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次ATS大会中,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罗远明教授团队为大会带来了多篇重要论文,其中有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负荷影响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治疗时压力选择二项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受到瞩目。
“扬中华韵味,传专家洞见”
2025年5 月16 日~5月21 日,美国胸科学会(ATS
)年会于旧金山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肺部疾病、重症监护与睡眠医学领域的最高级别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吸引来自70 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汇聚7000
余项研究成果,充分展现全球在肺血管疾病、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及创新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在本次ATS大会中,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罗远明教授团队为大会带来了多篇重要论文,其中有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负荷影响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治疗时压力选择二项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受到瞩目。
罗远明教授分享
罗远明教授接受医脉通采访
PART.01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额外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负荷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creases Inspiratory Load in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研究背景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常伴有静态和动态过度充气,导致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增加吸气负荷。既往的研究发现CPAP 可降低食管压(Pes)变化,从而普遍认为CPAP 可降低呼吸负荷。然而,食道压受肺容量,呼吸流速和CPAP的直接影响,不能反映CPAP对呼吸负荷的影响。罗远明教授团队采用自己发明并被国际同行公认的膈肌肌电技术和创新的肺容量测定方法,重新评估了CPAP 对COPD患者呼吸负荷的影响。
纳入19例(年龄64±9岁)中重度COPD患者(FEV1 %, 41±11 %)。采用带食道囊和胃囊的多导食管电极导管同时记录膈肌电(EMGdi)、食道压, 准确测量不同CPAP水平(0、4、6、8、10 cmH2O)下的呼吸中枢驱动,肺容量变化,呼吸困难的感觉。
研究结果
食道压随CPAP升高有所下降,但肺容量却显著增大。EMGdi随CPAP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
研究结论
CPAP治疗下COPD患者的吸气负荷实际是增高而不是传统观点的减低,在使用CPAP辅助呼吸时应注意其对呼吸负荷的影响。
PART.02
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时压力设定的简化
CPAP Pressure Titration Could Be Omitted
研究背景
OSA患者通常采用自动或人工压力滴定后设定CPAP水平。然而,尽管自动滴定产生的最低有效治疗压显著高于人工滴定压 2-5 cmH2O,二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几乎相同。由于大部分病人通过人工压力滴定产生的最低有效治疗压是10 cmH2O以下,我们猜测大部分病人可免去压力滴定,直接用固定10cmH2 O CPAP进行初始治疗。研究方法与结果
➤重度OSA患者29例(年龄44.4±12.0岁,BMI 30.9±4.9 kg/m2,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70.8±17.2 事件/h),根据5晚的在家自动压力滴定或1晚的实验室自动压力滴定,其90%的自动压力为11 cmH22O)。所有患者在10 cmH2 O的固定CPAP下进行全夜睡眠多导图检查。➤2例患者治疗前AHI分别为66.9事件/h和79.3事件/h,在10 cmH2O治疗后分别为13.2事件/h和12.2事件/h。 其它27例受试者在固定CPAP机10 cmH2 O治疗下的AHI均低于10事件/小时。
➤对固定CPAP10 cmH2O喜爱的患者数量与对自动CPAP喜爱的患者数量相似(p
研究结论
CPAP 压力固定于10cmH2O可用于治疗绝大多数重症患者,即使自动压力滴定值高于10 cmH2 O。专家简介
罗远明 教授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博士,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FRCP)。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教授,广州医科大学特聘教授。曾被遴选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杰出专家,现任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参与欧洲呼吸学会(ERS)2019年呼吸功能检测指南制定,美国胸科学会(ATS)2024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研究指南制定,现任美国睡眠学会(AASM)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指南专家组指导委员会委员(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
长期致力于呼吸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兼具临床医生、生物医学工程教授身份。曾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荣获广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24)、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一等奖。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如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Chest、Thorax 等发表众多原创性论文,获得国内外专利二十多项,成功研发出呼吸中枢驱动检测导管、呼吸功能检测仪、创新氧疗装置、睡眠呼吸暂停治疗仪等呼吸系列产品。
其原创研究成果,如呼吸中枢驱动检测方法已成为国际“金标准”,写入医学教材及美国、欧洲等权威疾病诊疗指南。所发明的呼吸中枢驱动检测导管已在全球广泛应用,目前美国哈佛大学、梅奥诊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国王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以及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机构均使用其发明的产品。英国帝国理工大学(QS 2025全球排名第二)曾连续多年派出临床医学生到其课题组学习临床研究与创新。
曾多次应邀在世界睡眠大会、美国胸科学会年会、欧洲呼吸学会年会、亚太呼吸学会年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上担任主席或特邀演讲专家,被国际同行誉为引领呼吸功能与睡眠医学领域发展方向的国际级专家。
参考文献
1.Lu Wang, He Baiting, Luo Yuanming, et 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creases Inspiratory Load in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S 2025
2.Wei Qishan, Liang Shanfeng, Luo Yuanming et al.
CPAP Pressure Titration Could Be Omitted
. ATS 2025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