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8岁的陈琳是上海一家初创科技公司UI设计师,常年忙于工作,加班到九、十点,朋友圈窄,感情经历空白,这也是缘于她自身的一个原因,她是一名女同性恋,不过在2018年12月31日,陈琳被同事拉去参加了一场跨年聚会,在聚会上认识了气质独立的李婧,两人相见如故,相谈甚
28岁的陈琳是上海一家初创科技公司UI设计师,常年忙于工作,加班到九、十点,朋友圈窄,感情经历空白,这也是缘于她自身的一个原因,她是一名女同性恋,不过在2018年12月31日,陈琳被同事拉去参加了一场跨年聚会,在聚会上认识了气质独立的李婧,两人相见如故,相谈甚欢,之后两人又多次联系、见面,从音乐聊到了电影,陈琳不知不觉间喝了不少酒,氛围也渐感升温,她心中克制不住对李婧的喜爱,告了白。
告白后陈琳顿时酒醒,心有懊悔,不知如何是好,但令她欣喜的是,李婧竟然点头答应了,并留宿在了陈琳的住处,次日使用了陈琳的牙刷,陈琳并不介意,不过好景不长,2天后,陈琳发现李婧经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频繁出入酒吧,跟同性、异性都举止暧昧,让她难以接受,多次提醒李婧,李婧却不以为然,与陈琳争吵时更是不小心说出了自己的一个秘密——她是HIV阳性。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两人的争吵戛然而止,陈琳的脸色变了又变,脚步往后退去。李婧也反应了过来,顿时慌张,急忙解释:“我虽然是HIV阳性,但我一直在规律吃药,病毒载量已经不可测。”说着从包里翻找出了自己的复查报告,她的病毒载量已低于20 copies/mL,CD4+T淋巴细胞数量稳定在650 cells/μL左右,免疫功能恢复良好。
但陈琳根本不能接受,并想到她与陈琳共用过牙刷,心中生出了一缕巨大的恐慌,立马前往了医院。医生了解清楚她的情况后,建议她立即启动PEP疗程,给陈琳开了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阻断药,叮嘱道:“你要每天固定时间服药一次,连续28天,中途不能停。这期间尽量别喝酒,因为TDF和DTG代谢都涉及肝脏,酒精会增加肝脏负担。”
陈琳连连点头,按照医嘱服药,但服药当天,她就出现了轻微的恶心、头晕,肠胃也有些不适,心中倍感不安,很快又去看了医生。医生安慰她道:“这是很正常的服药反应,一定要坚持服药,不要停。”
陈琳丝毫没有懈怠,连续28天服用了阻断药,每天固定时间服药,没有再碰过一点酒,也和李婧彻底分了手,断绝了联系,并拒绝了一切社交活动,每天公司和家两点一线。在疗程结束当天,陈琳检查了肝肾功能,显示一切正常,并在疗程结束14天后做了HIV检测,结果为阴性。走出医院,站在阳光底下,陈琳长长的松了口气,可就在她以为自己的生活恢复正常时,意外再次发生。
2019年3月13日,陈琳刚做完提案,走出会议室时,她发现自己的双腿竟然有些发软,仔细一观察,又发现不是虚脱那种的发软,而是走一步、膝盖下沉一步,肌肉像拖着铅,坐回到工位,捏了捏小腿肌肉,以为是刚刚站得久的原因,并没有多想,打算继续做图,但盯着界面十几分钟,她的指尖却迟迟按不下快捷键,像是有个透明的罩子把思路和动作隔开了。
陈琳下意识把背放后靠,拿起旁边的咖啡杯喝了一口,却又感到肩背发紧,像长时间绑了绳,胳膊稍微一抬就拉扯得酸胀,放下杯子活动了两下肩膀,并捶了捶背,陈琳猜测是这段时间工作太忙、经常加班到十点的原因,这天便按时下了班回家休息。
然而晚上吃饭时她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胃口,嘴巴里一阵发苦,像吃了生药草,喝了杯温水都不见缓解,还渐渐感到皮肤温热,摸了摸额头也有些烫,翻找出体温计量了下,显示37.6℃,并吃了点退烧药躺下了。但体温迟迟没有下降,她平躺在床上,感觉到自己整个人像是陷在体内发酵的蒸汽中,肌肉渐渐发沉,虽然并没有感觉到骨节明显疼痛,却让人不愿动弹。
昏昏沉沉的睡过去,到凌晨四点,陈琳被冷汗憋醒,胸前像压了块湿毛巾,脑袋沉重,但却发现汗水浸湿了她全身的衣服,背脊黏腻,就连床单上都留下了汗渍,陈琳揉了揉太阳穴,穿着拖鞋准备去浴室冲个澡,却又感到全身的肌肉像被拧过,特别是大腿后侧和肩胛骨,每动一下都像拉扯筋膜。陈琳渐渐感到不对劲,向公司请假后准备刷个牙躺回到床上休息。
然而刷牙时她突然觉得一阵胸闷,像是心脏跳乱了一下,喉咙深处也开始泛起一种烧灼的刺感,漱口水更是刺激得她的整个口腔发疼,用镜子照了照,看见自己舌苔泛白且厚,让她的心里发虚,胸口的紧闷感也更加严重,走向沙发的几步心跳加快的像鼓点踩在胸口,耳边都隐隐响起低频的脉搏声,手心冒出冷汗。霎那间她想起来之前对HIV的了解,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嘀咕了一句:“这怎么可能呢?我明明都吃了药啊。”
但体温过了三天都没有降下来,她每天都从大汗淋漓中醒来,肌肉酸痛,就连关节都开始刺痛,而且她查看身体情况时发现手臂、腰部都长出了一大块皮疹,心中的恐慌感也越来越大,再也承受不住,开车前往了医院。医生了解清楚她的症状后,开口就是让她做个传染病四项检查,陈琳一听顿时不淡定了,紧张的对医生说道:“我之前是跟HIV患者共用过牙刷,但48小时内我就吃了阻断药,并连续吃了28天,也检测过HIV,是阴性的啊。”
医生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告诉她这是很正常的检查,不过陈琳再次做HIV检测,结果却显示阴性,她顿时如遭雷击,手拿着检查报告一个劲的颤抖,反复念叨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呢?”陈琳难以置信,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前往了往疾控中心进行确证实验,使用HIV-1/2 补充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陈琳的HIV-1抗体条带阳性,p24、gp41、gp120条带均阳性,确诊感染HIV-1型病毒。
进一步实验室检查显示其病毒载量为 157,000 copies/mL,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 328 cells/μL,CD8+细胞为 942 cells/μL,CD4/CD8比值为 0.35,提示其免疫功能已有一定程度受损。
看到这个检查结果,陈琳连椅子都差点踢翻,眼睛发红,嘴唇发抖,声音瞬间拔高:“怎么会这样?我就只跟她共用过一次牙刷,而且她有病毒不可测报告,CD4都恢复了,就算是这样,我也做PEP了,吃满了28天阻断药,一天没漏,都是固定时间吃的,也戒了酒,六周检测是阴性的啊,之后再没有过任何接触和共用生活用品的情况,把所有东西都扔了,我彻底没和她联系了,甚至都独来独往了,怎么突然又感染了啊?医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医生连忙安抚好她的情绪,同时也感到奇怪,PEP用于HIV暴露后72小时内的应急预防手段,服药越早越好,能有效阻止病毒在体内建立感染,陈琳又怎么会感染?医生面色变得严肃,详细询问了陈琳与李婧的接触细节以及服药和饮食情况,从中找到了真相。
医生深深地叹了口气,惋惜的说道:“你的防范意识很高,不喝酒不抽烟,及时服用了阻断药,但阻断并非100%,正是因为你在吃阻断药时忽视了关键2点,才会被传染,临床上有很多患者跟你一样,以为及时服药可让感染几率降到万分之一以下,却因忽视了这2点,结果非但没能阻断,反而让感染几率大大提升啊……”
第一,PEP阻断药的“启动前窗口”问题。
HIV通过共用牙刷传播虽极其罕见,但在牙龈出血、刷牙导致口腔微创的情况下,口腔内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理论上仍存在感染风险。如果这类接触发生在PEP启动前的24小时,病毒有机会进入体内并在局部黏膜建立初步感染灶,阻断药物的保护效果就会减弱。
PEP药物并非“神药”,它只能防止病毒在体内复制并建立系统感染,但无法逆转已经完成的早期“隐性感染”。换句话说,如果病毒已在陈琳服药前悄悄突破第一道屏障,它可能在服药期间被暂时压制,却未必完全根除。
第二,阻断药期间的胃肠吸收问题。
陈琳虽然每天都按时吃药,但她忽视了阻断药对“服药时机与吸收环境”的敏感性。PEP中的TDF和3TC需要足够的胃肠吸收才能发挥作用,而陈琳在前两周因低烧、恶心而多次空腹服药,并出现轻微腹泻。这在当时被她视为“正常副作用”,却没有意识到可能导致药效下降。
有研究显示,当TDF空腹服用、或伴随腹泻时,其血药浓度可能下降至正常水平的60%左右,若再叠加个体差异,就可能形成“药物防护盲区”。病毒并非被彻底抑制,而是在这种波动中获得“喘息机会”。
结论并不复杂,但却残酷——她没有犯错,只是对药物的“近乎机械执行”,取代了对细节的动态警觉。HIV感染不是天灾,但确实可能在“看似完美”的预防中,从极小的忽视处突破防线。
参考资料:
[1]何玉先,马萍.长效艾滋病预防药物[J].中国科学基金,2025,39(02):345-346.DOI:10.16262/j.cnki.1000-8217.2025.02.004.
[2]张茜.预防艾滋病,个人能做些什么[N].中国青年报,2024-12-02(008). DOI:10.38302/n.cnki.nzgqn.2024.005165.
[3]任仙龙.担心自己会感染艾滋病?也许你还有一次“后悔”的机会[N].山西科技报,2024-07-18(A05).
(《上海女同接触艾滋病女友后,连续吃了28天阻断药,为何还会被传染?》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唐医生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