开放日里,现役官兵化身“国防课堂导师”,用戍守边关的坚守、抗震救灾的英勇,为孩子们讲述军人的担当;退役老兵则作为“历史讲述者”,小心翼翼翻开珍藏的军功章盒,用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让孩子们真切触摸到革命先辈滚烫的信仰,将爱国精神的火种播撒在少年心田。
“原来军人的奉献不仅是电视里的样子,更是真实的故事。”一位小队员在活动后写道。
践行志愿精神,绽放青春光芒
“小红花”们不仅是国防教育的受益者,更成为社区治理的“小先锋”。短短数月,这支队伍已策划了18场双拥共建活动,像一颗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温暖的涟漪。
在“童心筑梦 双拥情深”军营开放日中,孩子们第一次近距离触摸军事装备,目睹解放军叔叔整齐划一的队列训练,眼神里满是崇敬;“薪火相传守初心”家风馆参访活动中,他们驻足于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前,感受廉洁自律的精神力量;“小手拉大手 环境我守护”志愿行动中,孩子们和军人叔叔一起清理社区角落,让环保意识在劳动中悄然萌芽。
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更带动了更多家庭参与社区共建。一位家长感慨:“孩子回家后,主动讲军人的故事,还说要像他们一样有担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深化军民共建,共绘和谐新篇
近年来,互助社区始终践行“军有所需,民有所应”的理念,用心用情为部队排忧解难,推动双拥工作不断深化。2024年1月,社区荣获新都区“先进退役军人战旗红志愿服务队”称号,社区工作者黄杰获评“先进退役军人战旗红志愿者”;同年7月,社区党委书记陈燃被授予成都市“最美拥军人物”荣誉称号。
“小红花”儿童国防志愿服务队的茁壮成长,正是互助社区创新双拥工作的生动缩影。未来,社区将继续拓展军民互动平台,丰富活动形式,让军民团结之花开得更加绚烂,为新时代双拥工作谱写更温暖的篇章。
来源:品味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