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年前,《爱情神话》刷新了我们对上海女人的认知,都市风情如此风姿绰约、散漫闲适,与苦大仇深的中国传统电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大家好啊,我是恩小希。
三年前,《爱情神话》刷新了我们对上海女人的认知,都市风情如此风姿绰约、散漫闲适,与苦大仇深的中国传统电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那现代摩登又浪漫不羁的小资调调,那幽默风趣又不乏犀利的女性表达,使观众领略到中国电影少有的灵巧轻盈、天真曼妙。
现在,《爱情神话》导演邵艺辉又出新作啦!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01
《好东西》这是当下话题度最高的电影了,听说片方本来担心成本,结果在众多自来水的助推下票房节节攀升,现在已经奔着豆瓣9.1去了,堪称2024年度评分最高的电影,目前讨论度也很高。
【虽然我本人认为有些虚高了,8分差不多】。
如果说邵艺辉的前作《爱情神话》是女性主义电影的开胃前菜,那么《好东西》就是一道细腻鲜美的主菜,它继承了《爱情神话》的风格,二者皆是日常生活的提炼,不同之处在于,《好东西》更侧重展示女性独特的、不同于男性的生命体验。
电影《好东西》中出现的女人、男人和小孩的形象都是此前国产片较为少见甚至是还未出现的。
生活化的外壳,轻松幽默的白描,没有激烈的冲突,是很现实的女性处境,是很现实的社会话题。
短短的两个小时,我更像是获得了一场女性之间的鼓励,体会到女性的坚韧,女性的自由,女性的温柔,相同的也有女性的敏感和女性的感性。
温暖,流利,轻盈,勇敢,四两拨千斤。
如同豆瓣热评所说,像回到子宫一样舒适的电影,不用担心被冒犯。
尤其是获得了观众交口称赞的一段,导演巧妙地用音画对位的方式对女性无偿的家务劳动进行了美妙的致敬,铁梅煎蛋的声音是“暴风雨”,铁梅刷鞋的声音是“沙漠”,铁梅晾衣服的声音是“龙卷风”,铁梅收拾房间的声音是“挖掘机”……
导演借此表达对女性家务劳动的尊重、欣赏与赞美。
女性的声音,也是世界的声音。我们通常没有用这种方式去留意过、听见过、定义过这些属于女性的声音。
小孩猜的全是日月山川,现实却是铁梅的厨房与爱。
其实妈妈们的昼夜、厨房与爱里又何尝没有山川湖海?就凭你这句话,决定爱你一万年。
影片还呈现了很多议题,比如网络暴力、比如校园霸凌。
女导演邵艺辉以新女性主义散淡幽默的表达,借助一帮实力派演员的精准演技,触及当下社会“经济下行、生活艰难、婚姻破碎、爱情荒诞、养育迷茫、人性势利、网暴可怖”等诸多深刻困境。
但导演没有落入俗套而是轻盈地带过了。
只能说邵艺辉导演的表达能力太超群了不愧是科班出身!
充满灵性的都市生活细节,充满温度和真实感的大群戏,充满真正有态度的女性话题。
邵艺辉再次用生活流的日常琐事、错落有致的笑点,包装起先锋犀利的讨论:原生家庭、职场歧视、两性关系、月经羞耻……
把琐碎的生活炼成金,对矛盾和情绪的把控举重若轻。精准又幽默的文本俏皮地消解了性别、阶级等社会议题的严肃,却也让这些话题的探讨更加深刻有力。
同时也打破了各种对女性固有形象与男子气概的刻板印象。
最爱吃饭那场戏,幽默轻盈又火花四溅。女人们互相拥抱,男人们也去油成功。
看之前就知道小孩是梅婷的女儿,真的五官轮廓太像了,尤其是那个厚嘴唇。
02
好东西是典型的作者电影,如同前作爱情神话一样,每个角色都是创作者的分身,说着主创想说的话,表达的是导演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态度。
电影所传递的价值观非常具有正能量。
什么是好东西呢?能让你健康、愉悦的东西,就是好东西,这也是电影带给我们的情绪价值。
它是一种清新的女性都市电影,用女性主义的视角刻画了某种理想化的当代都市生活图景。因此,电影呈现出来的东西轻盈,为我们日渐沉重的生活注入一丝生机勃勃的、热烈的希望。
整部电影充满了善意与柔情,就连铁梅对下属、老师对茉莉都是提气的鼓励式教育,像被阳光普照,永远不会失去追求自由和正义的勇气。
看到一篇报道,《好东西》剧组从不熬夜加班加点,非常人性化,整个剧组氛围快乐又温馨,演员都舍不得杀青,这在中国拼命的剧组团体里,实属少见。
90后女导演不仅整顿了社会性别偏见,把History改写为Herstory,还顺便整顿了电影圈。
我觉得讲女性问题太片面了,她讲的不是女权而是平权,这个电影最触动我的点在于它鼓励人抛开社会的眼光,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像个小孩儿,干净正直充满幻想,而不是随波逐流,被社会大潮淹没。
男人也好女人也罢,是抛开刻板印象单纯做个人。
我们本来这里严重缺乏为女性造梦的电影——这里的“造梦”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一跃成为人上人,也不是身着华服仙气飘飘当仙女当白雪公主,而是令我们为自己的性别由衷感到自豪,同时向我们展示女性可以怎样生活。
而《好东西》在我眼中恰恰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我们也有自己的《芭比》了!
虽然《芭比》是一部虚拟的童话电影,但对男权世界的高级嘲讽、对女性世界的理想建设都如出一辙,并且都以类型化和流行元素为包装,将女性主义的内核和真义普及给大众。
两部电影都指向了未来女性组建的新世界,闪耀出理想主义的光芒。
对女性表达激赏,但也不排斥男性。
《芭比》和《好东西》都展现出多元、包容、平等、乐观、友好的生态女性主义观。
某种程度上,邵艺辉身体力行了一种哲学:如果你对这个世界不满意,那么你就自己去创造啊。
谁痛苦,谁改变,抱怨,恨,解决不了问题。拿出行动力,去建设去创造,你想要的新世界。
03
女性导演的作品,在2024年开始集中爆发,被越来越多的观众看见并喜欢。
“女性群体开始对很多事情有所反思,有所觉醒,先是有了大家观念和思潮的基础,然后就会有更多的女性在做事,行业内也才更愿意去跟女导演、女性创作者合作。”
“这是一个不可抵挡的趋势”。
作为女性,我真的非常高兴可以看到优秀女导演的大银幕作品,希望可以看到更多。
女性视角的呈现非常温柔细腻,充满了很多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电影也没有像一些人说的在刻意挑起性别对立,而是希望女性的存在是可以被看到的,女性面临的问题是不被忽视的。
说是电影挑起男女对立的,反正我那一场无论男男女女都看的很开心,笑声不断,完全没觉得被冒犯到。
《好东西》只是破除了旧习气而已,展现了本该男女平等的性别态度,还原日常生活中本就多种多样的男人、女人,并没有矫枉过正。
就像电影里铁梅可以接受没有工作在家带孩子的家庭主夫,只是前夫自己接受不了传统的主流性别定位而选择了离婚。
男女不是对立的,我们的敌人是傲慢的权力,是不礼貌的言行,是粗暴的对待,而不是性别本身。
这部电影并不是在宣扬男女对立,反而是为好好对话创造了一个可能的空间。
导演的视野不止于女性,更在于,讲述了一个正常的社会,该有的样子。
当然电影并不完美,许多评论已经指出有些悬浮,男性形象失真。
电影可能更加文艺,没那么现实,不符合下沉市场口味,小红书用户,比如一二线的白领女性会更加喜欢。
每个人都存在信息茧房,电影也有它的不同圈层和受众,对于被女性主义熏陶过的女性观众来说,《好东西》当然是达到了与当下观众恰逢其时的某种共识和默契,产生节拍精准、情绪呼应的共鸣效应和强烈震荡,带来一种女性观众快乐感染快乐的狂欢。
而对于固守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受众,《好东西》无疑是大胆、先锋和前卫的,它直率、坦荡、锐利,明晃晃地描画出都市饮食男女鲜活灵动的真实面貌,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和接受范围。
无论如何,《好东西》无需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正如邵艺辉所说:“能让你感到开心、平静、幸福的就是好东西。”
当热门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越来越少,中国电影由男导演所代言,我们需要《好东西》,也需要更多出自女性视角的作品,即便它没有那么“好”。
想象原本就很有力量,当有人这样去想了,去讲述了,才有可能改变。
先上牌桌,先得有声音,不断的出来更多的女性声音,才能精雕细琢出更好的声音,量变到质变。
确实,可能我们现在受困于这场游戏,但将来未必。
铁梅、小叶、小孩之间,是一种静水流深、彼此支撑、互相疗愈的女性情谊。
这是小孩的新选择,也可以成为千千万万女性的新选择:
是否被男人爱着没有那么重要,甚至是否被爱都没有那么重要。
你可以不玩他们的游戏,你可以自己制定规则。你可以不去学习怎么经营亲密关系,你可以不把自己套入“好女人”的这层壳里,你可以平衡不了家庭和事业,你可以做感情中的失败者,又怎么样呢?是多大一回事呢?
你生命中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小盒子,可以迸发出温暖,惊喜,连接,互动,灵感,胜利,澎湃的moment。
像小孩一样,不听从社会“女人该是什么样子”的规训,而是屏蔽外界的杂音,为自己而活:
你可以坚强,可以软弱,可以追求事业,可以留恋爱情,可以勇敢尝试,可以大胆放弃......
一切行动只需记得一个原则:
所有能让自己开心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你是什么样子,女人就是什么样子。”
不把标准放在别人手里,不被既有规则束缚圈定,不迷信通往爱的道路仅有“亲缘”和“性缘”。
放弃幻想,认清现实,通向“好”的答案就掌握我们自己手里。
希望我们都能好好长大,创造一个新的游戏。
那就是建立一个维护女性权益,性别平等,没有战争、没有暴力、没有歧视和不公的清朗明净的新世界。
因为,我们已经厌倦了旧世界里的旧故事,是时候去构筑新世界的脚本了。
这个游戏里所有人都有上台的权利也有做观众的自由。
点个在看,祝每一个人都勇敢自由,充满爱与力量,有不惧悲观的乐观,有爱意。
来源:恩小希的轻愈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