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一个劳模工程师的物联网“中国芯”征程——记天津市劳动模范邢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2 19:17 2

摘要:记天津市劳动模范邢钺从0.35亿到5.775亿2021年初春,在鲲鹏公司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某间狭小办公室里,邢钺和鲲鹏公司经营管理层盯着财务报表上的数字陷入沉思:公司创建后就遇到疫情爆发,研发投入像无底洞,市场又难以打开,账面的资金仅能维持9个月,但物联网射频

劳模风采致敬每一位奋斗者一个劳模工程师的物联网“中国芯”征程记天津市劳动模范邢钺从0.35亿到5.775亿2021年初春,在鲲鹏公司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某间狭小办公室里,邢钺和鲲鹏公司经营管理层盯着财务报表上的数字陷入沉思:公司创建后就遇到疫情爆发,研发投入像无底洞,市场又难以打开,账面的资金仅能维持9个月,但物联网射频感知产业赛道竞争激烈,企业必须融资才能活下去。 当时,邢钺和公司的核心团队横下一条心,只有坚持“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这张王牌才能获得市场投资者的关注,要让“中国芯”成为物联网的“神经末梢”!由此,公司研发团队加快技术突破,融资团队积极寻找潜在投资者。两年内,公司先后研发完成超低功耗MTP存储器、ADS-B IN航空器自动识别防避撞芯片、自主标准射频识别芯片和标签及读写设备,这三项核心成果均是国内首创,打破国外垄断并填补国内空白。在研发团队日以夜继的实验过程中,邢钺还意识到未来反无人机技术将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均采用发射电磁波接受反射信号识别无人机,基于这样的考量,鲲鹏公司运用研发航空器识别芯片的技术,研发出国内首创无源感知反无人机方案,并和汽车厂家联合制造国内首台反无人机指挥车,得到各行业的青睐。 2022年,公司经过两轮市场融资,终于获得了1.3亿资金,公司市值升值16.5倍,连续两年获得“中国物联网企业投资价值50强”。 从单打独斗到制定行业标准

邢钺始终认为“物联网不是少数企业的战场,而是共建生态的星辰大海。”面对国内物联网标准体系尚未完善,企业多数参照国外标准执行的情况,他从企业组建起,就要求团队努力主导制定标准。如今,鲲鹏公司已主导制定16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就像在物联网射频识别的大海中点亮了一座座灯塔。为攻克射频识别芯片互联互通难题,他多次与研发团队交流边调试边完善参数,形成自主标准射频识别芯片、标签及读写设备,国内首次成体系的研发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射频识别产品。

让技术理想薪火相传

在鲲鹏公司的走廊里,挂着一张张企业发展历程的照片,其中既有声名显赫的行业泰斗,也有刚入职的年轻工程师。每年公司的评优会上,颁发“新锐”奖,邢钺都会鼓励新入职的青年骨干发愤图强,增强团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今,鲲鹏公司已培养出几十名物联网领域技术骨干,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9岁,他们在营销、研发、运维等关键岗位充分展现年轻人的蓬勃朝气。

在筹备国内首个省部级无源感知重点实验室期间,他联系多家高校院所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研究确定技术方向和技术路线,当得知天津市物联网职称评审缺乏专业评委机构时,他主动牵头组建天津市物联网职称评审专业委员会,搭建战略新兴产业人才提升平台。

平凡中的非凡坚守

在鲲鹏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邢钺注重培育创新自由的公平和民主氛围。团队从20多人快速增长,办公区越来越紧张,有人提出将员工学习室改造成工位,邢钺坚决反对,而是腾出自己的办公室给同事们使用。在他每天工作日记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细水长流的坚持。

鲲鹏公司成立5年来,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战略新兴领军企业、天津市瞪羚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天津市信创企业等资质。

在邢钺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工程师的坚守与突破。他用坚毅与果敢坚守着“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初心,在以智能芯片服务产业升级的征程中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自身的贡献,生动地诠释着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来源:津彩河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