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极为重视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标志着天气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中医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人体养生的重要时刻。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极为重视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标志着天气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中医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人体养生的重要时刻。
而现代医学也表明,冬至前后是许多慢性病高发期,稍有不慎,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因此,牢记冬至“1不吃2不做3不宜”禁忌,不仅是顺应传统,更是科学养生的体现。
冬至时节,寒气最盛。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但寒冷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调。生冷食物,如冰饮、生鱼片、凉拌菜等,会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脾胃阳气受损,引发腹泻、胃痛等症状。
现代医学对此也有佐证。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张澍田教授指出,寒冷刺激会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导致腹部疼痛,尤其是本身有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更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多吃温热食物:如羊肉汤、姜枣茶等,能温暖身体,增强脾胃功能。注意食物性味:中医认为,冬季宜食用“温性”食物,如红枣、山药、桂圆等,以补益阳气。避免过量进补:虽然冬至是“进补”的好时节,但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滋补品,避免“虚不受补”。例如,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冬至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御寒。过度劳累会消耗过多的阳气,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流感等冬季高发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王卫庆教授指出,过度劳累会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紊乱,影响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增加患病风险。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更应注意避免劳累。
冬季昼短夜长,人体的作息应顺应自然规律。熬夜不仅会打乱生物钟,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国睡眠质量蓝皮书》显示,长期睡眠不足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冬至时节,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同时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睡前可以喝一杯温牛奶,或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快速入眠。
冬至后气温骤降,寒冷刺激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意外等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受寒后容易出现脑梗塞、心肌梗死等急症。
研究表明,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力教授指出,冬季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高发季节,低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诱发血栓形成。因此,外出时务必穿着保暖,特别注意头部、手脚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
冬季寒冷、日照时间减少,容易让人情绪低落。医学上称之为“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速,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讲究“心静自然凉”,冬至时节宜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练习太极拳等方式调节情绪。
虽然保持清洁很重要,但冬季频繁洗澡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容易引发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更需要注意保护皮肤。
建议冬季洗澡的频率以每周2-3次为宜,水温控制在37℃左右,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可选择温和的保湿型沐浴产品。
冬至是进补的好时机,但需因人而异。中医讲究“虚者补之”,而不是盲目“大补”。例如:
气虚者可选择黄芪炖鸡汤;血虚者可适量食用阿胶糕;阳虚者可以煲羊肉汤,加些枸杞和当归。对于糖尿病患者,则需避免含糖量高的滋补品,如红糖姜茶。
冬至虽寒,但不能因此久坐不动。适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推荐:
散步:每日30分钟,适合所有人群;太极拳:中老年人可选择这类缓和的运动;瑜伽:有助于调节情绪。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慢性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情绪激动,并按时服药。
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提醒人们关注身体健康的时刻。牢记“1不吃2不做3不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科学养生的体现。在寒冷的冬季,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方式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才能平安度过寒冬。
参考文献
《脾胃病的中西医诊疗思路》- 张澍田,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国高血压联盟。
《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 《中华精神科杂志》。
张力. 《冬季心血管疾病防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每日健康课堂